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地狱的食谱:《大英黑暗料理大全》

《大英暗黑料理大全》:比仰望星空派更惊吓的「味觉奥义」

来自地狱的食谱:《大英黑暗料理大全》

「喜欢搜集食谱吗?」 图/《地狱厨房》

你喜欢搜集食谱吗?

在报纸还是人们主要资讯来源的年代,有的煮夫煮妇会细心剪下报纸上的食谱,搜集成册,成为自家口味的宝典。著名的义大利笔记本制造商Moleskine甚至还有相关主题的产品,方便搜藏食谱,看来即使进入电脑时代,有类似习惯的人还不少。

当然,还有另一种选择是购买全彩、铜版纸印刷的食谱,配上鲜艳欲滴的蔬果照片和成品照,还没动手,光是翻阅,就让人心旷神怡。不管是杰米奥利佛、奈洁拉劳森、玛丽贝利,若是在耶诞节前走进英国书店,这些电视名厨的食谱,总会占据架上醒目的位置,成为送礼的选择之一。

有时候想,如果美食节目诱人的程度直逼情色电影,甚至可冠上「美食情色」(food porn)的名号,那这些食谱,该不该算是「美食黄色书刊」?

无论如何,《大英暗黑料理大全》大概算是「美食恐怖电影」,也许还是哥德式的。

来自地狱的食谱:《大英黑暗料理大全》

食谱,该不该算是一种「美食黄色书刊」呢?图左、右分别为英国名厨杰米奥利佛,以及有「美食情色女王」(Queen of Food Porn)之称的奈洁拉劳森。图/《Jamie's Great Britain》、《Nigella Fresh》

来自地狱的食谱:《大英黑暗料理大全》

无论如何,《大英暗黑料理大全》大概算是「美食恐怖电影」,也许还是哥德式的。图为英国的惊吓名菜「仰望星空派」,鱼头向上犹如仰望星空因而得名。图/维基共享

不,这完全不是网路疯传的「仰望星空派」的那种等级——不过是看到几颗鱼眼睛就大惊小怪,看在对全鱼见怪不怪的台湾人眼里,可能还觉得未免反应过度——例如《大英暗黑料理大全》中,名为「怎么烤孔雀,并连着皮将他送上桌」的段落,就让我觉得匪夷所思。

除了取其性命、掏空内脏等与其他家禽类似的处理过程之外,这道「盛宴中的盛宴」佳肴,当然要更加尊爵不凡。食谱中交代要将「颈骨安排在肉叉的上方,让人感觉他还活生生地坐着」还要「待他被烤得差不多熟了,放他下来,让它冷却,然后将孔雀皮连同羽毛跟尾巴缠绕在雀肉身上,上菜时要让人感觉他还活着。或者你也可以把他的毛通通拔干净,然后做成一只普通的烤鸡」。

看到文末「普通的烤鸡」这五个字,就觉得厨师应该会赌上「特级厨师的勋章」,怎么样也得把这珍禽佳肴,栩栩如生地端上桌,要不然直接烤只鸡就得了。这道菜的介绍中还提到,养在庄园的孔雀,有着观赏和食用的双重功能。不由得心想:炫耀财富和资本,果然是贵族、上流阶层盛宴的功能之一,古今皆然。

几百年前的食谱都还能找得到,不得不佩服英国人收藏东西的能力。由伦敦市政厅图书馆的首席馆员彼得罗斯(Peter Ross)所撰写的这本《大英暗黑料理大全》,前后横跨600年。从15世纪时金字塔顶端人们所享用的珍馐,到二次大战时因应配给制、食物短缺下所发明的各种食谱,共同点是它们都有着超越现代人可想像的奇妙之处——如前文所言的孔雀,除了动物园里,谁能想像它出现在餐桌上的模样?

来自地狱的食谱:《大英黑暗料理大全》

「颈骨安排在肉叉的上方,让人感觉他还活生生地坐着。」《大英暗黑料理大全》中尊爵不凡的「孔雀料理」,令人匪夷所思。图/欧新社

这,或许便是阅读这本料理大全时的乐趣所在。在边看边咋呼「这什么鬼」之余,也可看到罗斯博士在食谱背后,对历史的考究功夫。由一道菜窥得当时贵族、上流阶级、主妇、甚至是济贫院的生活状况,是探索常民生活史中,相当令人着迷的一件事。

仔细想想,能够以食谱这种形式来学习一道菜的烹调方式,背后拜不少科技发明所赐。如果不是印刷术的广泛使用,想要一份食谱只能手抄,更别提如今日常见的网路影片教学。今日掌厨,习惯于现代化厨房电器设备——不管是可定温的烤箱,或是可长期储存食物的冰箱——的确难以想像在几百年前,必须耗多大的力气才有办法将食物弄熟,或是必须放大量的盐或糖,才能储存食物。

另一方面,食谱撰写的目标读者是谁?是酒馆里要取悦客人的厨师,还是食指浩繁,必须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也可以从这些食谱的撰写方式和诀窍可以窥得一二。例如19世纪在英国家喻户晓的「家事女神」伊莎贝拉.毕顿夫人(Isabella Beeton),其所撰写的《居家管理手册》,出发点在于提倡健康饮食、让每分钱都花在刀口上。同时,这也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仕女们慰劳穷人的社会风气。

