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和于丹二位教师谁的国学水平更高?你更喜欢谁?

洒家260


蒙曼.于丹的国学水平谁更高?喜欢谁?这两人都是百家讲坛推出我们伟大祖国女性中有才华的女人。我个人不会因为蒙曼当选这届全国妇联付主席(是同一个人吗?国家大.人多,不会是重名吧!)而偏爱蒙曼,更不会因为很多人从于丹的《论语.心得》中挑出了点毛病而否认于丹的国学知识达到一定的高度。世上夲无完人,也不存在完美之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古人总结的多好!非把蒙曼和于丹放在一起比较,只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各有所长,任君欣赏。国学是前人留给后人的财富,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发扬.广大国学,需要更多的于丹.蒙曼。不要光有学者.大家人物,要有大师级人物引领时代。


建平年


个人认为,蒙曼老师的国学水平更高一些,我比较喜欢有真才实学的蒙曼,讨厌灌输心灵鸡汤的于丹。在国学大行其道的今天,谁都想从传统文化里挖出金矿来,于丹成功了,通过卖书,名利双收。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于丹渐渐地远离了人们的视线,蒙曼上来了,越来越红。


两个人的国学水平都很一般,通过百家讲坛我们可以看出来,皆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上,蒙曼比较通俗,于丹比较媚俗。两人皆为大学教授,研究的领域是不同的,蒙曼的研究课题为隋唐历史,于丹的研究领域在于传媒。所以对于国学水平来说,蒙曼老师更靠谱一些。

于丹的国学水平堪忧,讲述论语心得的时候,连曾子是谁都不清楚,把曾点(字子皙)和曾参(字子舆)父子混为一人。连人物都不认识,却在夸夸其谈地讲述论语,真是让人笑掉大牙,这不应该是一个教授应有的水平。


近些年来,蒙曼的存在感远远高于于丹,蒙曼是央视成语大会,央视诗词大会和央视谜语大会的解说嘉宾,而于丹还够不上央视文化节目点评嘉宾的资格,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孰高孰低。蒙曼在诗词大会上的点评很到位,娓娓道来,给人以人生的智慧。

于丹讲课天花乱坠,巧言令色,很会灌输心灵鸡汤。这些毒鸡汤对于平凡人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更好笑的是,于丹要求大家用心体会雾霾,享受雾霾。人们每天都在为生活而奔波,哪有时间去享受雾霾?净说好听的话,不干一点事实。


于丹还说,不要试图用金钱打造精致,没有钱一样可以精致。我的天啊,一些人在挣了大钱之后,却要求别人过没有钱的精致生活,真是脑洞大开。没有钱,住不上装修精致的豪宅,用不起精致的高档化妆品,每天都忙忙碌碌,怎么去过精致的生活啊?只有金钱才能打造精致,金钱越多,生活越精致。

于丹所提倡的不现实的虚无主义很严重,糟粕思想众多,这样的知识精英分子,活该被抵制。反观蒙曼老师,品格高尚,知识渊博,被世人所推崇,也是人心所向,实至名归。


层城鵷雏


这个问题问的还是很有水平的,蒙曼和于丹,用教师形容更合适,而不像某些人自己吹嘘的是“大师”。但是问题还是需要纠正一下的,国学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书法、诗歌、思想史、艺术等等。

二者显然不是在同一个领域内的,于丹倾向于思想的传播,但是水平很Low,她更擅长的是传播学,本人的一位师兄有一次在跟于丹在同一桌上吃饭的时候,于丹就用“男抖贫、女抖贱”这个民间俗语让在场的人听着确实是那么回事,很有道理,要知道当时在场的最低也是个文科硕士,但是回头一想,于丹的解释还是很值得推敲的。大家知道,现场的交流往往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应,于丹显然深谙此道。

至于蒙曼,她是做历史起家的,专业是隋唐史,写过一本专著:《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一本合著:《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整体来看,蒙曼还是有一定的历史研究功底的。后期由于百家讲坛的邀请,就把历史知识配合上一些段子和故事糅合在一起,搬上了百家讲坛。基本没有什么太深刻的思想性。

所以,综合来看,蒙曼的水平还是要高一些的。于丹,更倾向于大忽悠。

而我在这里更想告诉大家的是,在当代还有很多隐藏在各个高校里面默默无闻研究国学、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教授们。他们才是最值得大家的关注,而同时也能提升我们自身的思维能力。关注我们的头条号,不定期会有真正大牛的思想介绍。


