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達開的五歲兒子,真的是養大了活剮三千刀嗎?

馮潘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最為勇猛的將領,據說將曾國藩都逼到了跳河自盡的地步,19歲的時候到達人生巔峰,成為了太平天國裡的核心人物,天京事變後,石達開帶領數十萬軍隊前往四川,想要在四川自立為王。

可是石達開畢竟年輕氣盛,有勇無謀,因為指揮失誤,在四川大渡河的時候就只剩下4萬不到的士兵,然而正準備大渡河的時候,石達開的愛妾生下一子,這下可把石達開樂壞了,於是下令修整三天,擺酒慶祝。也正是因為這三天,錯失了最佳的渡河機會,最後被駱秉章帶領的軍隊全部圍住,石達開眼看突圍無果,決定保全將士性命,向清軍投降。

然而清軍依然將這些士兵全部殺盡,石達開也被凌遲處死,據說一共割了3000多刀,整個過程中石達開面無表情,從未低頭,自己被凌遲,家人也遭到凌辱屠殺,就連自己的兒子石定忠以及幼兒也被處凌遲。

可是石定忠和弟弟石定基年紀還小,3000刀的酷刑,怎麼受得了,問題是這麼小的孩子,哪裡有3000刀的肉可以割?於是清政府下令,先留著石定忠,等到他長大之後再行刑也不遲。

那麼石定忠長大之後真的被凌遲處死,活剮3000刀了嗎?

駱秉章的奏摺《生擒逆首翼王石達開等並剿滅發逆巨股恭摺》記錄:“石達開……凌遲處死。其子石定忠現年五歲,例應監禁,俟及歲時照例辦理。”

裡面明確指出石達開被凌遲處死,然而其子石定忠才5歲,按照清朝的法律應該監禁,等到成人之後再“照例辦理”?其實問題就在這個“照例辦理”,照的哪個例?是照石達開被凌遲的例?還是照清朝律例?

清朝律例規定:“反逆案內律應問擬凌遲之犯,其子孫訊明實系不知謀逆情事者,無論已未成丁均解交內務府閹割,發往邊疆,給官兵為奴。如年在十歲以下者,牢固監禁,俟年屆十一歲時再行解交內務府照例辦理。”摘自《大清律例彙纂大成》

意思比較明顯,就是說叛亂謀逆的子孫後代,如果不知情的,到了成年的時候就閹割,未成年就養到11歲的時候再閹割,然後發配邊疆為奴為婢。

所以說,如果按照清朝律例,石定忠應該是被閹割再發配邊疆,其實這個照例應該指的就是清朝律例。

石達開石像

其實還有說石定忠是被駱秉章害死的,因為石達開帶著石定忠前往清軍營帳,將兒子託付給駱秉章,駱秉章也答應了,石定忠成年後,駱秉章問他打算幹什麼?石定忠竟然說要報仇,駱秉章心想,你父親是我害的,難不成找我?於是暗地裡將其殺害了。

然而這個說法落洞百出,駱秉章1866年去世,石定忠頂多才八歲,根本沒成年。

駱秉章畫像

其實最好的一種猜測就是石定忠逃走了,改名換姓長大後參加科舉還當上了清朝的縣官,但是這個更像是人們自己想象的,有點扯的不著邊際,其實最合理的結局應該就是被閹割之後再發配邊疆。

如果真的是長大後再被凌遲處死,不可能沒有歷史記載,要知道凌遲這種酷刑,被吃死的人大多都是有些名氣的,不可能不記錄。


羽評郡主


關於養大後活刮的言論是後人錯誤的解讀,但是石達開的兒子最後的命運並不是很好,下面我來詳細介紹一下。


石達開,太平天國著名將領,被封為翼王,以驍勇善戰著稱。天京事變後,石達開率領十萬大軍向四川進發,企圖割據一方。由於戰略和指揮失誤,在到達大渡河時只剩下了四萬大軍。在準備渡河時,由於愛妾生子,石達開下令修整三天,後被駱秉章率清軍包圍。石達開為了保護部下姓名,無奈投降。最後石達開被處以凌遲,被割了三千刀,一聲未發,然而他的四萬大軍還是統統被屠殺了。

