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三鹿的腦洞


首先,個人認為,孩子需要的是親情和家長的陪伴,親情的缺失容易造成孩子孤僻的性格,偏激的思維,我覺得應該是小學階段最好是不住校,初中階段再住校,對孩子的發展有較大的好處!看看下圖的對比吧,自己作出正確選擇!

其次,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寄宿制"給孩子帶來的不是傷害,而是益處!

2 我沒覺得有什麼壞處,特別是獨生子女好處太多了;

3 誰正確對待誰受益,培養自理能力;

4 討厭是討厭,但好處多!初中就開始寄宿一直大學畢業,就是想家;

5 小學生寄宿弊大於利!小學生年齡小,離不開大人的陪伴。我兒子上四年級,就中午在學校吃一頓飯他就不願意。他說學校的飯再好他也不願意在學校吃,還是喜歡在家吃。

6 有的孩子適合住宿,有的孩子不適合,我原來也住宿,算人緣很好的,有的孩子人緣不好,天天受欺負。可能為人處事上是有欠缺,或者只是小誤會。我親眼見過,一個宿舍的把她被子扔到地上吐口水,用腳踩。10點熄燈,晚上12點一個人去水房洗衣服發洩,心理容易出問題。

7 寄宿學校再好也比不上爸爸媽媽的陪伴,除了讓孩子更早不需要爸爸媽媽,沒有優點吧!

8 我還在考慮,二年級把我孩子寄宿,第一是我沒時間照顧接送孩子,第二是想培養他的獨立能力,現在我有點猶豫了。


遊戲大咖王




首先,我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寄宿了,一直到大學,然後工作又在外地,從二年級開始,到大學畢業,在家待的最久的就是高中畢業後那三個月!現在工作七年了,下面分析一下寄宿制的利弊,這裡說的是利弊,而不是傷害!

小學二年級,爸媽工作特別忙,姥姥身體不好總是住院,所以爸媽就把我送到了臨進縣的一個私立學校,當時學費還挺貴的!從那時開始,一直到小學畢業,初中畢業,高中畢業,大學畢業,再到工作,就一直在外面,在家最久的一次就是高中畢業那三個月!現在我的工作是小學音樂教師,但是我們學校不是寄宿制,但是好多也是家長工作特別忙的,一天天的都顧不上孩子。

首先解剖一下自己吧,從性格方面分析一下寄宿了這麼多年對自己性格的影響。首先是好的影響,從寄宿制開始,我就變得獨立起來了,剛開始連食堂的飯的字都不認識,需要問旁邊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到最後一路走來,發展最大的優勢就是獨立和快速適應環境!寄宿制大多數日常問題都需要自己解決,我們小學有一個生活老師,但是一個老師管著好幾個班,根本顧不上太多,所以日常的大多問題還是需要自己解決,時間一長,就成了習慣,習慣自己想辦法解決,實在解決不了了再找人幫忙。還有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力,從二年級開始,到五年級換了一個寄宿制學校,初中又換,高中又換,大學又換,工作的前兩年又是各種出差,所以這麼多年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越來越強了,到什麼環境裡面,我都能快速的適應並且融入進去!

下面說一下弊端,中小學最需要的就是和父母溝通和交流的時候,因為平時跟父母交流少,就只能跟老師和同學交流,所以話比較多,上課下課愛說話,什麼都跟別人說也不設防,因為一直在學校待著,對外面接觸比較少,所以把社會想象的也比較美好,所以一路走來也吃了不少虧!一直到大學畢業,對社會了解還特別少,所以大學做的很多事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夠二的了!

還有就是初中開始,因為和同學關係處的不好,總被人欺負,再加上自己又比較獨立,不願意尋求幫助,所以慢慢的性格就有點孤僻了,幸好高中學了音樂,性格又慢慢的恢復了很多!但是直到現在,性格里面還是有需要多疑的成分,幸好自己明白自己的問題,也能夠調節,所以還好!所以說尤其是初中住校,正是青春期,性格形成的最佳時間,其實是最不該住校的,因為一有問題沒法跟有經驗的爸媽溝通,他們也看不到,特別容易對將來的性格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在大學跟我同學說我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住校了,他們都說我,你沒變壞就是很不錯了!

