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跟鄧元覺,到底誰的武藝更高?這事武松很清楚

談及魯智深,大家就非常熟悉了。雖然他是個不守清規戒律的花和尚,但他實則是個赤誠的佛子,是《水滸傳》中少有的真正的英雄好漢,深受大家喜愛。

魯智深跟鄧元覺,到底誰的武藝更高?這事武松很清楚

梁山有個花和尚,江南也有個和尚,沒錯,正是方臘帳下四大元帥之一的鄧元覺,人稱“寶光如來”,跟魯智深一樣,善使禪杖,武藝高強,鮮有敵手。

魯智深跟鄧元覺,到底誰的武藝更高?這事武松很清楚

那麼,魯智深跟鄧元覺這兩個大和尚,到底誰的武藝更勝一籌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在小說中,這兩人的確交過手,我們來看看小說是怎麼寫的:

當時開城門,放吊橋,那寶光國師鄧元覺引五百刀手步軍,飛奔出來。魯智深見了道:“原來南軍也有這禿廝出來。灑家教那廝吃俺一百禪杖!”也不打話,掄起禪杖,便奔將來。寶光國師也使禪杖來迎。兩個一齊都使禪杖相併。 這魯智深和寶光國師,鬥過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魯智深跟鄧元覺,到底誰的武藝更高?這事武松很清楚

我們看到,魯智深跟鄧元覺鬥了五十多個回合,並未分出勝負。可見,這兩人的武藝應在伯仲之間。那麼,到底誰是伯,誰是仲呢?僅憑這段文字,我們得不到什麼有用的信息,我們再來看看其他線索。

魯智深酣鬥鄧元覺時,武松就在一旁觀戰,而武松的一系列反應相當值得推敲,小說中寫道:“行者武松見魯智深戰寶光不下,恐有疏失,心中焦躁, 便舞起雙戒刀,飛出陣來,直取寶光。”看到沒有,武松見魯智深戰不下鄧元覺,怕他有閃失,而且心中還很焦躁,“焦躁”一詞尤其值得揣摩。如果魯智深佔上風,武松會焦躁嗎?當然不會,而且也不會“飛出陣來,直取寶光”。因此,表面上魯智深與鄧元覺鬥得不相上下,但在武松看來,魯智深是不敵鄧元覺的。

魯智深跟鄧元覺,到底誰的武藝更高?這事武松很清楚

我們再來看看方天定的反應,小說中這樣寫道:“方天定在敵樓上看了,與石寶道: ‘只說梁山泊有個花和尚魯智深,不想原來如此了得,名不虛傳!’”方天定的這句話就說得比較保守了,他雖然是在誇魯智深武藝了得,但他並沒有說鄧元覺不敵魯智深之類的話,更沒有像武松那樣,表現出些許焦躁。因此,在方天定看來,魯智深雖然武藝高超,但鄧元覺並未落下風。

魯智深跟鄧元覺,到底誰的武藝更高?這事武松很清楚

因此,通過武松和方天定的反應來看,鄧元覺的武藝應略勝魯智深一籌。對此,你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呢?請在評論區留言,感謝閱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