關於石達開的兒子清庭是這樣處置的:“其子石定忠,現年五歲,例監禁,俟及歲時照例辦理”。很多人就是因為這句話錯誤解讀的,以為是等到養大了在凌遲處死。其實文中說的是照例辦理,清朝的律例是犯上作亂的人判處凌遲,對於他的子孫交內務府閹割,發配到新疆等處,終身為奴,如果不滿十歲,需要養大到十一歲,再閹割,然後發配。


史書中並沒有明確交代石達開兒子石定忠的下場,綜合各方分析有以下幾種可能。一:石達開的兒子被關押在監獄養著,但是在獄中總是哭鬧不止,嘴裡喊著報仇,後來被勒死在監獄中;二:由駱秉章扶養成人,駱秉章問以後想幹什麼,石定忠脫口而出報仇,駱秉承聽後嚇壞了,於是毒死了他;三:活下來,最終被閹割,發配新疆。
而關於石達開的小兒子最終是下落不明。也許還有一種可能,在那樣的亂世下,石達開的兩個兒子得以僥倖存活,最終隱居起來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這也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


駟馬奔程


石達開,廣西貴港人,文武全才,多次大敗清軍,人稱“石敢當”,十四歲時就已經聞名鄉里,十六歲受邀出山,十九歲成為一軍之帥,二十歲被封為翼王,三十二歲英勇就義。石達開是太平天國諸王中最具人格魅力的將領,以其卓越的智慧、高超的軍事才能、寬闊的胸懷詮釋了一個近乎完美的英雄形象。

石達開在天京本有家室,但1856年“天京之變”時被喪心病狂的韋昌輝全部殺死,誅滅韋昌輝後石達開又重新娶了妻妾,後來生下了兒子石定忠。1857年石達開率軍出走西南後,轉戰江西、湖南、貴州、雲南等地,直到入川,一路屢敗清軍,但由於孤軍前行,糧草兵員越打越少,最終1863年5月,在大渡河被清軍所敗,石達開為保全將士姓名,向四川總督駱秉章主動投降。6月在成都被凌遲 處死,行刑時他至死默然無聲,觀者無不動容,嘆為“奇男子”。

石達開死後,他兒子石定忠的下落成為謎團。現在最多的說法是當時石定忠也被俘虜,但因為才只有五歲,駱秉章就提議把他養大成人後,再和他父親石達開一樣,凌遲處死。 這個說法依據是駱秉章在奏摺《生擒逆首翼王石達開等並剿滅發逆巨股恭摺》中寫道:“石達開……凌遲處死。其子石定忠現年五歲,例應監禁,俟及歲時照例辦理。”

關鍵是駱秉章寫的“照例辦理”的“例”是石達開之例,還是《大清律例》之“例”,《大清律例彙纂大成》卷二十三《刑律·賊盜上》:“反逆案內律應問擬凌遲之犯,其子孫訊明實系不知謀逆情事者,無論已未成丁均解交內務府閹割,發往邊疆,給官兵為奴。如年在十歲以下者,牢固監禁,俟年屆十一歲時再行解交內務府照例辦理。”意思是謀逆者的孩子,如果是不知情(石定忠才5歲,當然不知情),則成年者閹割,未成年者養到十一歲再閹割,之後發配邊疆為奴。

還有第二種說法,被駱秉章撫養成人後謀害說。駱秉章其實很欣賞石達開,但是無奈各為其主,石達開死前託孤於他,於是他就將石定忠養在身邊。等到十多年後,石定忠快成年了,駱秉章問他成年後有什麼理想,想做些什麼,石定忠很實在的說:“當然是給我爹報仇了!”駱秉章心想殺你爹的就是我啊,於是就暗地裡下毒殺死了石定忠。

這個說法最早出自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香港出的《廣智錄》裡的《駱文忠》一文,但有個明顯的漏洞是駱秉章去世於1866年,這時候石定忠活著的話也不過才8歲,根本沒到快成年的時候。

第三種說法是石定忠改名逃掉,長大成人後參加科舉當了清朝的縣官。這個說法出自任乃強的《記石達開被擒就死事》,據他考證石達開兵敗後,石定忠逃掉了,並改名時雨化,還考入了四川綿州州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通過了拔貢,入讀國子監,後來又去貴州作了知縣。

以上三種說法,第三種最扯,第二種有明顯的漏洞,第一種存爭議,但小編認為最可能的就是石定忠長大後,按律被閹割,發配邊疆了。您覺得石定忠哪個下落更有可能呢?


