二戰前日本人身高一米五,戰後身高超一米七,為什麼日本人長高了?

善於偽裝城府


二戰前的亞洲人,照歐美那人高馬大的身材確實矮了半截,但也不至於仰著頭看人家的臉,而當時日本人的身高,還真的是抬高下巴看美國人的鼻子。



日本人的身高到底怎麼樣呢?

據老一輩人講,當時的日本兵普遍得到中國人矮了半頭,走起路來,還有些羅圈腿,據說在明朝當倭寇的時候,那羅圈腿更嚴重,不過舞槍弄棒,穿蹦跳躍還是有兩下子的。

但是倭寇卻成了他們日本的代名詞。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一些個知名人士,也感到自己這個民族身材實在不雅,然後想改變一下自己的人種,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想改變人種,改變他們的身高還是一個漫長的道路。

機會來了。

日本戰敗後,來了幾十萬大美國大兵,同時也帶來了牛奶,這是日本一些知名人士,望看人高馬大的美國大兵,發現他們的飲食結構主要是奶製品,於是這日本政府立即號召全國人民,說再窮不能窮了孩子,於是乎牛奶便成了日本兒童的主要輔食。

也真是湊巧,這50年代末出生的日本人,身高普遍高於他們的父母。

這可樂顛了那些個日本的知名人士,甚至有人說,是一杯牛奶拯救了日本民族,完成了幾代人畢生的努力,都沒有實現的夢想,那羅圈腿變直了以後還顯得修長,個頭明顯的提高了,終於甩掉了倭人的帽子。

後來又怎麼樣了呢。


又過了20多年,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由五十年代出生的人養育的一代,這身高又超過了他們的父母,奮起直追,終於趕上了中國人的個頭,不過照歐美人還是差了一大截子,不過這是日本在籃球排球在世界上還真有了一定的地位。

其實這日本人的身高是長了,不過亞洲其他地方的人的身高也長了。

細心的人會發現,我們國家人的身高,也是一代勝過一代,也就是說,50年代出生的人,身高超過了他們的父母,80年代出生的人,也同樣如此,身高超過了他們的父母,而我們牛奶的普及卻在本世紀初。

牛奶雖然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但是,靠牛奶催身高,恐怕是個神話。


趙志軍001


日本在二戰的時候也沒有說只有150cm,當時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是在150cm到160cm之間,女性是150cm。其實在古時候日本人一直都是很矮,所以中國人才叫他們倭寇,但是現在日本人的身高明顯是增高了很多。日本人增高的時間點就是在二戰結束以後的一段時間。

其實這個裡面就要說到日本人接種的事了,早在唐朝的時候,日本人就到中國接種的事,這個也是有歷史記載的,當時中國在各個方面來說都是碾壓的,所以日本人也是覺得中國太強大了,就派了一些婦女來中國接種的事。

我們都知道日本作為戰敗國,而且是無條件投降的,所以日本戰敗以後美國就開始派兵駐守在日本,美國派了大量的軍隊駐紮在日本,當時美軍在日本也是橫行霸道,幾乎每天都有美軍性騷擾日本婦女,所以日本後來也是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就是給美軍提供慰安婦。日本這麼做的原因首先就是為了防止美軍再出去騷擾百姓。另一方面也就是為了接種,都知道日本人矮,所以日本人也想自己長高點啊。當時日本因為打了十幾年的仗,所以男性很多都戰死了,加上當時因為日本戰敗,七十多萬的日本戰俘被押解到蘇聯西伯利亞做苦役。日本也是缺少男性。那麼這個時候大量的美軍駐紮進來一切問題就解決了,而且還能幫助自己的人提高身高。

又是我們看到現在的日本人身高明顯是增高了很多,現在日本一米七以上的也是很多,幾十年前平均身高不足160的,幾十年增高了一二十釐米,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呢?當然接種是一方面,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也是一方面。


小伍講歷史


日本人身高的快速增長,得益於其戰後經濟的騰飛和國民教育的大力投入。

其實二戰時期,日軍是比較滑稽的,最矮的身高挺著最長的步槍,行軍走起步來別有一番“風味”!

當時的日本士兵雖然訓練有素,打起仗來不要命,但是卻很矮。別說與美國大兵的身高比,就是比咱們中國士兵,基本上也是矮半個頭左右。

根據1927年,日本頒佈的《昭和2年兵役法》,是將適齡青年分為5種。規定身高超過150釐米,且各項身體指標優良的青年,就算是“甲種兵役人員”。1.5米就是優質兵員,這身高真的有夠矮的。這別說是放在美國和德國了,就是放在咱們中國,那都是侏儒的級別了!

