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市值折半 牛散陳月清減持納川股份

證券時報記者 王小偉

一則普通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背後的邏輯可能並不簡單。

納川股份(300198)11月14日晚間發佈公告,公司收到陳月清女士提交的減持公司股份的告知函和《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陳月清於11月13日通過深交所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17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1707%。

截至公告日,陳月清持有公司股份515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4.9993%,陳月清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降至5%以下。公司方面強調,陳月清不屬於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本次減持後,陳月清不再是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東。

市值折半仍減持

早在2018年8月30日,納川股份便披露了《關於持股5%以上股東股份減持計劃預披露公告》,其中表示,持股5%以上股東陳月清女士計劃在上述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擬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1031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且採取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的,將於上述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之後進行,且任意連續90個自然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

按照最新的減持新規要求,持股比例低於5%以後,倘若不是控股股東(股權比例極其分散的情況下)或者特定股東,那麼繼續減持的限制就會大幅減少。由此,陳月清將持股比例精準降低到4.9993%之後,要想繼續減持越發自由。

縱觀納川股份上市以來的財務報表中所列的“十大股東情況”,在2018年之前,尚不能找到陳月清其人。一直到了2018年一季報,陳月清以5333.10萬股的持股數量,晉升納川股份前十大股東中的第四大股東,且全部為無限售A股。

此後,在2018年半年報中,陳月清持股數量未有任何變動;在2018年三季報中,其持股數量依然未變。可見,陳月清的建倉,是在2018年一季度逐步完成的,而從近來的減持公告來看,其此後便一直進行了長達半年多的蟄伏和等待。

2018年第一季度,納川股份一共僅有1個月的交易時間,從2月初開始便進行了停牌處理,一直到7月30日晚公司才發佈公告,公司原擬採用發行股份及現金支付方式購買星恆電源、啟源納川的部分股權,但是經論證分析後,交易雙方認為重大資產重組條件尚未成熟,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由此可以推論,陳月清的建倉操作是在2018年1月進行的。而當時納川股份的股價在6.60元上下波動,按照5333.10萬股的持股數量計算,陳月清耗資約3.5億元左右。

不過,納川股份復牌之後,股價便出現了連續大跌。截至今年11月14日的最新收盤價格已經為3.30元附近。這意味著,倘若陳月清選擇這段時間減持,其折損幅度已經達到一半。可見,陳月清的這筆投資已告鉅虧。

除了前述減持之外,納川股份在14日晚間的公告中,還明確表示,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陳月清繼續減持本公司股票的可能。

特定大股東借道減持?

納川股份在公告中稱,信息披露義務人陳月清女士本次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本公司股票僅為個人財產處置行為。

記者梳理納川股份股東變動情況發現,在2018年一季報所顯示的納川股份前十大股東情況中,就在陳月清以5333.10萬股新晉前十大股東的同時,另一位股東張曉櫻的持股數量也驟降5333.10萬股。兩個數字一增一減、完全吻合。

對於納川股份來說,張曉櫻並非外人,而是公司實控人陳志江的前妻。

在2013年,納川股份曾發佈公告,當年46歲的董事長陳志江與小他6歲的妻子張曉櫻離婚,其持有的股權被一分為二。當時,董事長陳志江擁有納川股份6753萬股股票,佔公司股本總額的32.29%,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股權變動後,陳、張二人各自持有3377萬股股票,佔公司股本總額的16.146%。按當日收盤價計算,劃到張曉櫻名下的股票市值超5億元。這場被稱為“最貴離婚分手費”的事件當時曾引起輿論風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