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春李少春“二李之争”:弟弟《斗悟空》,姐夫《收大鹏》

李万春李少春“二李之争”:弟弟《斗悟空》,姐夫《收大鹏》

李少春的《收悟空》

李少春之父 李桂春一辈子挥霍成性,又好豪赌,唱戏的时候不显,虽然左手来右手去,总有活钱可进,这一息影,一家大小,二三十口子的开支,没有收入简直不能维持。

李少春固然以《战马超》、《群臣宴》连演双出,在北平一炮而红;但吃亏也在这方面,他给观众的先期印象,是一场演一武一文两出戏。

在拜余之始,听老师话,只演武戏不演文戏了,观众却认为他是“减半”演出,而上座就不踊跃了。所以后来逼得他在外埠演唱(后来在北平也这么唱了)只好贴文武双出,先唱《挑华车》,再演《失空斩》。先演《三岔口》,再演《奇冤报》。变成不演双出不上座的积重难返了。

《战太平》固然上座满堂,也不能每次都贴《战太平》呀!于是,为了迎合观众心理,为了维持生活吃饭,只好演猴儿戏就能满座,但也要新戏,而也就引起二李之争了。

李万春李少春“二李之争”:弟弟《斗悟空》,姐夫《收大鹏》

李万春先生的孙悟空

二李之争 李少春到北平伊始,李万春站在姊夫分上,自然接风洗尘,招待一番,在私情上,郎舅之间很融洽。在公事上,李万春就静观李少春的戏码如何贴法了。

头一天打炮,《战马超》和《群臣宴》,万春心里就有不痛快。你难道没听说过,《两将军》是我成名杰作吗?为什么单动这出呢?退一步想,也许是无心之过,且观后效吧!

等到李少春《水帘洞》贴出来,李万春愈发不快了,怎么猴戏你也动,这不是单挑我拿手的来吗?而李少春的《战马超》和《水帘洞》,如果演得平淡无奇,倒也罢了,偏偏又非常出色。

平心而论,因为少春比万春年轻几岁,武功根底又好,如果万春同时贴上这两出,身手矫健和敏捷上,恐怕要逊少春一筹。因此,万春有点沉不住气了,觉得有给小舅子点颜色看看的必要。

于是,在李少春再度在新新戏院贴演《水帘洞》的时候,在同一天晚上,李万春在庆乐园贴出了全部《四郎探母》和《水帘洞》双出,这当然轰动了戏迷。

李万春李少春“二李之争”:弟弟《斗悟空》,姐夫《收大鹏》

李万春先生的风采

李万春不但也贴文武双出,而且《水帘洞》加《探母》大戏。于是,李少春这边,前排卖一元二角,上座半堂。李万春那边,临时加价前排卖二元,上座满堂,自然李万春打了一次胜仗。

观众为了好奇,才趋之若鹜地到了庆乐园,但听完以后,却不无失望的感觉。因为《四郎探母》先唱,坐宫四郎由鸣春社学生扮演。自盗令出关起,李万春才扮四郎出场,会弟见娘以后,台上竖出一块木牌:“李艺员万春,因化妆关系,下面由×××(鸣春社学生)接演四郎,请观众原谅!”于是上四夫人,哭堂、别家、回令,都又由鸣春社学生唱下去了。

李万春李少春“二李之争”:弟弟《斗悟空》,姐夫《收大鹏》

固然,勾猴脸要费时间,但李万春虽贴全部《四郎探母》,却摘头去尾,只演个中段,下面的《水帘洞》事关本身威名,自然直乎直令,全力以赴了。所以李万春是以噱头取胜的,而票房上却很实惠,这一点,李少春就自愧弗如了。

李少春派戏,也是恪遵京朝老路,譬如二十八年(己卯年)的阴历正月初一白天,他在新新戏院派出《青石山》,但又怕一出戏不够号召,前边又加演一出《林冲夜奔》。中间垫一出沈鬘华的《鸿鸾禧》,戏是很好,但上座仍旧不理想。这时候,他的派戏有内忧(老师管得太严)、有外患(李万春在那里虎视眈眈,抽冷子就打一下,如前边所提的《水帘洞》加《探母》),但如长此以往的上座不理想,就不好办了。因为唱戏这一行,总上满座,则名利双收,人家认为剧艺高超,而且收入颇丰。如果经常上座不佳,不但不赚钱,而且连带剧艺也被人看不起了,大概唱得不好吧!

