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公交為司機設“委屈獎” 23年來共有近百人獲獎

貴陽公交為司機設“委屈獎” 23年來共有近百人獲獎

南埡路售票員宋遠宗

貴陽公交為司機設“委屈獎” 23年來共有近百人獲獎

觀山7路駕駛員邱建軍

貴陽公交為司機設“委屈獎” 23年來共有近百人獲獎

玉廠路BRT站廳組長申鳳清

貴陽公交為司機設“委屈獎” 23年來共有近百人獲獎

趙宇

重慶22路公交車墜江事件發生後,引起社會反思。有人納悶,駕駛員和乘客發生爭吵時,車上的乘客假如及時制止,悲劇可能不會發生;也有人說,如果公交駕駛員能多忍耐一下,悲劇同樣也不會發生。

記者瞭解到,早在1995年,貴陽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為了行車安全,針對類似問題,專門給駕駛員設置了一個獎項——“委屈獎”,對在乘務糾紛中表現突出的司機進行相應獎勵,獎金從50元至500元不等。23年來,貴陽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有近百名司機獲得了這一獎勵。

11月10日,貴州都市報記者採訪到了最近獲得“委屈獎”的幾名駕駛員。

【故事一】乘客邊踢門邊罵人

邱建軍,51歲,駕駛觀山7路公交車,起點站是金陽客車站,終點站在龔家寨。

2017年12月的一天中午,邱建軍開著公交車行駛到金龍國際花園站臺時,一名30歲左右的男子非要從前門下車。由於上車的乘客較多,再加上公交公司有規定,乘客下車只能走後門,於是,邱建軍制止了男子的行為。

邱建軍告訴記者,前上後下這是規定。並且,駕駛員還要負責觀察上車的乘客是否攜帶違禁品,男子如果從前門下車,一不符合規定,二也影響駕駛員視線。

“我不管,今天我就要從前門下,怎麼地?”

“你從後門下算了,大家急著上班,不要耽擱時間。”其他乘客聽到後,也紛紛勸男子。後來,雖然男子從後門下了車,但意外的一幕發生了。

他下車後,迅速跑到前門對著車門又踢又罵,且指著駕駛員滿口髒話。由於男子身體一直貼近車前門,導致公交車無法行駛。

“還是忍忍吧。”看著男子指著自己不停地謾罵,邱建軍掏出手機撥打了報警電話並同時向公司彙報。但即便邱建軍報了警,男子仍不依不饒,且越罵越難聽。邱建軍只好疏散其他乘客。

後來,直到民警趕到現場將男子帶走,事態才算平息下來。而此時,已經耽誤了整整50分鐘。

之後,觀山7路管理員將邱建軍的事情向公司彙報後,根據公司之前設置的獎項,公司給邱建軍頒發了“委屈獎”,獎金是300塊錢。

邱建軍告訴記者,平時車隊開會時,領導們都會再三叮囑,遇到類似情況,一定要忍耐。由此,當時遇到乘客辱罵後,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忍耐,畢竟,還有一車乘客的安全掌握在他手上。

【故事二】被乘客一路追著罵

趙宇,46歲,駕齡23年,開公交車整整9年。

今年8月,趙宇也遇到了難堪的一件事,他同樣選擇了忍耐。

那天,他駕駛B3快速公交車途經蘭花廣場站臺時,有位男乘客疑是玩手機,在車輛停靠站點時並沒有上車。當他將公交車駛出站點20來米後,男乘客才反應過來,這時,他開始追趕公交車,並讓趙宇停車。

“公司有規定,公交車駛離公交站臺後不允許再次停車。”趙宇說,也正因為沒有停車,男乘客一邊追公交車,一邊破口大罵,“罵得實在是太難聽了,但作為服務行業,我只能忍耐,不和他發生言語衝突。”

趙師傅說,除了這件事外,他還遇到有乘客玩手機錯過站,非要讓公交車停下來讓自己下車的,這時,他都會耐心地向乘客解釋公司的規章制度。

正因為趙宇在遇到類似的事情時能夠一直容忍下來,公司知道後,便給他頒發了“委屈獎”。

【故事三】遭乘客鎖喉掄拳頭

比起趙宇,售票員宋遠宗還是位新人,他在BRT南埡路站點售票時間僅兩個年頭,但是,他遇到的事情可就多了。

今年10月18日,宋遠宗在站點售票。一位男乘客拿出殘疾證,準備免費乘車。宋遠宗發現,男乘客的殘疾證是聽力方面的殘疾,但國家規定,只有視力達到一級的殘疾人方可免費乘車,也就是說,男乘客並不在免票的範圍之列。於是,宋遠宗用字條的方式將情況告知了男乘客。