但是,日本的確是一個值得學習和佩服的民族。二戰後,在美國的扶持下,日本從過去的軍國主義中,快速轉變到經濟發展的道路上來。日本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那時提出了“一杯牛奶振興一個民族”的口號,在學校每天的配餐中,給每個孩子一盒牛奶。而且牛奶的質量都經過嚴格的把關,確保為孩子們提供最優質、最安全的奶製品。

除了牛奶,日本的學生還重視體能訓練,重視體育和保健教育。學校為孩子們安排了各類體育運動課程,而且是全國統一的。

同時,隨著戰後經濟的騰飛,日本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各種有助於小孩成長的保健品和食品得以進入千家萬戶。就這樣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日本人的身高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現在都已經超過中國的平均身高了。

反觀我們,雖然也學人家日本,提出“每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但是對奶製品缺乏監控,最終釀成了多起毒奶粉慘案。而且,填鴨式教育,高升學壓力,加上大量電子遊戲的泛濫毒害,導致我們的孩子缺乏鍛鍊,缺少體育運動,結果我們的孩子不但沒有強壯起來,反而被摧毀了。


這些歷史要讀


借種了唄!

日本一個小小的島國,自身素質先天性差,他們為了自己民族的發展,只好向外借種,來改良自己的人種,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田徑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影響,主要是我國的運動員取得了好成績,排名第四(美國被取消成績),並且刷新了亞洲的記錄,在亞洲人弱勢項目,我國運動員能取得第四的成績,非常不容易。但是日本在此次比賽中也亮瞎了我的鈦合金眼,不是因為他們歷史性地取得了世界第二,並打破亞洲記錄,而是因為日本的那運動員,如果最後一棒不解說,我TMD,差點以為這是非洲人了,動圖奉上,讓大家看看:

粉紅配黑、捲毛,日本人真的6

小日本、小日本,就是因為矮,所以以前稱倭寇也叫小日本,二戰日軍的兇殘給很多國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日軍矮小的身材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據日本當時的一組官方數據記載,1935年日本男人的平均身高是160cm,女性平均身高為150cm,當時日本使用的三八式步槍比日軍士兵的身高還高,三八大蓋全槍長127.5cm,加刺刀接近170cm,這還是二戰前期的數據,到了戰爭後期,日本損失越來越大,兵源不足,只好招一些小青年和未成年,這時日軍的平均身高只有1米5幾了。

二戰結束後,日本人的身高逐漸增加,比戰前的平均身高高了十多釐米,美軍對此有很大的貢獻,戰後日本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美軍入駐後,志願為日本解決這個難題,美軍駐期結束後,一般就是拍屁股走人,美軍是不可能把日本女人和孩子帶回美國的,這些日本人長大後,比較高,後人也比較高。

此外日本經濟發展後為了促進生長,實施了“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運動,他們免費為小孩子、學生提供牛奶,並且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在牛奶與體育的雙重刺激下,日本用了七十年時間把自己的身高提高了15.17cm。


史裡有料


以前老是說小日本小日本,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日本人的身高問題。二戰的時候,日本士兵的普遍身高只有1.5米左右,但是現在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達到了1.7米,女性平均身高也達到了1.6米。

為什麼會這樣?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第一個,營養跟上了。

其實,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尤其是日本上層社會,基本上都是素食。這個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當年遣唐使從唐朝學了佛教過去,於是學佛風靡日本,全社會都附庸風雅吃素食。

到了明治維新的時候,天皇帶頭吃肉,日本人才開始慢慢的改變飲食習慣。

二戰結束,日本投降。當時的日本已經被炸的七零八落,餓死人的事情很常見。各種原因吧,日本政府認識到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的重要性。

經歷戰爭的這一代來不及了,那就從孩子開始吧。

雖然那時候日本都缺吃的,但是政府決定,優先照顧學校,提供營養午餐。當時美國給了日本不少食品援助,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分給了學校。到了1954年,日本政府專門頒佈了《學校給食法》,把健康營養的營養午餐制度確立下來。

當然,牛奶也是有功勞的。不過“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有點誇張了,主要還是

膳食的合理搭配。

第二個,對於運動的重視。

從幼兒園開始,日本就開始注重對孩子的運動興趣的培養。在日本,沒有“玩會影響學習”的概念,日本人認為適當的運動會讓孩子更聰明、更靈活、更健康。

所以日本的中小學生非常喜歡各種運動,尤其是足球。家長很喜歡把孩子送到足球興趣班,小孩子放學踢足球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懂球的都知道日本的足球教育和足球水平,這樣的運動精神,絕對是促進身高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個,基因的變化。

這個說的有點高大上哈,其實就是二戰結束之後,大量的美軍駐紮在日本。當時的日本缺衣少食,很多女性不得不主動依靠美軍。

於是,很多的“混血兒”出生了。這些混血兒肯定相對較高了,再經過戰後幾十年的時間發展,日本部分人的身高也“改良”了。

當然,以上幾個只能說是主要原因,影響人類的身高的因素還是很多的。


七追風


主要有兩大原因:1.基因被外來基因改良了。2.飲食結構變化,營養跟上去了。

老前輩們說抗日戰爭的時候日本人都不高,大概是1米5-1米6的樣子,看起來都是小小的。

但是現在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已經超過了1米7,足足長了近20公分,短短的幾十年裡,日本究竟發生了什麼?

