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先生请慢些走,您怎么能这样不告而别呢?

昨天夜里曾仕强先生的微头条在10:08公布了一条令人心痛的消息,曾仕强先生19点54分辞世享年84岁,走的安祥。当时看到这条消息我一时错愕,怎么就走了呢?我们还没有从怀念金庸先生的悲伤中缓过神来,曾先生您怎么可以这样不告而辞呢?得让我们心里有个准备啊。

曾仕强先生请慢些走,您怎么能这样不告而别呢?

今年我们已经痛失太多的先生了,难道先生不可以多留几年,留下照顾我们这些后学吗?

三月的时候,李敖先生就不告而别享年83岁,我们失去了一个言语犀利的先生,而刚刚过去的十月,我们以为不会再有坏消息了,想不到10月的最后第二天,一条消息破门而来,金庸先生也不告而别啊,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何人再续写,一代大侠就挥挥手潇洒地走了,只剩下我们的悲伤,思念查先生的睿智和带给我们的快乐。

我们在金大侠的著作中不肯离去,不是不肯,是不想,当我们翻开大侠的作品,仿佛大侠依旧活着。我们一直以为今年走的人太多了,应该不会再有人离去了,因为太多的人离去,我们已经承受不住了。

双11是马云先生创立的,现在变成全民的盛会,马云今年说双11是一个感恩的节日,网络喜庆冲淡了我们对查先生的悲伤,然而曾先生您怎么可以在这么喜庆的日子里说走就走呢?

我们还想听听您的教诲呢!哪怕多一天也好啊。

曾仕强先生请慢些走,您怎么能这样不告而别呢?

有人说先生是二百年来难得一遇的圣人,也有人对先生是抱有诽议,对于先生的观点持不同的看法。我说实话对先生的某一些观点也不完全认同,但我觉得先生对中华文化传播和复兴所作出的贡献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先生在患癌之后公开在微头条的视频,视频里先生坦然而言称说服医生接受先生的理念,让癌与人共存,而不是把癌消灭了。如果这段话在先生康健之时说相信也并不令人震撼,但在先生身患绝症时说出这样的话,那就完全不同。或许之前有人觉得先生的学说只是自圆其说,但先生这一番话之后相信令所有人起敬。我们看到一个知行合一的先生,一个真正看破生死的先生,先生这番话让我对死亡的看法有了全新的认识。

先生最大的贡献在于将传统文化与生活相结合,现在很多人在不了解论语,周易情况下,就直接给出反对或者负面的评价,就直接对孔子或其他圣人进行很肤浅的判定,认为没有用,当然这个也不能怪他们。

因为读书时代接受的传统文化经典很少,而研究中华文化的学者写的内容又是高深难懂,很难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最后只变成了谈资和炫耀自己知识的功能,我们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而先生的作用就是这座桥,他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并不是落后的,相反是先进的,传统文化里很多精华是值得学习的,不但值得学习,而且学习之后就是很有效用的。

曾仕强先生请慢些走,您怎么能这样不告而别呢?

先生用通俗而生活的言语将传统文化普及开来,让我们重新审视华夏文明中的宝贵财富,让我们知道怎么去使用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

知常容是我在头条号上的网名,光看这名字应该知道这是来自《道德经》,知常容也不自量力在写自己对《道德经》的理解,对世界的看法等等,比如我写了《 》,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只能说尝试跟随先生走过的路,做自己应尽力。

如果先生慢些走,那该多好啊,如果先生不是不告而辞那该多好啊,但先生终究走了,

祝先生一路好走!

我辈应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