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了扁桃体到底好不好呢,为什么?

同志们卧倒


我就是割了扁桃体的一员。从小学时候开始,我的扁桃体就开始经常经常发炎,哪怕多说了几句话,就会发炎,一发炎必定高烧,一高烧就得输液,几乎每个月,我都有那么一段时间需要在医院里度过。

后来,我就出现了肾炎的症状,同时还伴随有过敏性紫癜,激素治疗让我整个人胖了一大圈,满月脸,水牛背都出来了。在治疗了以后,妈妈带着我四处求医,所有人都建议进行扁桃体切除,就接受了扁桃体切除手术。

那时候我是小学四年级,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切除的,那个痛苦自然不必说。手术后的前几天,不能说话,不能进食,连咽口水都好像是在遭受酷刑,面条都吃不下去,又特别饿,我妈妈就用嘴把面条嚼烂,我吃一口,咽一口,控制不住就流泪,连哭也没声音,疼。

切除了扁桃体以后,我的身体就好了起来。手术并没有影响到我的味觉,肾炎和过敏性紫癜也没有复发,如今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是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如果没有必要切除扁桃体的情况,那自然不需要去做这个手术,毕竟这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如果你跟我一样,第一道防线已经变成了影响自己健康的毒瘤,那还是切掉的好。


妇产科女司机


今天听到有人说,割了扁桃体会得肾炎,让我有兴趣来答答这道题。

因为复杂的医学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失真,甚至发生因果颠倒的错误。

不是因为割了扁桃体得上肾炎,而是因为肾炎才去割扁桃体。

这又是为啥呢?

扁桃体和肾炎。

因为,慢性肾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肾炎被称为IgA肾病,IgA是人体自身产生的抗体,这些抗体伤害了肾脏造成了慢性肾炎。而IgA的过量产生,都和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当这种菌反复导致扁桃体发炎之后,就有较高的概率,诱发身体产生过多的IgA.

不妨来看张图,虽然说明文字都是英文的,但认识几个图画也能猜猜意思。

图左方显示的是细菌,当细菌侵入我们的粘膜,比如链球菌等等,这种反复的入侵可能会诱导身体产生过多IgA。图右方是骨髓,我们的血细胞从骨髓中生产出来,生产抗体(IgA)的B细胞也呆在骨髓中,这些IgA进入血液,到达肾脏的肾小球膜,特别倒霉的一件事是,如溶血链球菌这类细菌,它们表面抗原与我们的肾小球膜上的某些蛋白具有相似性,于是悲剧发生了IgA现在会误伤我们自身的细胞,把它当成细菌来对待。


这就是当坏人和好人长得很像时,我们的免疫系统就迷惑了,最终就酿成了这样惨烈的悲剧。因为,没有肾,人是会死的。


鉴于这方面的原因,在从前医生会建议切除扁桃体,以减少这种刺激,尤其是对反复发作扁桃体炎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不过,现在的研究表明,在已经患上慢性肾炎的时候,去切除扁桃体的价值和意义已经不大了,因此不再将切除扁桃体作为治疗慢性肾炎的推荐。


但是,这并不妨碍那些并非慢性肾炎患者,同时扁桃体反复发炎的人,选择切除它。

至于长期后果,目前的观察显示,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很少,几乎没有。


最后,顺便说一下,为什么用骨髓移植法可以治疗白血病,因为产生白细胞的工厂就呆在骨髓里呢,当然移植前要先用放射线将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全部杀死,然后再将捐赠者的骨髓植入,从此以后,接受者身上流着将不再是自己的血液,而是捐赠者的血液。从红细胞到白细胞,几乎整套免疫系统都是别人的呢。


三思逍遥


国外某些研究显示:扁桃体切除可能会对身体某些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产生微小的影响,但基本认为扁桃体切除术不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实质性损伤。

国内研究结果基本上等同于以上国外研究结果,能够查阅到的文献都认为扁桃体切除不会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危害,同时也没有和任何疾病产生相关性。有些研究持续时间长达10年,结果也是没有发现扁桃体切除以后,会对人体免疫以及各项化验指标产生明显影响。

有了以上数据支持,我相信大家对于有明确指征的患者,该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有些担心是多余的,完全没有必要。


张之瀛大夫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我们的口腔中左右各有一个肉肉的、桃色的组织,是嗓子那里最大的淋巴组织,叫做扁桃体。平时上火、嗓子疼、感冒时,扁桃体就会发炎。扁桃体发炎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常见于5~7岁的小孩子。有的孩子发炎后,喉咙难受,高烧不断,家长为此操碎了心。

扁桃体发炎会红肿疼痛,还会导致扁桃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疾病,稍微长大点的扁桃体还会导致打呼噜,引起呼吸不畅。大多数人们觉得扁桃体并没有什么大作用,就像阑尾一样,可有可无。一旦发炎几次,很多人选择手术摘除扁桃体。

扁桃体真的没用吗?

