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发烧音乐以及HIFI音响?

陈罗彬


发烧音乐和高保真音响是一对伙伴,要鉴赏当然也要同时使用。发烧音乐作为一个录音门类其实也存在两种方式,即真烧和假烧。真烧的发烧音乐会采用远远高于普通音乐的录音指标,不仅仅细节丰富、音色好听,而且具有超高的信噪比和动态范围;假烧的发烧音乐则另辟蹊径,通过另类的调音滤除细节,只保留主调范围内的音乐信号,给人以高信噪比和动态范围的假象。如果没有试听条件,可以从价格上做简单的判断,真正的发烧音乐产品价格比普通正版音乐产品的要贵30%以上,假的则没有差别、甚至更便宜。

在高保真音响系统方面,可以从结构、价格和性能指标三方面判断。好的高保真系统供电系统功率为输出功率的三倍以上,采用分立平衡设计方案,价格是普通系统的5倍以上,系统重量也是普通的3倍以上,性能指标超过普通系统。

使用高保真系统欣赏发烧音乐时首先需要一个独立的听音环境,具有适宜的混响效果,背景噪声应该低于30分贝,供电线路容量5倍以上。听音时主音量必须控制到满足听清背景噪声的水平,这样在大动态到来的时候才能还原真实的录音效果。同时注意保护听力,连续大音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连续聆听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以上。休息时间要注意适量走动和锻炼身体。饮食方面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排气制动


音乐鉴赏,需要的是对音乐的认识,你不懂乐器,不会乐理,也不去看作品相关的资料,也听不出音,听不出和弦。那你听音乐你除了听个感觉,还能听什么?

听音响设备,如果你没有好的听力,听不出频响范围,听不出各个频段的大概状况,听不出音响播放的时候的细节,听不出声场的好坏,等等。你除了听个响,还能听什么?

想学会听音乐听音响,不是嘴巴上说说的,是需要学习,需要锻炼的。并且这个学习过程是需要真金白银,需要消耗好几年的时间。要欣赏音乐,要达到“鉴”赏,要学习很多音乐的知识,包括乐理,乐器,音乐历史,等等。听音响,得去听很多很多不同的设备,好的坏的,做很多调试对比,砸的真金白银去倒腾,才有可能真正学会听。

反正,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时间还有钱包。你有时间和有钱折腾吗?有多少?都没有,听个响就好。



覆听音乐的天职老师


应邀。这问题其实可以很简单,先找机会比如去实体店听一下比较贵价的系统,如果感觉和自己小几百小几千的认为区别不大的话,那就不用浪费时间和金钱,音响与你没缘或者你打心就不喜欢这东西。

音响是很个人的喜好,没有任何东西能适合所有人群的,而在入门时要先辨别那些文章和论坛的言论是水文,说的天花龙凤其实就是收了钱,所以先搞清楚自己喜欢听什么类型的音乐,自己负担能力的限额去挑选合适自己的系统,这不是一样容易的事,烧又一般都经过漫长的年月才比较满意自己的系统。也不用一步登天因为音响是一个系统,把资金大部分都压在功放或者压在音箱而其它东西就只能用剩余的少量资金去凑合,如此做法也肯定发挥不了你投放最多资金的那样设备。所以大部分烧友都是慢慢的升级,这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另外真正去听音乐,是要安静用心去听,一边听一边想着其它事情或者边听边玩手机的,也不用在音响大费周章。

最后,要先问问自己有没几个基本条件,有没地方,有没兴趣,有没时间,最好是有能折腾的钱,不过钱这东西多和少都有适合的玩法,比如自己做一台电子管功放,制作过程都是一种乐趣。

还有再一次最后也是这两年很流行的风火水电玄学派,这些人的言论当玩笑就好,把音响当成玄学而说一大堆的,只要问一下他们现在如何配搭,一千个里有九百九十九个都说不出来,这些人都是没玩过而不停用自己臆想的东西来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不用理会他们就好。


过路闲人路过


喜欢音乐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只是或多或少,类型和风格的不同而已。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陌生的、怪异的、刺激的新鲜事物应接不暇充斥着我们的感官神经,这时候人们开始迷恋一种高保真音乐,也就是俗称的“发烧音乐”。“发烧”一词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音乐爱好者的热情,“发烧”不仅是一套高保真音响器材、一张发烧唱片,它更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听“发烧唱片”除了对音响器材有严格的要求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所以相对而言“发烧友”以白领和中产阶层居多,有很多追求时尚品位和讲究生活情调的人们也是发烧音乐的狂热追逐分子。喜欢发烧音乐的人往往都是30岁以上,对音乐充满热诚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小圈子,讨论着器材讨论着唱片的音色和录制水平,在他们眼中“发烧”是一种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