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對待“李鴻章是漢奸”這個問題?

張靜琪


在中學課本里面講到中國近代史的時候,多次提到李鴻章簽署各種喪權辱國的條約的情節。那時候的我膚淺地認為李鴻章就是個賣國賊,把中國的土地一寸一寸的割讓給列強,把國庫的銀子一點一點的掏空。現在想想真應了那句話,年少不懂李鴻章。這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孤獨的站立在晚清朝廷這艘經不起風浪的破船頭上,隨風搖擺。他作為朝廷重臣豈能獨善其身,他苦心經營的北洋艦隊在甲午海戰中被打的七零八碎,甲午海戰後簽訂馬關條約,他在日本街頭被一位日本激進青年用槍打瞎了一隻眼睛,後來日本因為這個事減輕了清朝的戰爭賠款。李鴻章後來說:一隻眼睛居然值這麼多錢,值了!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多麼無助。我認為李鴻章是推動中國近代化的一名民族英雄。


紳士的儀態


很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關於李鴻章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讓我發表一點淺見。

作為晚清一代重臣和權臣,李鴻章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的中國歷史舞臺上,一直處於古今中外、 朝野滿漢各種矛盾的漩渦中心。作為實力最強的洋務派淮系集團的首領、清政府重要的決策者和執行者之一,為了因應不可抗拒的時代變局,他在中國早期的洋務近代化活動中,所做的事情最多,因而引起的爭議和非議也最大。有人曾用八個字很形象地概括他:“權傾一時,謗滿天下。”

今天, 我們重新審視李鴻章的時候, 我們不妨用公平、公正的眼光, 把李鴻章放在當時那個大背景大環境中去評判。當時他面對著一個從軟件到硬件都落後於世界,而且落後到無法和周遭對話的中華。頂頭上司是個不無才華、御下有方,但同時悍辣固執,拒絕與世界交流的老潑皮,所以他很難用正常的方式來促進一切。

只好用盡各類方式,委婉、迂迴、偶爾不免卑鄙、甚至為虎作倀地,推進著宏圖大業。一點點試圖讓中華納入與世界其他國家對話的軌道上。他是當時中華僅有的幾位,可以和世界其他國家做現代外交的人,他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幾位,可以算得上外交家的現代政治家,做了及倡導無數的實業。

第一,李鴻章為庸眾中的傑士。晚清統治層從最高統治者至大小官員,總體來看是個平庸的群體。他們從小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又在腐朽不堪的專利制度制約下活動。當時統治階層都是知識低下,目前短淺的平庸之輩。 但在激烈的社會震盪中,他們中也分化出一些比較傑出的人物,李鴻章就是其中的一個。張之洞 、梁啟超都認為李氏的見識超出同儕,這個論斷是公允的。他以推行 “自強新政 ”即洋務運動為己任,而經過銳意考查,有些認識也頗為高明。


其次,李鴻章的高明之處還在於把“借法自強 ”看作救國的關鍵所在。當時,不少大臣喊“攘夷 ”而反對學習西方,與正確的救國途徑背道而馳。有的大臣雖然也主張學習西方,但視野狹窄。李鴻章把學西方作為救國急務,愛國赤誠溢於言表。他自覺地繼承和發展林則徐 、魏源師夷長技的思想,以“外須和戎,內須變法”為洋務自強運動的根本指導思想。和戎為的是創造一個有利於改革和建設的國際環境,而根本的出發點是變法圖存。

作為洋務運動無可爭議的領袖,他整軍經武,購買和仿造船、炮、洋槍則成了變法的重要內容。當時,敵國環伺,整軍經武是任何執掌國家權柄的人不能不考慮的大事。李鴻章的高明處在於他圍繞國防建設提出了三個根本性的大事:一是培養全新的人才;二是全面發展工商業;三是要求宮廷節省冗費。

從整個社會看,李鴻章不一定是這些思想的首倡者,但在大臣中能全面地提出這些主張的卻不多見。他是晚清近代化事業的主要開創者。稍加考查就會知道,中國有機械製造、近代的採煤、鐵路、電報、輪船運輸、紡織等工業、採礦和交通運輸及信息企業,無一不同李鴻章的推動、支持有關。而在辦新式學堂、派留學生出洋等方面也有他不可磨滅的貢獻。

江南製造局翻譯出版的幾百部西書孕育了康有為、梁啟超 、譚嗣同等一代呼風喚雨的人物嗎?沒有洋務運動,魯迅又怎麼會跑到南京去上學呢?對19世紀以來為捍衛中國的獨立和擺脫中世紀的落後狀況盡心盡力的人,我們都應如實記下其勞績和失誤。 李鴻章也不應例外。