雖然我在外面住了這麼久,但是從孩子成長的角度分析,我建議最早也要到高中才住校,如果有條件不住最好。因為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他有什麼問題,你都能跟他溝通討論,這樣對他將來都是有很大優勢的,而且作為孩子來說,其實也願意跟父母溝通一些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因為你是他們最親近的人,所以,我的建議就是最早高中住校,不住更好!

不知大家都是什麼看法,歡迎討論!


陽光趙老師


我來說下吧,我家孩子今年初一,住校,我的家在城西,他的學校在城東,週五下午回來,週日返校,到現在住了兩個月的校了,每天在學校給我們打三個電話,有時更多,想我們,想家,我們一直給他做工作,效果不明顯,前兩週回來,晚上哭了,告訴我們他在學校很想我們,上週拿回學校的體檢驗血報告,其中總膽紅素之類的超高,帶去醫院做檢查,目前稍微超高,醫生說這和心情有關,我終於知道氣大真的會傷肝,我們一直在給孩子做心理疏導,這周運動會,孩子心情稍微好點。問初中的老師,學生少則十天半個月,多則一學期一年,甚至於更久。我家孩子好多同學現在到另外的城市去讀初中,我們所處城市小,教育趕不上大點的城市。我孩子成績也不錯,但我們不願意把正進入青春期的他送出去讀書,我們希望陪伴他的成長。


沒事隨便逛逛


我來說一個我的親身經歷。我在上初中的時候就離開了家,去了百里之外的學校去上學,當然是寄宿在親戚家裡。這個親戚,我從小就見到過那麼一兩次,自然沒有什麼感情。

在這個親戚家裡,親戚沒有在肉體上虐待過我,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我就像空氣一樣,沒人打罵我,也沒人理我。我的一切在親戚家裡都變了形,可以說是手足無措,無所適從,越怕說錯話越說錯,越怕做錯事越做錯,一切都是不自然的。我很想融入那個家庭,也想像他們的女兒那樣回到家眉飛色舞的說學校裡的所有事情,可是人家根本就不理會我。

在這樣一個冷漠的環境裡,我每天每天晚上就是哭。現在也不知道當時怎麼那麼多的眼淚,就是不自覺地淚就能夠無聲地默默地流啊流。到現在我遇到傷心的事都沒有多少眼淚了,以至於我都認為初中的那三年我把一輩子的眼淚都流完了。

所以我認為寄宿制是弊大於利的。有利方面當然也有,就是自理能力確實強一些,能夠自己洗衣,還會做飯,洗碗,打掃衛生等等。可是相對於心靈受到的創傷,心靈沒父母愛的滋潤,沒有一個自己的家給你的安全感和歸屬感,沒有一個家的溫度,家裡人的歡聲笑語,這點不得已的自理能力,值得嗎?


近荷心香11


我曾經在十三歲的時候因為上初中就寄宿了。寄宿制有好處,但是大部分是壞處。



比如:一,孩子上學期間,真是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如果寄宿,吃得飯菜的質量和衛生條件等都不能和在家中的條件相比。 二,最重要的一點,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親情的呵護。當孩子碰上困惑的時候父母不能及時解決,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或多或少的障礙。



三,由於長期遠離父母,我覺得親子關係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互動方面。 四,孩子的成績,日常行為是容易波動的,但是寄宿制使家長長期看不見孩子,也不能及時發現孩子的一些不良傾向從而防患於未然。



五,從我自身而言,我初中的時候由於貪玩,所以成績下降又不敢和家長說,那時還沒有電話網絡等所以通訊不便,所以就騙父母。導致自己的學業下滑了。 雖然也養成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是和寄宿的害處相比還是得不償失的。