1.小日本的基因被外來基因改良了。

小日本以前矮是骨子裡的事兒,是一代又一代人傳了下來的。二戰後美國大軍進駐日本,很多姑娘都接受了美國大兵,但在美軍撤離後這些日本女人卻被丟在了日本,但她們所生下的混血兒,因為遺傳了美國人的基因,身高卻比日本男子高很多,幾十年下來了,日本的整體基因被美國人改良了。

2.飲食結構變化,營養跟上去了。

以前的日本普通人,是不吃豬肉的(一是吃不起,二是不愛吃討厭吃),飲食結構以蔬菜為主。

戰後的日本為了強壯整個民族,大力推廣普通老百姓喝牛奶,吃牛肉,豬肉。

同時政府買單為學生每日提供一杯牛奶來補充營養,一直持續到現在,這一系列的政策大大提高了日本國民的身體素質。


磚家很無語


日本人的身高可以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分界線,二戰之前的日本人普遍身高低,而他們的身高矮小是自古就如此。當時東漢光武帝劉秀都嫌棄日本人,因為日本人來納貢時,漢光武帝劉秀看見之後,認為他們身材矮小、奴才嘴臉,於是就冊封他們的國家為倭奴國。

而日本戰國時期的普遍身高只有一米四幾,然而到了二戰以後,身高竟然達到了一米七,那麼為何在二戰後日本人的身高增長如此之快?相當於幾十年的時間增長了15釐米,可以說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

日本人身高增長快速主要是因為基因得到改變,還有就是外在條件也隨之變化,其中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美國大兵的功勞

在二戰後,美國派了大量士兵入駐日本,再加上日本的熱情款待,在這幾十年裡,日本產生的混血兒比越南還要多,(當時美軍離開越南之後,留下了近30萬混血兒)。

主要是因為日本男子在二戰之後損失殆盡,整個日本男女比例失調,尤其是農村的女性,正好此時美國有近50萬的大兵進入日本,完美的填補了這個空洞。

(美國大兵和日本女子)

日本當時還特意安排女子招待美軍,而美軍在日本的駐留時間高達60年,這60年足以改變日本兩代人的基因,截止到現在,日本混血兒人數都有上百萬之多,這也成了日本人身高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畢竟美國人人高馬大,飲食也是以牛羊肉以及牛奶為主,和日本女子相結合,改變基因也是立竿見影。

二: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

二戰後,日本也意思到國人普遍矮小,因此決定將整體身高提上去,於是施行了“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政策。

也就是為全日本的小孩提供免費的牛奶,為此還將這項政策納入國家計劃行列,不但免費提供給小學,連中學有的地區也有。所有人在這種環境下,最後形成了習慣,久而久之身高也慢慢升高。

三:運動改變身高

與此同時,日本還推出國民運動計劃,鼓勵青少年積極參與運動,加強體質鍛鍊。

這一點在1965年東京奧運會之後尤為明顯,全國掀起了運動高潮,跑步、打籃球、羽毛球、踢足球隨處可見,為了鼓勵運動,防止偷懶,日本還採取有獎措施,達到指定程度的人可以獲得獎勵。

四:跨國婚姻

隨著世界的不斷髮展,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可以得到更好的交流,在這樣的情形下,每個國家都出現跨國婚姻,女的嫁到國外、男的娶了國外女子,不僅僅只有別的國家,這在日本也同樣發生,日本的有錢人都娶外國女子,很多日本女子也嫁給了國外的男人,因此這一部分人的後代基因也得到改變。

日本二戰之後用了六十多年的時間將男子身高提升了15.17釐米,很多國家稱這是人類體質發展上的奇蹟。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歷史新知識,期待您的關注】


羽評郡主


營養的改善+國民的運動。


中國人以前覺得日本人很矮,歷史上稱日本人為倭,按照現代觀念來講,都有身高歧視的意味。現在,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已經比戰前有了很大提升,歸根結底是國民營養的改善與運動生活的普及。


(當然說句題外話,在日本街上,看到大長腿美女的機會,比起國內一般大都會,還是少了很多。男生的個頭目之所及普遍感覺也不算高。)