第三,一代先進知識分子的凝聚中心。鴉片戰爭後在中西文化撞擊下逐漸出現了一批新型的知識分子。 他們先是集結在曾國藩周圍,接著就向李鴻章靠攏。在甲午戰爭以前,這些對西方瞭解較多且程度不等地掌握了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有識之士大體上都視李鴻章為中心。他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

李氏思想比較開明和開放,是各項洋務事業的主要推動者,因而對有新知識的青年頗具吸引力。 在甲午戰爭前,不但嚴復、馬建忠及其他留洋歸來的技術知識分子絕大部分在李鴻章直接領導或勢力所及的範圍內服務,就是對其學西方的作為持激烈批評態度的郭嵩燾、王韜、鄭觀應等人,也是李鴻章的朋友或麾下的重要官員。

李鴻章可以說是晚清的擎天柱,獨立支撐起這座將傾大廈,為中國的新式軍隊,工業播下了種子,為中國贏得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發展。但同時他骨子裡有一種對洋人的懼怕,為了苟且偷安,對洋人一退再退,那是因為他意識到和洋人的差距。他是一代權臣,手下人才濟濟,卻對滿清忠心耿耿。是深受儒家忠君思想荼毒,卻又對時局有一定清醒認識的睿智老人。


用糊裱匠來評價他們是極大的不尊重,是對他們所有努力的忽視。正是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們的努力,才讓清王朝的終點不至於太難看,也正是他們在為王朝續命,為立憲爭執,後人們看到了一條屬於中國的發展之路。伊藤博文對李鴻章的評價也很高:如果中堂坐在博文的位子,中堂會做的博文好;如果博文坐在中堂的位子,博文未必做的未必比中堂強。

而作為一個傑出的外交家, 李鴻章雖然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不少不平等條約,但這不全是他個人的過失, 還有當時大清朝走向腐敗和沒落的背景。在當時國際大舞臺那錯綜複雜的狀況裡, 李鴻章處理了很多震驚中外的大事件。 這樣的大背景和大事件不是每一個外交官都有機會遇見的,也不是一個普通的外交人員就能夠處理的。李鴻章在外交上不斷地巨大失敗和微小的勝利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外交思想和外交手段,作為個人角色的李鴻章,不愧為一個出色的外交家。在和外國人的交往之中,李鴻章本人的睿智和深刻,他的大氣和幽默,他的儀表和舉止都散發出濃濃的個人魅力,博得了外國人對他的敬佩和尊敬。


縱觀李鴻章的一生,青年科舉,中年戎馬,壯年洋務,暮年背鍋。身為漢臣,一面幹活興洋務 ,一面被清庭忌憚。一面為清流謗議,一面承受國難,一面向外乞和。其中任何一項都是人情之至難堪,人生之至難為。他用盡了所有氣力在三千年未有的變局中,在弱國無外交的情形下,勉力支撐。


成語帝


李鴻章是一位極具爭議的晚清著名歷史人物。他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一起,被譽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足見其對清朝的影響力,而且他也是有功於清朝的。

李鴻章創建了淮軍,先後參與平定了太平天國,捻軍叛亂,保住了大廈將傾的清王朝,成了“中興名臣”。隨後,李鴻章坐鎮北洋,公派留學,興辦洋務,建設海軍,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清帝國與世界先進國家之間的差距。可實際上,雙方差距的不僅僅是工業,更是理念和思想。

清帝國這些短暫的繁榮,再次給統治者帶來了天朝上國的盲目自信。可是,這些僅僅只是清王朝的末世幻想罷了,很快就被殘酷的現實擊得粉碎。

清日之間很快爆發了甲午戰爭。而在整個戰爭中,幾乎是李鴻章麾下的淮軍和北洋水師,憑一己之力,在與明治維新之後的強盛日本帝國抗爭。而清朝的其他軍隊、海軍,卻都在做壁上觀。

特別是海戰,南洋水師從未支援;福建水師一直打醬油到覆滅;而廣東水師則因為正好有三艘小型巡洋艦廣甲、廣乙和廣丙號滯留在北洋,被迫參戰。廣甲、廣乙號在戰役中沉沒被毀,而廣丙號在北洋水師戰敗投降之後,被日本海軍俘獲。之後,廣東水師竟然以此次戰役與廣東方面無涉為由,要求日本歸還廣丙號巡洋艦。

廣東水師的行為引發了國際笑話,而李鴻章對於大清朝,的確盡力了。所以,我們不能抹殺李鴻章的功績,以及他所付出的努力。只是,人是複雜的,並不足以因此而掩蓋住李鴻章黑暗的一面。