麗人離


寄宿就一定造成傷害麼?未必。有沒有傷害,或者怎樣的傷害,要考慮幾點要素:

1.開始寄宿的年齡。

2.寄宿學校的老師和硬軟件如何。

3.父母和家庭氛圍,親子關係。

4.孩子自身的心理調節能力。

本人12歲初中開始寄宿,一週回家一次,高中一個月放假回家一次,大學半年回家一次。身邊也有很多初中甚至小學就開始住校的同學,情況各異。

如果有傷害,一般是送去寄宿的年齡太小,還處在離不開父母的階段,寄宿學校也良莠不齊,原生家庭親子關係和溝通不那麼順暢。負面影響有:

1.安全感缺失。

2.和父母關係疏離(只是有可能)。

好的方面是寄宿的孩子大部分相對獨立性更強,更適應集體生活。性格開朗隨和的孩子也一大把。如果不是萬不得已,初中之前還是讓孩子住家裡吧,寄宿學校的生活老師再好也比不上親生父母的愛。


媽媽俠007


因為種種原因,有些學生上學的時候不得不在校住宿,週一到週五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校度過的,週末的時候可以回家。寄宿的話對孩子有一些壞處。

1.休息不好.

往往中學時期的學生宿舍住的人都挺多的,這麼多人住在這樣一個狹小的空間裡面,晚上休息的時候還是比較嘈雜的,雖然晚上會有學校的老師來督促學生們休息,但是老師們一走,宿舍裡面可能就又開始吵鬧起來了。就像我上初中的時候,晚上熄燈後並且老師們檢查完宿舍以後,宿舍裡面可能就又開始嘈雜起來了,自己去管的話可能會被攻擊,甚至當時還有學生晚上在宿舍打撲克,其它學生們也是敢怒不敢言,這樣吵鬧的住宿環境是很影響學生們的休息的,白天的時候可能就會出現睏乏的現象,影響學習效果。

2.被帶壞.

還有一些孩子在寄宿制學校裡面,被裡面的壞學生給帶壞了,這些往往是這些孩子們自制力不強導致的。

3.住宿環境一般.

很多寄宿制學校的宿舍環境很惡劣,裡面僅有基本的床鋪,像我上初中時候的宿舍,一間僅有十平方的房子裡面擠滿了上下鋪的床位,學生們在裡面吃東西、睡覺、玩樂、洗漱,還有很難聞的腳臭味,這些因素混合成了整體的混亂的住宿環境。

4.缺少家庭的監督.

寄宿制學校裡面的學生往往是缺少家庭的關懷、監督的,往往學生們在思想上出現問題以後家長們也不能及時的發現而影響孩子繼續上學的信心,最終抱憾終身。


饕餮視聽


寄宿制,其優劣都十分明顯。

優點是,能夠使孩子儘早融入集體生活,現在孩子在校學習結束之後迅速回歸家庭。回到家後,交往都是家長、成人。因此容易出現孩子的語言、行為成人化傾向,即所謂的“小大人”現象,寄宿集體生活能避免這個情況。而且,寄宿制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寄宿制的缺點也十分明顯。

孩子的自控能力差、體質弱,寄宿制的飲食很可能不合孩子的口味,長期如此的話,勢必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每天的學習及生活情況,不能及時給家裡反饋。時間一長,父母就很難掌握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不能及時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一些親子活動也不能進行,這樣就會多少對孩子的幸福指數有一定的影響。

孩子能成長的如何,除了家庭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朋友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孩子交了一群什麼樣的朋友以為著孩子能變成什麼樣的人。

孩子寄宿,父母不能瞭解孩子的交友情況,也不能及時進行引導,就可能會導致孩子跟著他的朋友們一起走偏了的情況。

現實也表明,寄宿制學校,有很多不合規格的情況。很多寄宿制學校人員短缺、資金匱乏、管理失漏較多。反應在孩子的身上,就會出現寄宿環境惡劣、各種監管不到位,甚至由於某些寄宿制學校招收的員工素質低下,可能導致對孩子的各種傷害。在封閉的環境中,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和幫助,在情感、心理和安全等方面出現多種問題。