日本人從進入小學時,就開始接受食物的搭配教育。從小學到初中、高中,每日校食的搭配,從熱量,到營養配比,都有國家的標準指導。此外,還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值日班級洗菜、切菜、掃地、拖地,樣樣都得學,還要學會餐桌禮儀,不要剩菜剩飯,不要吃得滿桌都是。就這麼吃飯一個項目,就涵蓋了對日本人方方面面的教育,不但把身體長了,還把身體給鍛鍊了。


這是吃。



另外,從運動角度,運動是強壯身體的重要途徑。日本的小學,初中,高中每日午後四點多開始,就有部活制度,也就是社團。


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與娛樂社團,日本人從小學時代開始每天就有至少2小時的運動時間。這樣不但能夠強身健體,對長高自然是一個很好的促進。這一點中國學校是比較缺乏的。


我相信中國的年輕人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應該平均身高也長高了,隨著物質的改善和體育娛樂活動的盛行。


作為我個人,有幸切實感受到了人類的進化。


北京不冷東京熱


我們經常說小日本如何如何,這個“小”有兩層含義,一方面說的是日本面積小,更重要的一點說的是日本人個子矮。

日本人的身高變化。日本人個子矮是有原因的。從基因上來說,日本人有1/3矮黑人(東南亞的馬來人)基因,這就決定了日本人在身高上的先天不足。從飲食結構上來說,因天皇於676年頒佈《殺生禁斷令》,致使古代日本人長期以來只吃蔬菜和少量的魚肉和雞肉,他們不吃豬肉、牛肉,造成營養不均衡。所以我國古籍記載中把日本稱為“倭”,日本人和矮子是一個意思。據資料顯示,江戶時期(德川幕府時期)日本男性平均身高為155CM,女性為145CM,身高非常之低。這個數值一直維持到二戰結束,因為二戰前期日本軍隊的平均身高也就是150CM左右。但是在二戰之後日本人的平均身高一路飆升,先是很快突破160CM關口,直到現在男性平均身高為171CM,女性為158CM,甚至超過中國人的平均身高。

身高變化的原因。為什麼日本人在二戰後長得這麼快?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飲食結構合理,營養均衡。明治時期,由於和西方人大量接觸,日本政府開始認識到吃肉對於身高的促進作用,明治天皇帶頭廢除“肉食禁斷”吃豬肉和牛肉,老百姓紛紛效仿。明治天皇還實行“給食制度”,從1889年開始為在校學生提供免費午餐,午餐質量隨著國家的發展而同步提升,使日本的飲食結構不斷合理,營養不斷均衡。特別是在午餐中加入牛奶,這直接影響了好幾代日本人。

另一點是重視運動。運動促進生長髮育是有科學依據的,除此之外,運動還可以培養團隊協作和競爭意識。從明治時代開始,日本政府就重視在學校中推廣體育運動,並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們看一些反映學校生活的日本動漫或者影視作品,日本學校中到處都有各種各樣的體育社團,比賽也非常豐富。重視運動也是促使日本人身高增長的一個原因。

最後一點是美國的援助。日本投降後,美國不僅在經濟上大力援助日本,在生活上也不例外。駐日美軍成了日本最受歡迎的群體,許多日本女性為了生計主動向美國大兵投懷送抱,生下了許多混血後代。這些混血後代雖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日本人的平均身高,但不是決定性因素,畢竟這些人群相對於所有日本人來說是極少數的。

致使日本人長高的最關鍵因素還是日本人飲食結構趨於合理,營養攝入區域均衡和重視運動。


石頭說歷史


回答作者的提問,首先目前這一代日本人的身高並不高。留意娛樂圈的朋友都知道,中日韓三國的電視電影圈,就數日本年輕一代演員的身高是最矮的。中國和韓國都有大量1.9米的新生代男演員,唯獨日本能有1.8米就算很不錯了。

其次,日本搞全民牛奶其實已經有八十多年了的歷史了,尤其是在二戰後,從學校開始強制提升牛奶的攝入。但是,從七十年代末開始,日本年輕人的身高就停止在171.5釐米左右,無論如何也不往上長了。

相同的事情,也發生在韓國,韓國普及牛奶也有四十多年了,棒子年輕人的身高比日本要明顯更高,但最近十幾年也卡在174-175釐米,始終不再上去。

相比之下,北京、上海還有國內其他大中城市的年輕人身高,都是突破了175釐米,像上海年輕人已經有178.5釐米了,位居全國第一。但實際上,國內年輕人的牛奶及蛋白質攝入量並沒有日本和韓國來得高,哪怕是北京和上海的孩子,也很少有做到每天兩杯牛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