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剁手”謹防陷阱

陷阱一:

部分電商平臺某些商品在“雙十一”促銷前先漲價,而在促銷當天降價,促銷活動名不副實。消費者對於心儀商品,要關注平時的銷售價格,與促銷價格進行對比,看看是否存在真正的實惠。

雙十一“剁手”謹防陷阱

陷阱二:

部分商家刻意混淆的“定金”與“訂金”,二者的區別在於“定金不退,訂金能退”。消費者在支付前應仔細查看商品的預售介紹,諮詢客服關於“定金是否可退”等問題,並保留下單憑證。

雙十一“剁手”謹防陷阱

陷阱三:

消費者在購買下單前,如有附送的贈品,要截圖保留商家宣傳的活動頁面,以防商家不按承諾發送贈品。法律早已有明確規定,贈品也要保修。一般情況下贈品通常沒有發票,所以質保卡是贈品保修時的唯一憑證。消費者在購物時,一定要讓商家在質保卡上加蓋公章。

陷阱四:

小心這幾種紅包詐騙:需要個人信息的紅包不要碰;分享鏈接、與好友共搶的紅包需謹慎;高額紅包要小心;拆紅包要求輸密碼的不可信。

雙十一“剁手”謹防陷阱

陷阱五:

1.“一元拼大獎”實為抽獎

2.“低價拼團”其實是為了獲取用戶隱私信息。

3.虛假拼團鏈接有些可能帶有木馬病毒。

陷阱六:

“電商專供”商品與實體店銷售的產品看似一模一樣,但是在顏色、內件配備或某些功能上存在差別。所謂的“電商專供”商品一般是價格較低而品質稍遜,特別在服裝、電器、鞋帽、箱包等品類,這種情況出現較多,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雙十一“剁手”謹防陷阱

陷阱七:

這類短信仿照官方商家說得有模有樣,有的甚至準確報出買家的個人信息和網購交易記錄,迷惑性很大。消費者要學會查詢官網官方信息,在撥打商家客服電話諮詢時,一定要仔細確認其是否為官方電話,以免上當受騙。

陷阱八:

快遞詐騙形式多樣,但要謹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凡是要求掃二維碼、發送驗證碼、不允許驗貨就要求付款的一律拒絕。

雙十一“剁手”謹防陷阱

陷阱九:

消費者需明白任何的“賒賬服務”都需還款,並且不同平臺的消費金融服務分期手續費存在較大差異。消費者在選擇金融分期服務時,要仔細看清條款及具體還款事宜,避免出現問題。

陷阱十:

騙子們會通過QQ、微信等聊天工具,偽裝成你的親朋好友希望你能幫忙代付。提醒消費者不要在網吧等公共場所使用網銀,養成良好的習慣,操作結束後選擇“退出”淘寶、支付寶、網銀,並關閉瀏覽器。密碼設置要科學,並儘量避免簡單保存在電腦中。

雙十一“剁手”謹防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