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中華家第十二屆航展下週就要在珠海開幕了,老蔣雖然不能到現場近距離的目睹咱“20系列”和國產大飛機的芳容,但心裡還是飢渴難耐啊,慶幸的是鐵友在網上提前曝出了殲20飛行表演的畫面,全身塗裝,殺氣滿滿啊。


看到元氣滿滿的殲20,老蔣激動地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想想當初賊鷹倚仗F35斜眼藐視咱中華家的時候,那副高傲又不可一世的神情,老蔣這輩子都忘不了,老話說得好啊,酒要一口一口地喝,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步子邁得太大,會扯著蛋...不信?你看。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在噴口翻轉的剎那,氣浪如萬馬奔騰,雄鷹扶搖而起,劍指蒼茫長空。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叭嘰……

不幸中的萬幸,那名比飛機還便宜的飛行員僥倖生還。

F-35是世界上第二貴的戰鬥機,不過有消息稱已經是第一貴了。F-22的研發費用是280億美元,F-35已經飆升到522億美元,隨著F-35產量的逐步下降,研發費用平攤下來,每架飛機的單價已經超過1.5億美元,而F-22早先批次的採購價是24架3,497,770,000美元,摺合單價1.457億美元。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附採購價格單

這張單子上的F-35比F-22便宜,那是因為當年買的時候F-35的研發費用還沒有飆升到今天這個地步。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當然好啊,但洛馬公司肯定不會答應,搞個低端版的F-35研發費用竟然比F-22還要貴,這其中多少黑幕重重,多少金山銀票,

總統要把這個項目砍了,他刺殺特朗普也不是幹不出來的。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35不能砍,因為呢……他能垂直起降!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剛好,這次摔掉的海軍陸戰隊版F-35B恰恰是垂直起降型號,鑑於我軍也開始研發殲-18垂直起降戰鬥機。風博士就給大家說一說,

垂直起降飛機為什麼特別容易摔。

摔機是傳統

一架飛機是否容易摔,印度空軍最有發言權!印度目前仍保持著一項世界紀錄,由於摔機、維護不善、返廠大修等等原因,從法國採購的56架幻影-2000目前無一可以升空。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網上傳說56架全部摔掉這是不客觀的,只摔了一部分,其他都是修壞的。

連飛都飛不起來,又怎麼能摔呢?

巧的是,印度也裝備了垂直起降戰鬥機!這就是“維拉特”號航空母艦配套的29架海鷂式艦載戰鬥機,熟悉英軍的朋友應該知道,這種飛機具備垂直起降能力。

那麼,印度人摔得怎麼樣呢?從1992年交付到2016年退役,29架海鷂一共摔掉18架,佔三分之二。值得表揚!至少維護的不錯,都還能飛。

有人要說了,風博士你不能拿印度來黑,誰都知道他一天不摔就屁股發癢,你得用美軍的數字!

剛好,美軍也裝備有海鷂,還是經過美利堅民主改裝的本土版——AV-8。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州長手下穿梭於樓宇間的AV-8B

海鷂在美國的表現如何呢?美軍以十萬小時平均事故率統計一款機型的可靠性,即十萬小時內發生A類事故(永久性損失)的次數。AV-8以一個天文數字榮登榜首,31.77/10萬小時。請注意,F-15的十萬小時事故才2.36起,AV-8A的事故率超過其他所有服役機型的總和!“寡婦製造機”的威名直逼當年的F-104C。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臺灣空軍的F-104,裝備200架,戰鬥損失1架,摔機114架。這裡風博士說個趣聞,由於這種飛機尾翼太高還帶T,往上彈射會直接“腰斬”,所以彈射座椅是把人往地上夯的(向下發射),發生事故時,飛行員要翻轉飛機,然後彈射。臺灣飛行員當場怒罵:“這TM要能翻得過來我跳什麼傘啊!”

