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史」·迳联村——多元文化融合的八百年安静古村

迳联村座落于东莞市桥头镇婆蒲瓜岭下。建于南宋时期,罗映奎(南宋嘉熙二年戊戍科进士,即公元1238年)第四子千九郎立村,当时称迳背村

迄今已近800年历史,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曾出过3名进士(罗中、罗一道、罗龙骧)。

「一村一史」·迳联村——多元文化融合的八百年安静古村

罗氏宗祠

罗氏宗祠坐落在古村落的北边,建于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座东朝西,占地面积约400余平方米。祠面宽2间,进深3间。由牌坊、头门、正殿、为绿色釉陶金狮头,上塑“同治三年”四字,其造型奇特,工艺精美。大门左右两侧上檐浮雕着许多形态各一的古代人物,栩栩如生。正门墙体全用红石条砌筑,并用红石柱支撑屋顶。

祠堂正门有一宽阔地坪,左右各立一块雕有狮子的石碑,左边一块上刻“光绪九年癸未进士”。祠堂前方有一口似弓箭形状的水塘,石级通往塘边,日光映照,宗祠与水塘交相映衬,美不胜收。该宗祠由于年久失修,至今只剩正门未塌。

「一村一史」·迳联村——多元文化融合的八百年安静古村

「一村一史」·迳联村——多元文化融合的八百年安静古村

进士府第

罗龙骧,字雨臣,光绪乙亥思科见进士;光绪九年癸未科蓝翎待卫、进士。他的府第坐落于古村落之间。该址由院子、正房、偏房组成。主楼以红石为基、青砖为墙,地面铺设红石板;门檐有古代人物灰塑和水彩风景画。整个建筑古朴高雅,风格独特。至今保存比较完好的有正房和偏房,院门虽有损坏,但原迹仍存。

罗少彦故居

罗少彦(1899-1934年),桥头迳背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先后就读于北京警监学校、北京大学。他的故居,坐落于迳联古村落之间。从麻石巷往右拐,约200米深处,有青砖砌筑而成的院墙,院子大约150平方米;晨面有正房、偏房组成,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青砖红瓦,构建古典,门檐有花草灰塑,房檐边镶嵌精美的木雕遮雨线。至今,正房保存完好,偏房曾经修葺。

罗少彦于1924年从北大毕业后回到南方。翌年,在梧州培正中学任国文教员,与梧州共产党人交上朋友;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春,遭学校解聘,党组织安排他到梧州《民国日报》任编辑;同年7月,党组织将他派往南宁,任《革命之花》杂志社编辑,同时负责南宁党的工作,随后建立了中共南宁地委,并担任书记。

1927年5月,中共重建广西特委,罗少彦为委员之一;8月,由于叛徒出卖,他与妻子陈玉梅(共产党员)同时被捕。1929年6月,罗少彦得到释放。他出狱后,先后在南宁教导总队任政治教官和广西警备第四大队第一营任教导员,参加了12月11邓小平组织领导的“百色起义”,时任红七军政治部宣传科长,不久升任红七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团政治委员。1930年6月初,在回师右江攻打百色激战中,前额中弹受伤。1931年抵达湘赣边区,在战斗中他又受重伤,不幸于1934年牺牲。

薰莱亭建于明朝,别名有“凤凰亭”

据说,四百多年前,有村民在天亮时听到有类似鸡鸣声,后来,几十位村民在现场寻找,未见踪迹。最后在一棵十多人手围的巨大蓬莱草丛中发现一个大巢,被认为是“凤凰巢”。为了使“凤凰”永不飞走,特在蓬莱草处建亭子为凤凰遮风挡雨。此后,村民流传着“凤凰亭上金鸡叫,迳背山下出状元”的歌谣。

亭子分前后两进,后进内设香炉。据说新中国成立前,每年四、八二月,香火鼎盛,甚至有惠阳、博罗的人都到此朝拜。亭边有两棵细叶榕,盘根错节,枝繁叶茂。

「一村一史」·迳联村——多元文化融合的八百年安静古村

福音堂和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是1889年由法国人建立,曾是迳联村委会的办公楼,上世纪80年代曾作为“三来一补”车间,90年代曾改为村老人活动中心,现已荒废。

福音堂是1899年德国人建立,是东莞早期创建的基督教堂。曾经是一个欧式大花园式的建筑,种有樟树、槟榔、花旗杉等树木。文革时期,教堂被改成迳联小学。直至1983年恢复为福音堂。每逢礼拜天,仍有许多基督徒汇聚至此举行礼拜仪式。

「一村一史」·迳联村——多元文化融合的八百年安静古村

古村风光 风水布局

村子的每个布局设计,在风水方面都颇有讲究,由宋朝的风水大师设计勘定

“东门前的两扇石砖墙,据说有驱挡邪风之用。另外,东门前有一个‘鲤鱼返迳’的造势。东门的大门口为鱼嘴,石阶梯两边上方原本有两个圆形红石台为鱼眼,门前的麻石路为鱼背,鱼尾由两条麻石岔道组成。鲤鱼进入鱼篓,有丰收的好意头。

麻石小径

以东门为起点,共有五条麻石路通往各处。最长的有1200余米,最短的也有100多米。麻石路依据地形而建,高低错落,迂回曲折。

沿着麻石路往北门方向走,沿途可见大量保留下来的古民居,稍显残旧。民居上的屋脊、门楣、窗棂、灰塑、铜锁……无不巧具匠心,透出习习古风。

「一村一史」·迳联村——多元文化融合的八百年安静古村

传统土特产

糖不甩:糯米粉作皮,花生、芝麻等作馅,作成汤丸后放到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丝的煎鸡蛋吃食,香滑、甘甜、酥软,它甜而不腻,香气四溢,老少皆宜。

「一村一史」·迳联村——多元文化融合的八百年安静古村

粉葛燮猪肉:桥头镇大洲村盛产粉葛,粉葛去皮切块,灼以南乳、味精、高汤等多种调味料,同腩肉燮制而成,口感香而不腻。

萝卜饺:萝卜去皮切成长丝块和碎鲜虾、蒜蓉、味料作馅,外用精面皮包制成纹条饺,放到铁锅中碎火烹调而成,入口咸香脆软,回味无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