东方国学


于丹?这是一道纠错题。



忄亘氵可氵少


时常聆听,百家讲坛,十余数年,于丹蒙曼,各有所长,蒙曼老师,知识面宽,博采群书,涉猎广泛,隋唐見长,武曌女皇,了如指掌,正史野史,串插其中,通鉴原文,一一展示,极少参合,个人观点,讲课风格,实事求是,声嗓天资,穿透力强,于丹风格,词藻华丽,古文原文,解读肤浅,个人观点,掺入偏多,令人费解,不敢苟同,也使生厌,学术研究,以实唯实,历史思维,不能穿越,打一比方,秦王瀛政,欲召扶苏,手机通话,动车高铁,速回咸阳,岂不荒谬。


何人520


很有意思的对比。于丹出名比蒙曼早,初看于丹似老师,一板一眼、字正腔圆,再看则如演员,兰指翻飞,眼神流转,端的了得。最近在央视文化十分又见尊容,依然字正腔圆,依然眼神流转,只是脸生横肉,老师演员老矣。蒙曼老师似江南女子,说“似”不因属地,而是风韵。


大马哈


坦率地说,于丹的有些东西,我并不完全赞同,但是在众多的宣讲传统文化的人当中,包括所谓的国学大师在内,我还是最佩服于丹。她在国学普及方面,打了一发让很多人睡不着的炮弹。让那些研究多年国学经典的人,甚至所谓的国学大师,坐立不安,抓耳挠腮,百思不解。凭什么这一炮是由她打出去的呢?!于是,他们蜂拥而起,群起攻之。其中,不乏人身攻击。都是嫉妒心作祟。难道不能平和的提意见,客观地、与人为善地批判吗?!

还有一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我忘记他叫什么名字了,浙江人,我是在电视上看他的讲座的。讲的很好!让人从心里想听他的讲座。


7号楼1998


于丹是搞影视传媒的,蒙曼的强项在历史与文学,如果往国学上靠的话,蒙曼更近一点,国学涵养更深厚且专业。我更喜欢蒙曼。忽然就想到了金庸先生,特别想侃两句。如果论及国学修养水平,于丹也好,蒙曼也罢,与金庸先生相比都不值一提。



国学大师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涵养,不是从事过古代文学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就能够当得起、称得上的。举个例子,目前诗词大会的评委,没一个能配得上国学大师这个称谓。翦伯赞称不上,刘心武也称不上,范曾之流更不用提,大陆最后一位勉强算得上国学大师的就是王国维,王静安之后国学无大师。



就国学继承情况看,北方不如南方,大陆不如台湾,台湾不如香港。金庸未必算得上国学大师,但其国学涵养比起郦波、康震、易中天之流要厚实的多的多。金镛笔下的江湖人物,侠士情怀,三教九流,仁义忠奸,本身就是活着的国学,比起那些天天趴在故纸推里粘贴拼凑学术论文、九牛一毛也値得长篇大论的学者教授,不知要强过多少倍。


抱庸斋主


对于蒙曼和于丹两位教授谁的国学水平更高和最喜欢谁这个问题,我个人更喜欢蒙曼。

也许是两位老师长相非常的形似,刚开始我总是错以为蒙满就是于丹。要论蒙曼和于丹二位得的国学水平谁的更高?这里不好评说,因为我们有机会通过接受蒙曼和于丹两位老师系统的国学讲座,怎能随便说出谁比谁的国学水平更高呢?这里我个人只能根据蒙曼和于丹在央视作为不同角色的嘉宾时,对国学的解,来说一点自己的看法。首先,我对于丹在最为央视百家讲坛上,口若悬河,眉飞色舞的像一个旧社会说评书的街头艺人,这种架势,总让人感于丹对国学的理解存在着肤浅的认识。首先,于丹缺乏一个大家风范,甚至说是一个文化学者的应有的稳重与风范。那种扭捏作态,故弄玄虚的媚俗举止,非常搞笑。本来是一种严肃的文化传播,愣是被于丹演绎成了戏说的味道。。。所以,我个人并不喜欢于丹这种对待国学文化过于浮躁的态度,更别说再去听她“戏说国学”了。。。而蒙曼作为央视的嘉宾临场时,比于丹显得更加成熟与沉稳。对于国学的解析,甚至是对唐诗宋词那种娓娓道来的解说,让人有一种成竹在胸的感觉,让观众内心也有一种渴望与陶醉。通俗的说来,蒙曼说话时让人能坐的下来。。。

这些都是个人的一些感受和不同的认识。当然,大家对同一个人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差异。


鲲势终横海


于丹根本無法和蒙曼比,她(于丹)是耍咀皮子的,肚子里面沒有真東西。記住了幾個成語和單詞進來胡侃。太將大家累死了,蒙曼才是真正的;學著,大師,我們敬佩!(亲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