像《居家管理手册》中「毕顿夫人给艰苦人的营养补身汤」这道菜,所使用的肉类即是:牛脸颊一副、牛只分切时的下脚料若干块(「很便宜就可以买到的那种,量大概抓4磅」);或是同一本书中「毕顿夫人的高汤块」说明每份汤量的平均成本也仅要16先令。能够善用余下的材料,提取精华,这也与后来1994年在伦敦开设、标榜「从鼻子到尾巴都不浪费」的St. JOHN餐厅有着相同精神。

来自地狱的食谱:《大英黑暗料理大全》

19世纪的英国「家事女神」伊莎贝拉.毕顿夫人(Isabella Beeton),其所撰写的《居家管理手册》,出发点在于提倡健康饮食、让每分钱都花在刀口上。同时,这也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侍女们慰劳穷人的社会风气。图/维基共享

讲到高汤块,罗斯博士也补充关于「高汤块」的冷知识:李比希肉精公司(LEMCO)在20世纪初,将他们所贩售的肉精转型,首创干的高汤块,并冠上「 OXO」的名称行销于市场上。想起超市货架上、厨房里那些黄绿红的小方块,顿觉实在不能小觑这貌不惊人的高汤块。

同时,作者也交代了这些看来奇特、匪夷所思的食谱背后,究竟有何历史背景,这也使得英国向海外拓张的殖民历史、欧洲各国之间的交流,具体而微地呈现在一道菜中。

例如英国人原来吃饭是甜咸不分的,受到法国影响后,上菜顺序和甜咸分别的习惯才逐渐形成;又或是今日在英国相当普遍的番茄酱和酸甜酱(chutney),是印度向英国输出的舶来品;而《大英暗黑料理大全》中,竟还有份食谱,记载如何制作可保久的牛肚,放在桶子里,以便放在船上飘洋过海,抵达当地之后开启,「以英国本地的方式或煎或煮」。

阅读至此,也不免与作者产生同样的疑惑——这东西有必要千里迢迢带去东印度群岛吗?真有这么好吃?可想想总要在行李箱带上几包台式泡面和罐头的留学生,也就一点也不难理解了。这带的不是食物,是乡愁。

来自地狱的食谱:《大英黑暗料理大全》

「这吃的不是美食,是乡愁!」或许不少从英国学成归国的学子,也会反过头来对英式经典早餐佐黑布丁(black pudding)这样的「暗黑料理」感到怀念?图/路透社

从「如何煮、怎么吃」这件事以古鉴今,的确有着特别的兴味。如英国制作的实境节目《穿越过去吃晚餐》(Back in Time for Dinner,最近还推出新系列Back in Time for Tea,Tea在北方工人阶级用语中意指晚餐)中曾重现的配给,描绘战时战后食物短缺的生活面貌。例如官方在1940年代出版的《战时的厨房:一百五十则名人贡献的配给时期食谱》,邀请名人提供经济可行的私房料理,也塑造同舟共济的精神。

二战时的英国政府鼓励大家吃马铃薯,甚至发明了「马铃薯彼特」(Potato Pete)和「胡萝卜医生」(Doctor Carrot)的食物拟人形象,设计了《马铃薯彼特的食谱》来鼓励人们多吃根茎类。看见图片里,马铃薯彼特的模样,忍不住想,明明就有个品种的马铃薯叫夏洛特,为什么要找彼特来呢?

《大英暗黑料理大全》是本读来轻松有趣的小书,对于英国饮食史有兴趣的读者,亦可以由此出发,探索更多关于各个年代的餐桌风景。尽管许多书中提到的料理,在今日重现都有困难-——谁有办法弄只孔雀来吃呢?恐怕还会违法吧——更别提当中表列的材料份量,也完全称不上精准。阖上书的那刻,不禁感谢历史的进化与富足,至少飞来家里阳台的麻雀和鸽子,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咱们还是上超市买只鸡,简单多了。

▌本文为《大英暗黑料理大全》(联经出版,2018)书评

来自地狱的食谱:《大英黑暗料理大全》

阖上书的那刻,不禁感谢历史的进化与富足,至少飞来家里阳台的麻雀和鸽子,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咱们还是上超市买只鸡,简单多了。图/维基共享


来自地狱的食谱:《大英黑暗料理大全》

《大英暗黑料理大全》

作者:彼得.罗斯(Peter Ross)

出版社:联经出版

出版日期: 2018/09/11

内容简介:由现任伦敦市政图书馆馆长彼得‧罗斯撰写的《大英暗黑料理大全:烤孔雀、活蛙派、煎脑渣,和紫色毒梨子!伦敦市政图书馆馆长揭秘100道历史上惊人食谱》,本书从最「省钱」到最「奇幻」的食谱都有,这些出自中世纪到二战时期的历史食谱,告诉我们以前的人都煮些什么神奇的东西,也让我们窥见过往时代的社会及经济情况。每道食谱都配上了迷人的插图、包含做法、以及菜肴与食谱作者的时代背景说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