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长城汽车副总裁宁述勇

一向低调的长城汽车,为旗下全新新能源品牌欧拉做了一场极具互联网风格的发布会。现场所有出席的高管都统一牛仔裤、绿色带领T恤,长城汽车副总裁、欧拉品牌总经理宁述勇上台之后的演讲也不乏自黑与黑对手,上来先"怼"了一把互联网造车和油改电。

专访长城汽车副总裁宁述勇

记者:在新能源产品规划方面,长城汽车具体的布局是怎样的?在有了WEY插混系列、光束汽车之后,为什么还会选择打造欧拉这样一个全新的品牌?

宁述勇:基本上长城在每个市场区间都布局了一个品牌,今天宣布的欧拉是在A00到A级别,长城与宝马合资的产品是在A到B级别的紧凑型区间,后面还有氢燃料的新平台,是面向中大型车细分市场的。预计长城未来将会有光束品牌平台和氢动力XEV项目平台。光束品牌平台将是合资公司的成果。而XEV平台就长城而言,由于电动车与燃料电池车在零部件和动力系统布局上存在一定的共通性(燃料电池车中依然电池作为能量存储设备),因而XEV项目将会开发电动车与燃料电池车的共用平台,未来长城的纯电动车与燃料电池车都将出自此平台。

专访长城汽车副总裁宁述勇

记者:目前传统车企的普遍做法是将流量车型进行油改电,简洁快速、节省成本,在前期宣传方面又可以减少很多支出,长城为什么非要选择用全新的平台来做新能源?

宁述勇:传统车企大多以油改电为主,拿一款燃油车出来,拆掉发动机,换块大电池进去,因为不是从头到尾一体化设计,所以安全性存在问题。而造车新势力都在讲故事,而且车价太贵,交付太难。

专访长城汽车副总裁宁述勇

记者: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都看到欧拉的开场很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或者说像一家科技公司,而欧拉R1和R2也格外的年轻和时尚,您认为欧拉和造车新势力之间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吗?

宁述勇:新势力过去自己引以为傲的叫法是互联网汽车公司,后来改称为造车新势力。其实有一个观点我没好意思表达,我觉得我们更是新势力,我们既不做改变,也不做他们所说的高大上。造车新势力是往高做的,动辄售价四五十万,谁买呢?根本不是一个理性的思考,但是他们要讲我是特斯拉,我是智能,我是网联,资本才会给他们投钱,所以造车新势力没有太多考虑实际市场是怎么回事,先要求生存和发展,这点大家都能理解。我觉得新势力更多的是以互联网思维、以用户思维更多重新思考和重新构建汽车。

专访长城汽车副总裁宁述勇

记者:欧拉怎样定义品牌的卖点?或者说欧拉的核心亮点是什么呢?

宁述勇:长城内部有个观点,说自主品牌过去都强调性价比,就是便宜,长城认为说安全的时候才意味着我们真正有能力和信心制造高品质的汽车。

第二点,长城汽车现在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在互联网化,内部要求要以用户思维去思考问题,要打破过去的思维模式。所以我们今天说到了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但这些不是技术的堆积,完全是以场景和应用为主。很多技术是市场上都有的,并不自己在业界发明创造了什么。

第三是新商业生态的建设。长城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的思路非常清晰,以用户为中心的场景化和价值化,最后就是人性化。除此之外就是刚才强调的品质、安全、科技是欧拉的三个标签,在技术和品质上都要体现的这三个点。

专访长城汽车副总裁宁述勇

记者:欧拉要做电动小车的领导者,凭什么?

宁述勇:我们确实要做电动小车的领导者,因为长城是SUV的领导者。现在我要在A级车里面做王牌,当然长城宝马是在紧凑里面做王牌。我们还有氢燃料,我们与宝马合作之后,要把业务事业放眼全球。

专访长城汽车副总裁宁述勇

记者:欧拉的电动车在市场布局方面是怎么打算的?您提到300家渠道规划,现在80家4S店已经建立好了,这80家是崭新的销售渠道,还是利用长城原来的销售渠道呢?

宁述勇:因为欧拉品牌才刚开始运作,我们把合作伙伴布在三四五线城市,我们自己在一二线建店,以此保证覆盖到不同区域。我确实相信政策放开以后,电动车的市场在三四五线,因为那些地方充电很方便,充一次电的费用也比加一箱油低很多,而且三四五线城市的里程短,县城和县城之间不过几十公里。甚至有些二手车市场将来都可能布到三四五线城市去。所以我们其实是定位在一二线城市,但销售覆盖全国,因为三四五线城市也有标杆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