純鈞LHGR


寄宿制學校越來越多的被家長所選擇,作為一名寄宿制學校的老師,實際上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弊端。

第一,容易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安全感最初是來自於家庭和父母。而父母將孩子過早的放入學校,容易造成孩子安全區域的破壞,從而讓孩子安全感缺失。而安全感的缺失是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心理健康的。

第二,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的淡漠。

我們知道,一段關係最好的維繫方法是溝通陪伴和交流。而寄宿制的孩子大多數和父母見面的時間很少,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時間明顯是不足的,如果孩子回家父母再不及時和孩子做溝通和交流,那麼親子關係的淡漠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寄宿制長大的孩子對人對事漠不關心,是因為ta自行關閉了對外溝通的渠道。

第三,容易造成家長對孩子過分的溺愛。

孩子從學校回家,家長基於補償心理,會給予孩子溺愛的種種補償。一方面有違學校老師的要求,另外一方面也會給孩子兩個不同世界的感受。這樣對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是非常致命的。

總之,凡事有利就有弊。一方面寄宿制給家長和孩子帶來了諸多的便利,也確實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不能把握好度,則弊大於利。取捨在自己,重點是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怎樣,對於孩子而言,父母和家是孩子最安全的地方!
我是宸媽,小學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喜歡我的頭條歡迎關注!


宸媽碎碎念



的確,現在想嘗試讓孩子從更低的年級開始住宿的父母越來越多,一些是因為工作忙碌,無暇顧及孩子;另一些則是認為高質量的寄宿學校有利於更早地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父母在做出選擇前,寄宿可能會給孩子,尤其是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孩子造成哪些痛苦呢?


情感上帶來溫暖陪伴的缺失

不同於初高中的孩子,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孩子剛剛開始進入有競爭和挑戰的群體,他們需要在新環境中找到歸屬感,獲得認可,在情感上需要陪伴和支持,如果在這時能向父母傾訴,並且獲得父母的指導,那麼孩子會更自如的接受挑戰。小年齡段的孩子情感需要旺盛,並且調整情緒的能力弱,如果情感沒有得到支持,可能會感到寂寞和無助,而由於不能經常見到父母,也會讓孩子難以體會到家庭帶來的溫暖和愛的連接。

孩子上寄宿學校後,如何彌補情感上的缺失?


有些情況確實父母們很難選擇,就是父母因為家庭的原因不得不讓孩子讀寄宿,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來彌補這樣的缺失呢?


首先,和老師保持良好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因為孩子在學校的情感波動,很有可能週末回到家自己就不願意提及。不提不代表孩子不需要幫助,也不意味著這件事對他的情感沒有影響。所以除了詢問孩子之外,也需要從老師那裡瞭解具體的情況。


其次,週末安排豐富的家庭活動。孩子需要的溫暖和歸屬感都可以通過豐富的家庭活動獲得。比如電影、博物館、野餐、吃飯,所有的遊戲都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也能讓父母的愉悅感增強。


第三,如果有可能,每次孩子離家去學校,可以帶上有父母情感意義的物品。孩子們回學校的時候,父母有時候可以給孩子寫封信,或者錄語音,還可以錄視頻。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同時還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有父母情感意義的陪伴物,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隨時在身邊。


最後,就是關於愛的表達。父母對孩子情感的表達也需要給到孩子。不表達的愛,不是愛。父母的表達對孩子很重要。中國父母在情感表達上,大部分都非常的內斂,父母需要把自己對孩子的愛說出來,這對父母和孩子雙方都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如果孩子沒有讀寄宿,父母在情感支持和幫助上什麼都沒做,也就和讀寄宿沒有什麼區別,這點也需要父母們特別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