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 透望歷史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自永樂七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神道上第一座重要建築是一座重簷歇山式碑亭,亭內立有“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高達7.91米,螭首龜趺形制,由青白石雕成。碑身正面刻有明仁宗朱高熾為其父永樂皇帝朱棣撰寫的碑文,有意思的是碑身背面刻的是乾隆皇帝寫的《哀明陵十三韻》。石碑的東西兩側還刻了清廷修明陵的花費記錄以及嘉慶帝論述明代滅亡的原因。

現在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神道的石像生。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群。明代術士認為,這裡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

在皇陵中設置石像生,以體現皇帝生前的儀威,在中國歷史悠久,雕刻如此精細,且形體碩大保存又好,還是挺罕見的。除了十二對石獸,還有石人,勳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均為拱手執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誠。文臣和武臣是其他皇陵也都見過的,但勳臣似乎是十三陵獨有的。 


碑亭北依次排列大型石雕。有望柱兩尊,坐立獅兩對,坐立獬豸兩對,立臥駱駝兩對,立臥麒麟兩對,立臥馬兩對,持瓜盔甲將軍兩對,朝衣冠文臣像兩對,朝衣冠勳臣像兩對。兩尊石望柱是神道群雕的起點,與那四根華表一樣,柱身雕滿雲龍紋,十分精美。從石望柱往北,約800米長的神道兩側,排列著十二對石獸,均為兩坐兩立,依次為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

從石望柱往北,約800米長的神道兩側,排列著十二對石獸,均為兩坐兩立,依次為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

碑亭四角,各有漢白玉華表一座,表頂各有異獸一尊,面南者稱望君出。面北者稱望君歸。每座華表上共刻有四十一條龍。碑亭北依次排列大型石雕。有望柱二尊,坐立獅二對,坐立獬豸二對,立臥駱駝二對,立臥麟麟二對,立臥馬二對,持瓜盔甲將軍二對,朝衣冠文臣像二對,朝衣冠勳臣像二對,北接三門六柱式的欞星門,也稱火焰牌坊,俗稱龍鳳門。

長陵神功聖德碑亭,內豎碑一座,龍首龜缺,高8.1米,碑陽刻明仁宗朱高熾撰寫的碑文,三千餘字,碑陰刻清高宗乾隆"哀明陵三十韻",碑東側是乾隆五十二年刻的御製詩,西側是清仁宗嘉慶九年的御製文。

李自成進京後,將十三陵大肆毀壞,“大火三日不絕”。反倒是清朝時對明陵進行了修復和保護,設陵戶、給贍田、禁樵採。乾隆的《哀明陵十三韻》,也表達了對明代帝上哀悼之意。這也是清廷對漢人的一種姿態吧,記得在南京參觀明孝陵,也看到過康熙御題的“治隆唐宋”石碑,稱頌明太祖治國有方超過了唐太宗和宋太祖。神功聖德碑碑亭四隅分別立有四根漢白玉華表,柱身雕滿雲龍紋,頂部均蹲有一隻異獸,名為望天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