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漸火?四過三,秦森園林暫緩

IPO漸火?四過三,秦森園林暫緩

9月4日晚間,證監會官網披露IPO發審信息,四過三,單日過會率為75%。

但唯一一家上會的新三板公司秦森園林卻被證監會暫緩表決。

業績尚可 現金流難堪

秦森園林主營業務為園林工程施工、園林景觀設計、園林養護及苗木種植。

2015年4月在新三板掛牌之後,在短短1年時間進行了三次股票發行,募集資金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從業績來看,2014-2017年和2018年1-6月份,秦森園林實現營業收入4.84億元、6.59億元、7.89億元、11.74億元和5.11億元,同期淨利潤為4328.59萬元、7258.57萬元、5794.39萬元、9336萬元和4657.73萬元。

淨利潤看起來還可以,但是經營性現金流就很是難堪了。

尤其是2014-2016年,現金流持續為負,2014-2016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7274.41萬元、-3925.04萬元、-9037.75萬元。

但蹊蹺的是,2017年秦森園林的現金流突然好轉,淨額為2.07億元,是扣非淨利潤9019萬元的229%。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的現金流淨額恰巧與前3年的累計流出一致。

秦森園林稱,此前現金流為負主要是為南昌三個項目墊資所致,2017年由於由於加強回款管理現金流逐步恢復正向。

然而,儘管2017年經營現金流為正,但能否維持還是要打個問號。

這不,2018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又轉為負數,-1.17億元。

招股書顯示,秦森園林的募資用途共有2項,一是補充營運資金5.6億,佔擬募資金額6.2億的90.32%。第二項用途建設研發中心,擬使用募資金額6000萬元。

如此看來,秦森園林果真缺錢。

業績亮眼,依舊被暫緩,可見發審委也對此有頗多質疑。

三類股東清理新辦法

招股書顯示,秦森園林此前股東中共有7名三類股東,共計持有442萬股,持股比例為2.08%。

今年6月,秦森園林對部分三類股東進行了清理。根據年報顯示,2017年年底股東戶數為570名,最新披露的中報數據顯示為564名,能看到增持的是董事長秦同千,增持了1064萬股。

今年7月3日,秦森園林曾披露一筆特定事項協議轉讓,公司實際控制人秦同千將五名“三類股東”的持股全部回購,在不退市的情況下進行了清理工作。

秦森園林不用摘牌,也可以一心一意去清理三類股東,如果摘牌,就要面臨所有異議股東,收購成本是非常大的。

業內人士表示,“摘牌對企業也不好,萬一IPO被否了,就少了一個退路。”

特定事項協議轉讓,也叫非交易過戶,是全國股轉公司今年6月1日正式推出的,以方便上市公司收購新三板企業,但是一筆轉讓中,單家買方至少要買下公司5%的總股本。

在秦森園林的案例中,秦同千從7家賣方手裡買下一共5%的公司股權,為了湊數,除了5家是“三類股東”,剩下兩家都是實控人的一致行動人,其中,秦煥根是實控人的兄弟,上海森欣投資中心也受秦同千控制。

但公司股東中可能還有兩家契約型基金,即持有188萬股的“廣發納斯特高傑1號產業投資基金”和持有10萬股的“上海永柏聯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永柏聯投新三板成長優選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分別是通過定增和二級市場交易進入的。

這兩家三類股東是什麼情況目前還不清楚。

細看依舊問題纏身

同時,秦森園林還面臨客戶集中度高、應收賬款猛增、負債率高企。

2015-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戶營業收入佔比合計分別為84.11%、87.38%、65.20%和81.62%。

2015-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應收賬款淨額分別為1.25億元、2.42億元、4.77億元、6.04億元和5.84億元。

2015-2017年末,秦森園林母公司合併口徑下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0.01%、64.74%、69.61%,遠高於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均值。同期,該行業可比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均值分別為52.67%、49.51%、54.31%。

2018年上半年,秦森園林資產負債率為69.32%,仍然居高不下。

發審會所質疑的問題,秦森園林基本佔齊,被暫緩也並不出乎意料。

當然,目前一切還不能定論,秦森園林的二次上會最快也要一個月以後,如何自證實力,還是值得關注。

(部分內容來源第一財經、執惠、讀懂新三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