漁樵侃史


絕無此事,所謂石達開五歲的兒子養大後活剮三千刀,不見於任何史料,完全是某網絡寫手為吸引點擊率編造的謊言。

同治二年(1863年)《四川按察使通報處死石達開等情札》

駱秉章在《生擒逆首翼王石達開等並剿滅發逆巨股恭摺》中這樣說:“將石達開極刑處死。偽宰輔曾仕和、黃再忠、韋普成據供從賊多年,受有偽職,亦皆押赴市曹,凌遲處死。其子石定忠現年五歲,例應監禁,俟及歲時照例辦理。”

話說,大清國雖然黑暗無邊,卻也是有法律的,這法律就是《大清律》。那麼,根據《大清律》,駱秉章所說的“俟及歲時照例辦理”是養大了活剮嗎?

大清律

當然不是。

《大清律例彙纂大成》卷二十三《刑律·賊盜上》,謀反大逆條例一明明白白寫著:“反逆案內律應問擬凌遲之犯,其子孫訊明實系不知謀逆情事者,無論己未成丁均解交內務府閹割,發往新疆等處,給官兵為奴。如年在十歲以下者,牢固監禁,俟年屆十一歲時再行解交內務府照例辦理。內務府大臣遇有解致閹割人犯,即遴派司員認真驗看,並出具無弊切結,送交刑部,再行檢驗。如有情弊,即行奏參。務須查驗明確,再交兵部發往新疆給官兵為奴。”

所以說,按照大清律,石達開五歲(清代算虛歲,應該是四歲)的兒子石定忠命運應該是這樣:監禁在成都監獄,等十一歲送到內務府閹割,然後發往新疆等處給官兵為奴。

小人書插圖:石達開攜子入清營

關於石定忠的結局,後來共三種說法。

1、獄中被害說:

此說法最早見於《梵天廬叢錄》,大致意思是這樣的,石達開死後,他三歲的兒子被關押在成都監獄,準備成年後處死。清方官員派了兩個婦女撫育他。誰知這個孩子在監獄裡思念父母,啼哭不止,弄的養他的婦人十分反感。過了幾年,孩子會說話了,就把“報仇” 二字掛在嘴上天天說。終於,讓上官聽到,派人到監獄中勒死了他。

這種說法倒是合情合理,只不過有兩個小小破綻,一是作者不知道石定忠真實的年齡,二是作者不知道《大清律》的有關規定。

《梵天廬叢錄》

後來,費行簡以沃邱仲子的筆名在《石達開在川陷敵及其被害的事實》發揮了一下,寫的聲情並茂,原文如下:定忠自不見其父,日夜啼哭,由楊重雅建議,以布包石灰堵口鼻壓斃之。未斃前禁卒謝福以實告之。(禁中人對石達開均極尊重)石定忠問:“我死可見父乎?”謝說:“正好見於天上”。他遂破涕為笑,指所佩玉牌高謝曰:“此我生日天王送的,你們不要拿去。”

費行簡不愧才子之名,文字自是奇佳。當年小編看到,感動到幾乎墮淚。提議布包石灰悶死幼兒的楊重雅在文中的身份是四川按察使,並且參加了審訊石達開的工作。

然而,破綻就在楊重雅身上。因為生擒石達開前後,四川按察使是牛樹梅,並非楊重雅,是牛樹梅主持審訊的石達開。

牛樹梅的對聯

再以邏輯推理一下,一個小犯人在監獄日夜啼哭,獄吏怎麼可能搞不定。搞不定還鬧到省一級官員那裡,最後由省公安局長兼監察院長出主意,以某種方式弄死小犯人,費行簡以為四川官場是地主家後院嗎?

其實,要仔細看費行簡的《石達開在川陷敵及其被害的事實》,就會發現其中的破綻多的像篩子一樣,所以儘管費文作為小說文學水平頗高,但作為史料,沒有什麼太大的價值。不過,這些與主題無關,小編在此不作細述。

2、駱秉章撫養成人後謀害說。

這種說法最早出自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三月二日香港華字日報附刊《廣智錄》,《駱文忠》。

駱秉章像

大概意思是洪秀全、石達開與駱秉章都是花縣老鄉,所以石達開臨死前,以幼子託孤。駱秉章也就把石達開的兒子養在了總督署。等到孩子快二十歲的時候,駱秉章問他:“你就快成人了,以後有什麼打算呢?”

