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困境中的孩子,愛心是“燈塔”!

“謝謝你們送我回家,謝謝你們給了我繼續生活的勇氣。”近日,16歲的貴州男孩小鄧特意打電話到麗水市救助管理站,告訴曾經幫助自己的叔叔阿姨,自己馬上就要去上學了。

小鄧是貴州人,今年才16歲,如今正在貴州讀中專。為了“趁著暑期的空閒時間,掙點下學期的生活費”,他懷揣著幾百元的零花錢,開始了自己的打工之旅。誰知打工之旅變成了受難之旅。被騙被“坑”,到麗水時,他已身無分文,只好向救助站求助。工作人員馬上給小鄧安排了住宿,讓他吃上了可口的飯菜。耐心地疏導他,鼓勵小鄧繼續好好生活。並護送他回了家。近一個月的顛沛流離,小鄧內心受到的傷害可想而知,幸虧救助站工作人員的愛心,讓他不光擺脫了困境,更在重重打擊中看到了溫暖,相信溫暖的存在。

愛在告訴他,社會人心並不都是冰冷的。

說到愛心,就不能不提遂昌學子鄭燁。十幾天前,這位18歲的麗水學霸,剛考上浙大卻查出白血病。消息傳開,愛心湧動,僅花了3個小時20分鐘,便籌到善款801951 元。目前鄭燁預後良好,已經出院回家了。更關鍵的是,儘管病魔無情,但因為有愛呵護,他依然愛玩愛笑。鄭燁的媽媽說,“縱使病魔的折磨無限痛苦,縱使康復的路上荊棘滿布,鄭燁一定會如礁石一般堅強”。這無疑也是鄭燁的心聲。

愛在激勵他,要無懼無畏,勇於前行。

九江尋“親”女孩吳佳與松陽恩人徐松富的故事這些天也感動了不少讀者。1998年8月,九江遭遇特大洪水侵襲,來自麗水松陽的徐松富當時是抗洪戰士。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部隊撤離時,時年十歲的吳佳把一袋花生和一封感謝信扔進了車窗,袋子剛好掉在了徐松富身上。此後幾年,他們保持了聯繫。但很可惜,後來失聯了。今年8月1日建軍節那天,吳佳在九江新聞網發帖尋找20年前一位默默資助她讀書的“98抗洪戰士”,這名抗洪戰士就是徐松富。 8月10日下午,吳佳帶著家人,終於在松陽見到了恩人。顯然,抗洪戰士的英勇讓幼小的吳佳看到了濃烈的愛,而愛又引發了她的感恩之舉。

愛在教會她,要懂得感恩。

像小鄧、鄭燁、吳江一樣,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境。對於困境中的孩子來說,愛心可以解決一些外在的困難。更關鍵的是,古人說,格物致知,孩子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往往來源於具體的人生經歷,困境中,愛心可以使孩子感覺到溫暖,看到亮光,最終把孩子引向更加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對於困境中的孩子,愛心就是指引其心靈健康向上的“燈塔”!

願更多人能獻出愛心,用愛心滋養孩子們的心靈,如此,世界定會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