李鴻章在甲午戰爭之前,就開始代表清廷,遊走於世界各國之間,在國際上獲得了巨大聲譽,被稱為當時世界四大偉人之首。另外三位分別是英國的本傑明·迪斯雷利、法國的甘必大和德國的俾斯麥。只是李鴻章的這個“偉人”稱號,是憑藉簽訂了無數賣國條約換來的。“偉人”的稱號,之於他個人是榮譽,對於更多的國人而言,卻是恥辱。所以,說李鴻章不是“漢奸”,恐怕有點牽強。

所謂的漢奸,就是出賣國家、民族利益之人。

李鴻章幹過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事情麼?肯定幹過,所以,李鴻章是漢奸,毋庸置疑。

其一,李鴻章是大清朝的裱糊匠,是慈禧的代理人。而慈禧靠出賣國家、民族利益,換取自己的權勢地位和榮華富貴,是確鑿無疑的。

慈禧在1900年的庚子之變後,曾公開宣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大肆出賣國家利益給列強,其賣國行為,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洗白的。而李鴻章在大漢奸慈禧的統治下做事,而且還是大漢奸慈禧手下最得力的人物,是慈溪的直接代理人,說李鴻章不是漢奸?恐怕有點太牽強了。

除非,李鴻章當時不同意慈禧出賣國家利益的行為,並且辭職不幹了。這時候,還有給李鴻章脫罪的理由。可是,李鴻章並沒有這麼做。

其二,李鴻章私心很重,服從了慈禧出賣國家利益的命令,並沒有強烈反對。李鴻章是慈禧出賣國家利益的實際執行者。

李鴻章是慈禧賣國的執行者,他不是漢奸,不是賣國賊,那是什麼?就因為是代理人,李鴻章就可以脫罪,洗白了?恐怕不能。李鴻章為了國家、個人氣節,完全可以辭職不幹麼。可實際上,李鴻章為了自己的權勢地位,為了謀取私利,再次做起了裱糊匠,而且還將自己的私人利益也給裱糊了起來。

李鴻章自1876年,與英國簽訂《煙臺條約》之後,先後代表清朝與列強簽訂了三十多個條約,數量之大,令人咋舌。而李鴻章本人也從中獲利頗豐,除了來自列強潮水般的好評之外,還收受了不少賄賂。

比如,在簽訂《中俄密約》時,李鴻章就收了俄國人300萬金盧布。事後,李鴻章的養長子李經方曾在自述中說:“俄國人花小錢辦大事,最不講信義。老爺子為了他們捱了多少罵,最後跟打發要飯的差不多。”李鴻章為了私利,出賣國家利益,是實錘的,不可能全部推給慈禧的。

另外,李鴻章出賣大連軍港,還收了俄國人50萬兩白銀;購買北洋水師艦船,拿了80萬兩白銀的回扣;辦洋務過程中,中飽私囊,更是千萬兩白銀之巨進了自己的腰包。據不完全統計,李鴻章家族,在外交、洋務中,貪汙受賄總額應該有4000餘萬兩白銀之巨。

民間流傳“宰相合肥天下瘦,李二先生是漢奸”,並非完全空穴來風。

其三,李鴻章在條約中割讓國家領土,是其永遠也無法抹去的漢奸、賣國賊行為的鐵證。

一個國家,包括領土、人民、文化和政府,其中領土和人民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沒有領土和人民的國家,還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國家麼?肯定不是。

當國家處於劣勢之時,有條件的開放海關、通商,出賣礦產開採權,都是正常的舉動。只要是雙方都可以獲利,在一定程度上並非不能完全接受。甚至於賠款,在某些情況下,也是可以接受的。除非是完全無原則的出讓,嚴重損害了人民的利益,而人民作為國家組成的一部分,那這種行為就是賣國行為。

而領土作為一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絕對不可以割讓的。只要割讓了領土,那就是毋庸置疑的賣國、漢奸行為。一個國家把領土割讓完了,不就亡國了麼。

而李鴻章所簽訂的條約中,不管李鴻章如何爭取減少賠償,都有嚴重損害人民利益,割讓國家領土的條款,李鴻章的賣國、漢奸行為是確鑿的事實,那麼李鴻章當然是漢奸了。

人是複雜的,特別是著名的歷史人物,對他們進行評價,避免非黑即白、以偏概全是必要的。但是,“李鴻章是漢奸”的說法肯定是正確的,而且是毫無疑問的,這就是李鴻章人生的一個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