要不怎么不上座呢?语云“不以成败论英雄”,其实社会很现实,是“专以成败论英雄”的。就在李少春有点一筹莫展之际,李宝奎献计,这才打开了出路。

李宝奎是武净李菊笙之子、李盛藻的侄子,他和尚小云也沾亲。工老生,嗓子高而左,正工、里子都能来,偶尔也反串老旦。为人绝顶聪明,反应快,足智多谋。

他与高维廉,原来都搭李万春的永春社,李少春组班,就到这边来了。李宝奎不但尽知李万春的戏路虚实,而且也明了戏迷心理。这时他对少春献策。你的猴戏能叫座,要往这方面发展,但也不能总演《水帘洞》和《安天会》,要编新戏才能号召。

李少春在无计可施,就听他的试一试吧!于是就由李宝奎编导,排了一本《智激美猴王》,场子紧凑,穿插也很新颖。

李少春饰孙悟空,李宝奎反串猪八戒,高维廉饰唐僧,陈盛德饰沙和尚。有一场,下场门立个塔片的布景,上面的窗门,是用一块布帘挡住空洞,李少春从上场门的靠台口这边,跑上几步,一个高毛儿窜进塔去。这手很新颖惊人。

李万春李少春“二李之争”:弟弟《斗悟空》,姐夫《收大鹏》

李少春先生

智激一场,李少春坐在圈椅上,有些椅子上的功夫(仿自《通天犀》里徐世英的身段)。后面与小妖的开打,李幼春饰小妖,站在悟空背后,双手抱在悟空腰间,两人一齐走虎跳,还有扔匕首的惊险镜头(套自《十字坡》)。

总而言之,新型开打,花样翻新,李少春也尽量显示了他的跌扑功夫。像《金钱豹》里,豹子和猴儿开打一场,他有一手,是走个小翻儿,肩膀着地走乌龙搅柱,然后再摔一个叉,仍然面向前朝着观众,这个动作极快,干净利落、摄人心弦。笔者曾问少春,这手叫什么呢,他思索一下,说:“就叫地趟跟头吧。”这一手和《智激美猴王》里,双人走虎跳,北平以前都没见过,而也就从此传啦,被一般武生所仿效。所以,论起李少春的短打戏来,他是有许多独到之处的。

《智激美猴王》推出以后,连演皆满,而且口碑载道,尤其爱看猴戏的人,都有“这比李万春的猴儿戏可精彩多啦”的感觉!而这一下子,也就把李万春气坏啦!好哇!你不但动猴儿戏,居然还排猴儿的新戏,这不是成心要我好看吗?他以前贴的《探母》和《水帘洞》,还不过是挫其锐气,略示薄惩的意思,并没有下打对台的决心。《智激美猴王》出现以后,李万春可就下了决心,一心要与李少春打对台到底了,而也就在加强排演猴儿的新戏方面下工夫了。

李万春李少春“二李之争”:弟弟《斗悟空》,姐夫《收大鹏》

李少春在《智激美猴王》成功以后,为了声誉、票房,只好继续走这条路线,即使引起李万春的敌视和相斗,也就只好在所不计了,于是不久以后,又排出了《十八罗汉斗悟空》。从《安天会》唱起,在猴子被擒,被老君放在丹炉内炼丹时,因看炉童子不慎,被猴儿逃了出来,反倒炼成了火眼金睛。老君只好到西方求救,于是佛祖派了十八罗汉收伏猴头,先是跳罗汉,然后猴子再与十八罗汉开打,最后逃不出佛祖掌心,被压在五行山下为止。这等于头二本《安天会》连演,还加上斗罗汉,非常繁重,要演三个小时。

李少春的孙悟空,其累是不用说了。李宝奎饰老君,袁世海与张连廷分饰降龙、伏虎两罗汉。李宝奎,再与高维廉、阎世善等,都分别扮演罗汉。斗悟空时,各有不同武器,不同打法,喜欢武戏的人,看来十分过瘾,此剧又一演而红,上座满堂,历久不衰,成了李少春的撒手锏。

李万春这一气又非同小可,于是排了出《十八罗汉收大鹏》,在罗汉的法名、兵器上加意考究。他饰大鹏金翅鸟,穿紫红色带黄穗子的改良靠,手使双枪,也和十八罗汉开打无误。自然在套子上又自出心裁,创些花样。

李万春李少春“二李之争”:弟弟《斗悟空》,姐夫《收大鹏》

于是,二李之争,便直接而更尖锐了。这时两个人在私底下也很少来往了,少春的大姊李纫秋,也在中间很为难;但形势所趋,她对丈夫、兄弟都影响不了,也只能徒呼负负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