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故宮大一倍的民宅,被稱為“民間故宮”,建築隱含“龍”的造型

山西,這裡有無數的土地曾經被晉商商隊的車輪所輾軋過,這裡的土地使他們用心和腳丈量過,他們以敏銳的商業智慧和誠信的商業道德,對生活的追求,成就了一代代晉商們的輝煌。

比故宮大一倍的民宅,被稱為“民間故宮”,建築隱含“龍”的造型


而山西晉商們有了錢,總是會以興修宅院,光宗耀祖為第一任務。如今,這裡的古城,大院們雖早已經人去樓空,但那逝去的歲月留下的滄桑,彷彿正向後人無言的訴說這裡曾經的商海沉浮,興衰變幻。

比故宮大一倍的民宅,被稱為“民間故宮”,建築隱含“龍”的造型


來看看“民間故宮”——王家大院,恐怕中國沒有哪一家有王家那麼大了。

院子總面積在25萬平方米以上,對遊人開放的僅是建於乾隆、嘉慶年間的紅門堡、高家崖兩組建築群,雖只佔整個王家大院約五分之一,竟已容納了百餘座院落、千餘間房屋,真不愧“民間故宮”的雅號……

比故宮大一倍的民宅,被稱為“民間故宮”,建築隱含“龍”的造型

王家大院被稱為“山西的紫禁城”,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清華大學教授王魯湘先生曾讚歎到“王是一個姓,姓是半個國;家是一個院,院是半座城”。

比故宮大一倍的民宅,被稱為“民間故宮”,建築隱含“龍”的造型

王氏家族在清朝道光以後開始逐漸走向了衰敗,但是到了民國初年,王家的店鋪仍然覆蓋著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一帶,在盧溝橋事變日本入侵以後,王氏家族為了逃避戰亂開始舉家南遷,自此以後便流落他鄉。

比故宮大一倍的民宅,被稱為“民間故宮”,建築隱含“龍”的造型

大院也就人去樓空,只留下了少數的一些傭人來管理。。。王家由貧苦的百姓出身到發財致富最終走向官商一家,但最後也沒有逃脫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這也不得不讓我們想起曹雪芹先生筆下的那本名著《紅樓夢》,兩者有著何等的相似之處啊,但是王家留下了這輝煌的民居建築,這也是對中國文化史和建築史的一大貢獻,也為後人研究晉商的文化起源提供了一大佐證和依據。

比故宮大一倍的民宅,被稱為“民間故宮”,建築隱含“龍”的造型

王家大院建築規模宏大,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被廣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和“山西的紫禁城”。另外,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口碑——“王家歸來不看院”。

比故宮大一倍的民宅,被稱為“民間故宮”,建築隱含“龍”的造型

紅門堡建築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從低到高分四層院落排列,左右對稱,中間一條主幹道,形成一個很規整的“王”字造型。同時隱含“龍”的造型。堡內88座院落各具特色,無一雷同。

比故宮大一倍的民宅,被稱為“民間故宮”,建築隱含“龍”的造型

被人們稱譽為“天上取樣人間造,雕藝精湛世上絕”。

比故宮大一倍的民宅,被稱為“民間故宮”,建築隱含“龍”的造型

王家大院還是倍受關注的影視拍攝基地,近年來先後有《滄海桑田一百年》、《古鎮大河》、《關中往事》、《熬年》和《呂梁英雄傳》等十餘部電視連續劇在此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