實心眼的孩子當即回答:“當然是給我爹報仇了!”

你說,上面《梵天廬叢錄》裡那個剛會說話的孩子嚷嚷報仇無可厚非,你一快二十的小夥子為啥也對仇人那麼誠實?

結果,駱秉章聽到後嚇壞了,於是暗地毒死了他。

這個故事姑且不討論石定忠的智商,破綻也不少。第一,駱秉章是廣東花縣人不假,可石達開是如假包換的廣西貴縣人。第二,駱秉章死於1867年,當時,石定忠年僅8週歲,時間對不上。最後,以邏輯論,哪怕駱秉章和石達開真是老鄉,他也不會膽大包天,敢把一個“反賊”的兒子養在總督署的。

3、石定忠長大成人化名考拔貢說。

這種說法來自任乃強的《記石達開被擒就死事》,載於《康導月刊第五卷第七、八期》。

任乃強照片

大概意思是這樣:石定忠不知何故逃得性命,改名時雨化,入四川綿州州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考上了拔貢,後來又去貴州作了知縣。

臺灣學者黃嘉謨在《石達開幼子的結局問題》中考證,像石定忠這樣沒有根基的孩子,是不可能長大成人後考拔貢的。

所以說,石達開兒子的結局從理論上說應該只有兩個,1、活下來,成年後閹割;2、未成年死在獄中。然而,石定忠說不定還有第三個,也是相對美好結局。不過,我們還是從石達開的次子,石定忠的弟弟石定基開始說。

石達開被困大渡河

原來,石達開在大渡河山窮水盡之時,妻子劉王娘抱著石達開次子石定基由兩名剃髮的士兵護送,冒充難民逃出了紫打地。

當年五月中旬,土司王應元奉命捉拿石達開餘黨,抓住了劉王娘和石定基。他急忙上報,結果是四川官場集體開始了官僚主義,沒人理王應元。直到同治四年,劉王娘母子還在王土司家住著。我勒個大去,同治四年啊!石達開死兩年了,天京陷落都一年了。話說,小編是平生第一次感覺官僚主義居然能如此可愛。

王應元快要瘋了,他生怕有人誣告他藏匿石達開的眷屬,於是找人、寫報告,送禮,終於等來了姍姍來遲的解送命令。

土司王應元像

清朝官員和石達開雖然是兩國相爭,卻沒有私怨,所以,他們在對待石達開眷屬和孩子的問題上並未斬草除根,窮追到底,而是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因此,在這種官僚主義作風盛行的大環境下,石定忠與石定基兄弟說不定會活下來,也逃脫了閹割之刑,也算英雄有後。


雁小驢


石達開(1831年3月1日—1863年6月25日) 他跟清文宗咸豐帝同歲,那年馬克思的老師黑格爾、歐洲兵聖克勞塞維茨去世,石達開去世翌年齊白石誕生。太平天國起義中,家境比較好的有韋昌輝、石達開等。巧的是石達開的父親也叫昌輝,石昌輝雖然不差錢,但運氣非常不好。福垊說:人生在世,生死為大,他的運氣不好就是英年早逝,也就是說石達開早年喪父,家道中落。後來,石達開因被迫“單幹”而失敗,被處凌遲三千刀。他有兩個兒子,難道養大也被活剮了嗎?福垊很欣喜地告訴您,還真沒有!並且石達開還有後人哦!驚喜吧!我們先從石達開的輝煌說起。

歷史上的奇男子

一代奸的曹操最怕的是馬超,聖人典範且毛蔣都佩服的曾文正曾國藩最怕的人就是石達開。石達開16歲加入太平軍,三年後指揮千軍萬馬,年及弱冠就已封王!44歲的曾國藩打太平軍不太費力,當他遇到了24歲的翼王石達開,兵敗如山倒,死的心都有。氣得文正公非要跳河,幸虧被部下所救。

福垊需要說明的是曾國藩三次自殺,兩次都是與石達開有關係。第一次是靖港兵敗,文正公敗於石達開他哥石祥禎。第二次是湖口失敗,直接敗在石達開之手,而且文正公還是在最擅長打水戰的鄱陽湖上失敗的。有沒想到朱元璋是怎麼打敗擅長打水仗的陳友諒啊。石達開誘敵深入,實行布袋陣,將湘軍一分為二,首尾不相接,逐個包了餃子。