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黏膜内有大量的淋巴组织,处于对抗细菌的“前线”,是直接接触抗原引起局部免疫应答的部位,被称为人体的免疫活性器官。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扁桃体内有淋巴组织、浆细胞和参与细胞免疫的T细胞、B细胞;能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和特殊抗体;还能分泌干扰素,抑制细菌生长。

每个扁桃体每天要向咽腔释放大约1000万个淋巴细胞,这些淋巴细胞聚集成一个圆环状,消灭吞噬外来的细菌。当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时,扁桃体的分泌功能减弱,就会被细菌感染而发炎。

扁桃体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防御器官,参与人体免疫功能网络,其免疫力在3~5岁的儿童身上表现最为活跃,因此对5岁以下儿童,切除扁桃体要慎重。

正常情况下,扁桃体表面上皮组织是完整的,可以不断的分泌黏液,将脱落的上皮及细菌等包裹将他们排出。当人体疲劳、受凉、局部受到化学或物理刺激时就会导致扁桃体发炎。想要预防炎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锻炼

人体的抵抗能力很重要。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机体健康就不会影响扁桃体的分泌功能。

2.注意口腔卫生

口腔中化学或物理的刺激也会导致扁桃体发炎。应注意口腔的清洁卫生,注意饮食营养,避免外界不必要的刺激。

3.不滥用药物

扁桃体是人体的防御器官,不能滥用抗生素,以免影响扁桃体的功能。

4.及时增减衣物

人体疲劳后容易出现扁桃体发炎。应避免过度疲劳,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虽然扁桃体有用,但也分情况而定。

有的人扁桃体过大,鼻音很重,也容易引起中耳感染鼻窦炎等,应及时切除。一般儿童时期的扁桃体多呈生理性肥大,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当这种生理性肥大影响到呼吸、吞咽和发音时,则应将扁桃体手术切除。

如慢性扁桃体炎经常反复发作,一年内发炎4~5次以上;或者曾经有过扁桃体周围炎和周围脓肿;出现因扁桃体炎并发肾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及风湿性关节炎;发生扁桃体角化症或扁桃体息肉样增生、囊肿和其他的良性肿物时都可以切除。


百科名医


扁桃体切除术一度使用得很普遍,因为切除了扁桃体就不会再患扁桃体炎了。但是切除扁桃体只能中度地减少咽炎的频率和严重性,并不能彻底地防止咽炎的发生,切除扁桃体会影响到儿童的免疫防御,因此有比较严格的条件。

如果扁桃体炎经常复发、慢性扁桃体炎、细菌性扁桃体炎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话,可以手术切除扁桃体。经常复发的扁桃体炎指的是每年发作7次之上,或者连续两年每年发作5次以上,或者连续三年每年发作3次以上。除此之外,如果出现难缠的并发症的话,比如睡眠呼吸暂停、呼吸困难、吞咽固体食物困难、经抗生素治疗后脓肿没有改善等情况,也要进行手术切除。

不满足这些条件的话,通常不进行手术切除。

尽管如此,现在切除扁桃体的孩子中有很多不符合条件。美国15岁以下儿童每年超过53万例扁桃体切除术。这种手术安全系数很高,但依然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出血和感染,术后出血的发病率为2%到4%,因为出血、气管堵塞或麻药合并症而死亡的比例为1:15000。

根据统计,切除扁桃体之后,做手术的孩子和没有切除扁桃体的孩子相比,每年患咽炎的天数会少5天。这种区别在1到2年后就消失了,两组孩子患咽炎的天数都大幅度下降,这是国外的资料。中国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比如传染病多发、空气污染,患咽炎的次数高,也许会有更多的获益。另外一点,在国外切除扁桃体是全身麻醉,因此要承担全麻的风险,国内则局麻为主,虽然让孩子感觉不舒服,但减少了一定的风险,因此中国做扁桃体切除术比国外利多了一些。


京虎子


扁桃体是自身的免疫器官,却经常给人们造成麻烦!

比如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幼儿的扁桃体增生与肥大甚至会造成呼吸不畅。

图上有白色圆点的部位就是肿大的扁桃体。



什么情况下切除呢?

1.每年都有超过5次的扁桃体发炎者;

2.扁桃炎合并其它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

3.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者

4.打呼噜、呼吸不畅的孩子

什么情况不应该切?

1.孩子的扁桃体炎正处于急性发作时

2.大一些的女孩子在月经期前后

3.凝血机制有问题、血小板减少的孩子


年龄限制?

一般建议孩子切扁桃体至少要超过了一岁半,老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没有严重的糖尿病就可以做。


疼不疼?

手术当然会疼痛,基本上就在前2天,手术前消炎、口服止血药4天就可以了,对日常生活基本上没影响。


会不会影响讲话唱歌?

声带和扁桃体不在一个位置,一个在喉部、一个在咽部,不用担心影响说话和唱歌。


扁桃体手术是非常成熟的,如果扁桃体反复发炎,这个手术可以帮到你!

