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中的“摸金校尉”,先盜乾隆,後盜慈禧,兒子卻能感動中國

在民國時期有個摸金校尉出身的軍閥,他就是“東陵大盜”——孫殿英。孫殿英生於亂世,起於草莽。兒時就因為和同學發生爭執,一把火點了學堂。被退學後成為了一名賭徒,整天賭博抽大煙。之後他在北洋軍中服役,在國民政府北伐的時候被俘虜了。然後馬上就投降了國民政府,國民政府就給他改編成了41軍的軍長。在國民政府時期一個軍的編制是2萬人左右,但是他為了擴充自己的實力,把自己的軍隊招到了7、8萬人之多,招募了很多社會上的流氓、渣滓等邊緣人士,可政府給的軍餉只是按照2萬人的編制去給,他沒有軍餉怎麼辦呢?

軍閥中的“摸金校尉”,先盜乾隆,後盜慈禧,兒子卻能感動中國

這時候他的副軍長那辛庭正好駐紮在東陵,他就問這個那副軍長,這個墳裡埋的是誰?副軍長也是上頭,說這個墳裡埋的是慈禧老佛爺,陪葬品怎麼也得值個1億兩銀子。孫殿英一聽眼睛一亮,於是就把這乾隆的陵墓和慈禧的陵墓都給刨開。因為沒有學識,賊人出身,孫殿英把乾隆的陵墓中珍貴的字畫多數都給毀掉或者燒掉了。慈禧沒文化,又貪財,所以慈禧的墳裡面都是金銀珠寶都被他給盜走,據說慈禧嘴裡含的夜明珠也下落不明。他就得了“東陵大盜”這個外號。

軍閥中的“摸金校尉”,先盜乾隆,後盜慈禧,兒子卻能感動中國

因為這件事造成的民憤太大了,要求民國政府懲罰他,國民政府還是選擇的包庇他,並沒有追求他的責任,這件事從一方面促使了溥儀和國民政府的徹底決裂,也直接導致了溥儀去給日本人合作,當上了偽滿洲國的皇帝。

軍閥中的“摸金校尉”,先盜乾隆,後盜慈禧,兒子卻能感動中國

之後民國政府就把他的部隊發配到了西北區和當時的“四馬”打仗,他們就是馬步青、馬步芳,馬鴻賓、馬鴻逵,當時青海的“四馬”只有4萬人,卻把孫殿英的7萬人打的落花流水。戰敗後孫殿英撤退中被閻錫山手下的傅作義給打劫,無奈之下只好在山西太原隱退。

軍閥中的“摸金校尉”,先盜乾隆,後盜慈禧,兒子卻能感動中國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雖然曾經抗擊過一段日軍,但是在太行山上被包圍時馬上就投靠的日本人,當了漢奸。在日本那邊做了豫北保安司令,利用職務之便開始走私鴉片,牟取暴利,之後看到日本局勢不妙又秘密聯繫,投誠蔣介石,抗戰結束後悄悄洗去了漢奸的罪名。可是好景不長,在豫北戰役中被我軍俘虜,之後再獄中毒癮發作死去,死時59歲。結束了他不光彩的一生!

軍閥中的“摸金校尉”,先盜乾隆,後盜慈禧,兒子卻能感動中國

但是孫殿英的兒子卻和父親截然不同,31年出生的孫天義並沒有和父親一樣,而是潛心研究學問。不光在英語語言學上造詣很深,在文物的鑑定方面也是專家。1991年,退休的孫正義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孫天義教授是黃帝陵基金會理事長,為保護、修整黃帝陵做出重要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