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成分那么多,到底有没有用?

今天小编带你认识一下美白产品的几种常见成分。

美白成分那么多,到底有没有用?

1.防晒是根本,不做好防晒用什么美白都是白搭啊(不知道第几次说了)。

2.使用美白护肤品见效较慢,要有合理的期望值。

3.对苯二酚、间苯二酚的刺激性较大,推荐选择熊果苷、烟酰胺等相对温和的成分。

美白成分那么多,到底有没有用?

想做好美白还是要先做好防晒!做好防晒!做好防晒!但是这篇文章我们说说成分,所以就不再展开这一点了。

美白成分发挥作用主要有下面几个途径:黑色素的产生、黑色素的转运、积累到角质细胞的黑色素的清除,我们一项一项说。

抑制黑色素的产生

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的过程大致可以这样表示:

美白成分那么多,到底有没有用?

而酪氨酸酶抑制剂显然觉得酪氨酸酶这个大叔酷炫有型难以拒绝,于是抢着和酪氨酸酶在一起,最后导致酪氨酸被扔在一边没人搭理。

于是反应无法进行,黑色素没办法形成,美白功效就达成了!

美白成分那么多,到底有没有用?

说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那绕不过去的首先肯定是苯二酚家族。苯二酚家族有两位大当家:对苯二酚、间苯二酚。两兄弟长得实在太像,很多人看外观都分不出来。

如果你在你的护肤品中发现了这两兄弟的名字,而这个产品不是医生开给你的,那小编有个建议给你:跑。。。跑得远远的。。。

美白成分那么多,到底有没有用?

这两兄弟在美白效果上无人能出其右,但安全性上实在不让人放心。如果不是皮肤科医生给你开药的话,自己不要尝试。

陆陆续续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两兄弟身上加装上其它的小物件,虽然效果上要打些折扣,但安全性上却大大增加。

比如在间苯二酚上加个丁基或者己基,研究者发现虽然美白的效果有所下降但也还是不错的,可是刺激性和安全性却有了很大提升。

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比如在对苯二酚上加个糖苷,「熊果苷」诞生了。在间二苯酚上挂个苯乙基,SymWhite®377 就出现了。(说起来虽然简单,但实际的研发过程肯定也是充满艰辛的。)

美白成分那么多,到底有没有用?

抑制黑色素转移

如果硬要小编说出一种成分,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对护肤品的想象,那烟酰胺肯定是会先被点出来的。

烟酰胺是维生素B3 (也就是烟酸)的活性形式,在胞间通讯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很多研究已经发现烟酰胺对于皮肤屏障的修复、淡斑美白、以及改善皮肤弹性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从美白的角度说,烟酰胺对于因紫外线晒黑或是痘印的消退(也就是炎症后色素沉淀)会有较好的效果。它可以阻止黑色素从黑色素细胞向角质细胞的迁移,在黑色素安营扎寨之前就将其消灭,从而阻止色素的沉积,起到美白/淡斑的效果。

美白成分那么多,到底有没有用?

烟酰胺的不足:

烟酰胺是对pH 敏感的,一言不合就水解出强刺激性的烟酸,于是使用后可能就会出现皮肤泛红、刺痛、痒等问题。

烟酰胺在pH=6 左右是较稳定的,做过酸碱滴定实验的小朋友应该有感触,pH 在6-8之间是很难滴定的。

虽然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这种不稳定性,但如果配方不过关或是因为其它原因,还是可能会出现pH 的偏差,于是烟酰胺水解出烟酸,皮肤就过敏了。

美白成分那么多,到底有没有用?

美白成分那么多,到底有没有用?

那这个过敏现象怎么办?

其实也是老套路:先在手臂内侧或耳后做试用。如果使用后24-48小时没有发红等过敏现象出现,那就可以了。

烟酰胺的添加浓度可以达到5%,如果你购买的产品是主打烟酰胺,或是烟酰胺在成分表上排位很靠前,那谨慎小心一点是值得的。

美白成分那么多,到底有没有用?

加速角质细胞更新

很多情况下黑色素最终会沉积在角质细胞中,所以去角质可以帮助沉积有黑色素的角质细胞更快更新也就很好理解了。

美白方面常用的去角质成分是果酸类(比如α-羟基酸)以及水杨酸及其衍生物(如甲氧基水杨酸钾)。

美白成分那么多,到底有没有用?

抗氧化

说了针对酪氨酸酶的策略,说了怎么让黑色素在路上被打劫的策略,也说黑色素了已经坐镇角质细胞后的策略,还漏下了什么?

还漏下了酪氨酸和酪氨酸酶反应的一个介质:氧。通过对氧化过程的抑制,黑色素的产生过程也会收到影响。

抗氧化是个大坑,不仅与美白有关,更与抗衰老有关。抗氧化的明星成分维生素C 还曾经因为Linus Pauling 老爷子鼓吹成可以治疗百病。

美白成分那么多,到底有没有用?

——END——

分享是一种美德

转发是一种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