即便是改進後的AV-8B,情況也不容樂觀,事故率依舊高達11.44/10萬小時,依然是其他飛機的好幾倍!當然,總算不是一人之力超越全軍了。從這個角度來說,F-35系列還不算糟糕,畢竟他已經飛行了10萬小時,只有一架墜毀(包括非垂直起降型號)。

同樣悲劇的還有號稱垂直起降的V-22魚鷹。算上敘利亞墜毀的這一次,魚鷹飛行30萬小時已經發生10次A類事故,事故率是3.33/10萬小時。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很明顯,即便是世界第一的美軍,垂直起降飛機也是事故多發的主兒。

為啥這麼慘呢?

說到底是個能量問題。人類的飛行器發展了100年,原理依舊是空氣壓差產生升力,而垂直起降卻要求直接以反推力將飛機吹起來(類似火箭)。要知道,2倍超音速飛機的推重比也不過0.8:1,螺旋槳飛機就更低了。但要滿足垂直起降的要求,海鷂的“飛馬”6發動機推重比達到1.15:1,即便是這樣起飛也十分艱難。帶來載彈量小,作戰半徑短等其他實用性問題。

推重比不高帶來操控容錯率極低,下面是AV-8B起飛時的流體力學計算圖,在海鷂戰鬥機定型的年代,可沒有這麼好的計算機,控制系統也沒有那麼智能,摔得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事實就是,垂直起降飛機的控制系統的容錯率簡直令人髮指!

海鷂是以四個噴口調整姿態的,F-35先進一些,不過也差不多,看圖!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實驗時的四個噴口。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這個是F-35的升力風扇方案,改善了發動機吸入噴出的灼熱氣體造成動力下降的問題。

不用說大家也能想到,四個噴口絕對不能出事的!不光發動機不能有問題,控制系統也不能出紕漏,無論是姿態感應還是推力控制,甚至是計算機出現BUG,飛機都會在數秒內失控墜毀,連彈射都不好彈。

印度海軍墜毀的18架海鷂戰鬥機幾乎都是人機同殉,就是這個道理。

從系統角度來說,越複雜的系統就越容易出故障,垂直起降型號容易摔,在情理之中。但隨著發動機水平和計算機輔助控制技術的提高,F-35的事故率已經明顯改善,並不比同期服役的機型高。別看人家貴,貴得還是有道理的。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中國殲-18的啟示

F-22從2005年開始服役,13年摔了4架,F-35從2015年大規模服役(之前邊裝備邊改進,飛得少),3年才摔了1架。事故率比其他機型低得多,對於垂直起降飛機來說,確實難能可貴,世界第一空軍的名號果然不是吹的。

美帝有的東西我們沒理由沒有對不對?

從2008年開始,網絡上就頻傳中國研發垂直起降艦載機的新聞,也就是常說的殲-18。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殲-18的意義在於為我國的兩棲攻擊艦提供一種能匹敵F-35的隱形戰鬥機,如此一來便宜的兩棲攻擊艦一下子變成準航母!甚至普通油輪也可以臨時改裝成航母!無論是自用還是出口都有重大經濟效益!能造出來那當然是好的。中國曾經得到過蘇聯垂直起降戰鬥機實物,逆向仿製測繪並非不可以。但前面說了,這種飛機的核心在於發動機推力和姿態控制技術。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顫顫悠悠的雅克-38

大家都知道,航空發動機是我軍的短板,要拿出推力堪比F-119發動機的產品是很難的,勉強造出來也沒用,垂直起降模式對發動機可靠性要求非常苛刻,我國年輕人口可比不過印度,死不起這麼多飛行員。而用成熟發動機又面臨推力上的瓶頸,如果造出來的東西比F-35差太多,那我還不如在兩棲攻擊艦上裝直升機得了!

所以,風博士的態度就是,意義重大,難度極高!這也是殲-18說了10年也沒有露面的客觀原因。相較於還沒服役就照片滿天飛的殲-20,殲-18確實低調了,甚至讓人懷疑這個項目是否存在。

風博士相信有!不是因為這項目簡單我們能造,而是因為這項目太難我們要攻克的難關太多!中國軍工最愛乾的,就是迎難而上!唯一能拉他們後腿的,大概只有“經費不足”了吧。


F-35:兔砸,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嗖……叭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