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第八个是铜像》是上海电影译制片厂1973年译制的。全片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二战后7个护送烈士易卜拉欣的铜像回故乡的战友的回忆,刻画了反法西斯战士游击队员易卜拉欣形象,整个影片是送铜像回故乡的路上,每个人回忆战友的人生片断组织成了一个完整的的故事。由于当时中国电影受“三突出”、“高大全”影响较深,因此这种叙事方法使封闭的中国观众耳目一新,是中国中年以上观众相当熟悉和推崇的阿尔巴尼亚电影。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成人和一个孩子,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护送着一尊铜像,要把它抬到铜像主人生前的故乡。在这条路上,已经生出白发和皱纹的游击队员们,纷纷回忆起了“铜像”易卜拉欣和他们一起相处、一起战斗的往事……易卜拉欣最后牺牲在战场上,电影里的雕塑家为他雕塑了铜像。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易卜拉辛是一位勇敢而成熟的游击队队长,他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在疗伤期间还在村落里向农民广为传播革命真理,教育他们为了自由翻身而与法西斯战斗,帮助不少村民走上革命之道。后来他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六个战友和一个孩子,《第八个是铜像》,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剧照

影片的最大特点是倒叙,由主人公的七位战友扛着他的铜像去他家乡作为主轴,由每个人一段的回忆他的战绩。本片教育职能远大于艺术价值;但典型时代的英雄特色仍具有榜样作用。片中许多对白成为当年中国观众的流行口号,上译厂的精妙配音也成了一时的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