江忠源是很牛的一個人物,他直接幹掉了南王馮雲山,但他遇到了石達開,也就遭遇了兵敗。曾國藩差點死在石達開手裡,而江忠源直接死在石達開的手中,江忠源兵敗自殺。可以說翼王是天平天國很大很大的IP。

英雄末路,輕信的代價——石達開之死

東王楊秀清是天平天國的實際領導人,但他驕奢淫逸、狂妄自大,處處樹敵。經常借天父下凡,侮辱甚至打天王洪秀全的屁股,他對諸王如對奴僕,動輒挨打受罵。因為楊秀清的小舅子和韋昌輝他哥爭地皮,楊秀清就逼著韋昌輝把他哥給殺了。

後來,東王又逼著洪天王封他為萬歲。洪秀全忍無可忍,就聯合韋昌輝等人,把東王府所有的人給滅了,從此天父再也沒有下過凡。殺紅眼的北王也把石達開在南京的家眷、部屬給殺了,石達開出逃,然後配合天王發難,軍民尊其為義王。韋昌輝還想著學習東王“好榜樣”,結果落了個東王的下場!這時洪秀全對異姓王已經不相信了,封了自己的兩個哥哥為王,還要對石達開下手。

在這種情況下,石達開出走,先南下,再西進。最終因為孤軍深入,並遭大雨,無法渡河,又遭圍堵,敗於駱秉章之手。石達開為了保全將士的性命,輕信清軍勸降,結果將士們沒有被遣返而是悉數被殺。就連石達開本人,也被千刀萬剮,整整活剮了三千多刀啊!但而立之年(32歲)的他,在受刑中,堂堂正正,堅貞不屈,浩然正氣,不發一聲。令敵人非常敬佩,真正做到了曾經成功如今成仁!卿本英雄,奈何為賊?

石達開的兒子

石達開兩個兒子,年僅五歲的,正是長子石定忠。而清廷怎麼對待石達開的兒子呢?對石達開是凌遲處死,對他的兒子則是養長大後照例懲處。這個例,正是《大清律例》。這個規定就是,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還必須讓石達開斷子絕孫。說白了就是等到石達開的孩子到了少年(11歲),就要實施宮刑,併發配邊疆服役。也就是說石定忠並沒有被處死,雖然他以後再也當不了爹了。

但前面福垊說了,他還有後人,只是他的後人已經不姓石了。那姓什麼?石達開另外一個兒子叫石定基。石定基寄居於石達開的姐家,隨了他姑父胡善彭(一說胡善積)姓,但做了胡善彭的孫子。因為胡善彭的大兒子胡運平沒有兒子,石定基就認胡運平為父。胡運平為他起名為胡永活,意思為翼王永遠活著(活在他們的心中)。永活生兩子,長子為胡天澆,次子為胡天祥。

總之,石達開年輕有為,作戰勇猛、謀略深遠,而且人品極好,關於文學造詣也高,還是書法家,是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太平天國建都南京後,諸王驕奢淫逸,只有翼王石達開冷靜且潔身自好,威望極高,軍民尊其為義王,但為他婉言拒絕。他因單幹以及輕信,毀掉了自己的全部!


福垊


謠言很多,比如石達開,雖然歷史上有過碎割三千刀的例子,但不是每個被凌遲的都割三千刀!清朝已經沒那麼多刀數了。按照犯罪大小而定的刀數,一般就是八刀,然後是十六刀,三十二刀,一直到三百六十刀。清朝一開始也跟明朝一樣有上千刀的例子,但那些都是為了鞏固統治。後來劊子手說幾千刀太難,而且犯人容易死,還不如刀數改少,在他最痛苦的時候解決。所以,石達開被割三千刀,是謠言!他兒子被割三千刀更是謠言!


史提芬道格36


那叫畫蛇添足,多此一舉,我想石達開將軍的後人只有三種結局,1,死於亂軍之中,2,被死士拼死救出藏匿於荒無人煙之處默默無聞的過一生,3,與石達開一起遇害,養10年,恐怕就捨不得殺了,就是一隻小貓小狗養幾年還有感情哩,一個5歲的孩子真正被官府某一人領養,就不容易死了



馨憐


我只想說一句,現在畢竟是文明社會,能有什麼樣心理變態的人會想出並編造這樣的事情?我寧願相信歷史上確有其事,只不過把這件事裝到了石達開頭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