很多人在扁桃体切除后明显感受到感冒的次数少了。



医学江湖


扁桃体是人体的正常器官,它能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因此它具有抗菌和抗病毒防御功能。这表明扁桃体对人体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它能被保存,当然,它就不容易被去除。但一切都有两面性。它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当扁桃体不发炎时,它对身体有积极的意义,但如果它总是发炎,形成一个“焦点”,细菌的巢,则对人体有害而无益了。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考虑拆除。

一般来说,扁桃体出现在这些状态时,有必要考虑扁桃体切除术。

一、一年内反复扁桃体发炎5次,两年内6次以上,(当然是每次经过规范治疗再发作),需要考虑摘除。

二、扁桃体肿大已经导致儿童睡眠唿吸暂停,导致打唿噜严重。

三、慢性扁桃体肿大,导致发生肾炎或者风湿免疫性疾病发生。

四、扁桃体周围发生脓肿或者并发结石。

五、扁桃体肿大影响孩子正确发音,构音困难。

扁桃体引起的任何并发症时必须切除,不切除,这很难改善,或反复加重并发症。

但是,如果存在这样的问题,它们就不能被切断:

一、在血液病,高血压,代偿机能不全的心脏病、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等疾病的活动期时不宜手术。此时手术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二、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一般不施行手术,需炎症消退后3-4周方可手术。因为此时病人一般在发烧,扁桃体充血,手术后伤口容易出血或出现继发感染。

三、扁桃体手术后要靠扁桃体窝内的血管自行收缩,血液凝固止血。而各种原因造成凝血和血管弹性下降都可引起术后出血,因此有造血和凝血系统的疾病如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紫癜等,都不宜手术。

总之,反复炎症的扁桃体摘除与否,需要考虑是否符合扁桃体摘除的指标,不要片面强调扁桃体在体内的地位和作用,任何东西都要考虑两面性,权衡利弊。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点击右上角“关注”后,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平安好医生官方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旦有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感染,首先想到的就是看一下扁桃体有没有红肿。特别是对于部分反复扁桃体化脓的患者,大有彻底切除以绝后患的念头。

扁桃体是外周的免疫器官之一,是成熟淋巴结定居的场所,也是淋巴细胞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之一。可以分泌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具有一定的细胞免疫功能。同时扁桃体也能对机体上呼吸道感染产生预警提示作用。

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过度肥大、扁桃体源性疾病及其他扁桃体疾病的主要方法,疗效确切。切除扁桃体后,短期内机体的免疫功能会受到影响,但可以逐渐恢复。但对于远期免疫功能(>20年)的影响,现阶段研究不多。

据少数的研究报道,扁桃体切除术后,慢性咽炎的诊断概率升高。这是因为切除扁桃体后的局部瘢痕、残体可引起咽部不适、异物感等,而被诊断为慢性咽炎;亦可因扁桃体切除术后咽部淋巴组织代偿性增生,如舌根淋巴滤泡增生,而引起咽部异物感被诊断为慢性咽炎。通过对外周血白细胞系统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对比,扁桃体切除后对机体免疫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综上所述,扁桃体切除术的疗效是确切的,对远期免疫功能(>20年)没有明显的影响,不用过于担忧。


药事健康


扁桃体总发炎,切掉还是留着,不少人都会有疑惑。扁桃体是咽喉部最大的淋巴组织,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它可以抵御外来的致病微生物,被称为“健康卫士”。对于儿童来说,扁桃体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儿童的扁桃体,能不切就不切。但是,要是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就需要切除了。

①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一年超4次

扁桃体反复发炎,不仅对身体有不好的影响,对生活、工作也都造成影响。当出现反复发热、喉咙痛,需要检查化验是否为扁桃体发炎,要是一年反复出现4次,就需要与医生商量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②出现了其他并发症

出现扁桃体发炎,身体针对其病菌的抗体会引起心脏、肾脏、关节等自身免疫反应,所以切除扁桃体会组织病情进一步加重。

③扁桃体过于肥大,影响呼吸及吞咽

扁桃体肥大对儿童来说正常,但要是肥大影响了正常呼吸和日常吃饭,例如打鼾憋气、吞咽缓慢等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④出现扁桃体肿瘤、扁桃体周围炎等,也需要切除扁桃体。

扁桃体要不要切除,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患病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并且要去正规医院就诊。[62]


家庭医生杂志


要不要割扁桃体是根据扁桃体还能不能发挥功能来判断的。

健康的扁桃体是咽淋巴循环的一部分,也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中存在的淋巴细胞可以帮助我们消灭细菌、病毒。但是为什么扁桃体总是发炎呢?因为扁桃体作为人体的一条防线,可以抵御病菌,但同时它也会接触到很多病菌,有一些病菌会潜伏在这里,等到我们抵抗力下降的时候趁虚而入,引发其他病症。

为什么扁桃体发炎多半挑孩子下手呢?因为扁桃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就是 3~10 岁,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容易发生扁桃体炎。过了这个年龄,扁桃体没这么活跃了,又会好一些。

什么情况下需要切除扁桃体呢?当它不再能发挥防御病菌的功能,而是成为健康的一种阻碍时,就需要切掉它。比如,“失效”的扁桃体可能成为病菌的温床,引起心肌炎等并发症;或者如果它过渡肥大,导致吞咽、呼吸、睡眠障碍时,就需要手术来解决这个“叛变”的器官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