沒想到,男乘客看到後非常生氣,二話不說直接衝進綠色通道的門閘,準備進入電梯,想換乘B2路快速公交。見狀,宋遠宗趕緊上前制止。豈料,男乘客直接用手鎖住宋遠宗的喉嚨。

這時,兩名安保人員看到後,準備將男乘客扣押起來。宋遠宗趕緊示意安保人員停止,告知他們,對方是名殘疾人。

男乘客趁機跑到了B2路公交車上。

宋遠宗也上到B2路公交車耐心勸說,“你不買票就乘車,對於其他乘客來說是不公平的,請你先買票再乘車,可以嗎?”沒想到,宋遠宗話音剛落,就捱了男乘客的幾拳頭。於是,宋遠宗只好報警。見狀,男乘客逃離了現場。

宋遠宗說,自從BRT開通以來,很多乘客不適應新的乘車方式,覺得很麻煩。起初,就經常把脾氣發在他們身上。

比如,公交車要求1.2米以上的孩子也需要購票,有些乘客就讓孩子從入口處下方鑽進去,他們看到後就去勸阻,同樣也遭到孩子家長的辱罵。

“現在回想起來,忍一忍事情也就過去了,如果沉不住氣,雙方發生衝突,肯定會出事。”宋遠宗說,服務行業就應該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不過,他也希望市民文明乘車,如果有意見,就心平氣和地解決。

另據悉,同樣是售票員的文芳,也是因為一名殘疾人乘車問題,遭到了對方兩次謾罵,同樣,她也是選擇了忍耐,公司領導知道後,也為她頒發了“委屈獎”。

【故事四】她被辱罵整整兩個小時

事實上,除了駕駛員和售票員平時會遭到乘客的刁難外,BRT站廳的管理人員也同樣避免不了會遇到不講理的乘客。

申鳳清就是其中之一。

兩年前,申鳳清擔任玉廠路BRT站廳的組長,負責處理站上一些瑣碎的事情。

8月9日,站廳裡發生了一件很小的事情,但當她前往處理時,卻遭到了近兩小時的刁難與辱罵。

申鳳清回憶說,當天站廳裡來了兩位五十餘歲的女乘客準備乘車,當兩人站上扶手電梯往上走時,不小心摔倒了,其中一女乘客的手擦破了皮。事情發生後,她第一時間前往處理。

“我們不看監控,我們就不管,反正在你們這裡摔倒了,你們就應該帶我們去醫院檢查治療。”申鳳清查看監控發現,兩人摔倒並非電梯本身故障導致,而是她們自身因素造成。

申鳳清準備向兩人解釋公司的相關規定,結果兩人根本就不聽她解釋,言語中不停地摻雜著侮辱性詞彙。

看到兩位女乘客態度很不友好後,按照公司規定,申鳳清只好選擇報警。

民警趕到事故現場後,不管怎麼勸阻,兩位女乘客就是不聽,期間還有一位女乘客一邊說一邊推申鳳清。見狀,申鳳清勸對方別動手,有話好好說,豈料,對方罵得更難聽。

無法達成和解,第一批民警走後,又來了一批民警。而此時,兩位女乘客仍拒絕聽她解釋。整整兩個小時,對方一直進行言語侮辱,而申鳳清也忍了兩小時,最後,由於協商不下來,兩位女乘客選擇自己離開。

“沒辦法,能忍就忍,忍不了也得忍,退一步海闊天空嘛。”申鳳清說,既然身處服務行業,就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服務好乘客,不過,她也希望乘客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地去看待每一件事情。

相關鏈接 遭乘客辱罵毆打心理創傷遠大於身體創傷

據瞭解,2017年10月份,有兩名外地男子毆打11路公交司機,事後,貴陽市公交公司總經理助理李瑋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貴陽公交每天要承載150萬人次的客運量,會遭遇形形色色的乘客,由於一些人對公交司機缺乏相應的尊重和理解,導致公交司機遭遇辱罵的事件時有發生。但作為一個服務行業,“罵不還口,打不還手”是每一個公交司機的職業準則。

李瑋還表示,對公交司機來說,其實被當作“出氣筒”,在心理上的創傷要遠遠大於身體上的創傷。為此,從1995年起,公交公司便設立了“委屈獎”,專門針對在乘務糾紛中表現突出的司機進行相應獎勵,23年來,貴陽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有近百名司機獲得了這一獎勵。然而,這與能得到大眾的尊重和理解仍是無法比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