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巨无霸:一天卖18万吨,赚走全球46%利润,还收购哈啤、雪津

对于中国来说,啤酒是舶来品,中国真正的国酒是白酒,拥有上千年的酿造史。但发展至今日,啤酒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酒类之一。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惨败,签署了耻辱条约,洋人纷纷涌入中国,也带来了他们爱喝的啤酒,但中国人喝不惯。据说当时洋人把这种在欧洲很普遍的东西赏给了为使馆锄草干活的华工。

啤酒巨无霸:一天卖18万吨,赚走全球46%利润,还收购哈啤、雪津

1900年,中国最早的啤酒厂,哈啤的前身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创立。随后,洋人们纷纷在北京、上海、青岛建啤酒厂,这就是中国啤酒最早的发展历史。1949年建国后,物资稀缺,啤酒只限于那些率先西化了的大城市。

到改革开放后,1985 年建立了“啤酒专项工程”实施。中国正式打开了“土创”啤酒的开关。一时“诸侯经济”四起,短短几年大生产,地方啤酒品牌的数量就达到了 813 家之多。彼时,“村村冒烟、户户上班”,几乎每个县都有了自己的啤酒厂。

一时间啤酒品牌百花齐放,种类繁多,啤酒走入寻常百姓家,冰镇啤酒成为了群众夏日最重要的冷饮。

啤酒巨无霸:一天卖18万吨,赚走全球46%利润,还收购哈啤、雪津

也是因为这种分散式的模式,导致中国啤酒品牌虽多,但是没有能占据大市场的品牌。发展到今日,中国最大的啤酒公司华润雪花虽然占据了20%多的市场份额,但是在全球仅占5%。而这家啤酒巨无霸不但占据全球27%的市场份额,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超过了20%,它就是百威英博。

百威英博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2017年营业额达到564.44亿美元(约合3816亿人民币)、净利润达到79.96亿美元(约合541亿人民币),啤酒销量更是高达6130万吨,相当于一天卖出18万吨。

百威英博旗下经营了500多个啤酒品牌,百威、时代、科罗娜等都是旗下知名品牌。其中19个啤酒品牌的零售额超过10亿美元。BrandZ十大最具价值啤酒品牌中的7个属于百威英博。

啤酒巨无霸:一天卖18万吨,赚走全球46%利润,还收购哈啤、雪津

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百威英博位列170位。

全球啤酒巨无霸的诞生,赚走全球46%的利润

百威英博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啤酒行业并购发展史。目前,它的最大股东是巴西首富豪尔赫·保罗·雷曼,他在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中以身价310亿美元,排名第31位。

百威英博是由百威和英博两家历史悠久的啤酒公司组合而来,百威来自美国,英博来自比利时。

啤酒巨无霸:一天卖18万吨,赚走全球46%利润,还收购哈啤、雪津

百威,1876年由美国人阿道弗斯·布希(Adolphus Busch)创立,至今142年历史。1901年,百威啤酒产量达到100万桶,大大超乎其竞争对手帕布斯特公司,从此成为美国最大的啤酒企业。

1913年,家族第二代接班,经历了世界第一次大战的停顿期。1934年,布希家族第三代接班,开始大规模的扩张,建立11家工厂,并设立了子品牌。1974年,百威啤酒产量达到3,000万桶。1980年,百威啤酒股票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到1997年,全球百威啤酒产量首次超过1亿桶;可谓是发展得顺风顺水。但到第四代时,掌权的却是纨绔子弟,喜欢排场,花钱如流水,没有把心思花在公司经营上,导致百威业绩受损,最终葬送了百年基业。

啤酒巨无霸:一天卖18万吨,赚走全球46%利润,还收购哈啤、雪津

英博,于1366年诞生于比利时,至今652年历史,前身是比利时啤酒厂。1987年在一次合并中改名英特布鲁(Interbrew),2001年8月,英特布鲁以22.4亿美元从德国啤酒公司 Brauerei&Co.手中收购了著名的德国贝克啤酒,2004年3月和巴西美洲饮料集团(Ambev)合并,并改名为英博。

百威和英博的合并不得不说到一个人,那就是巴西首富尔赫·保罗·雷曼。雷曼1939年出生在巴西,本来是一个网球运动员,1971年创立加兰蒂亚银行。雷曼、泰列斯和斯库彼拉被称为“巴西三剑客”,1989年,三人合伙收购巴西最大啤酒厂。之后,三人将众多啤酒制造商组合,成立了新的公司美洲饮料集团AmBev,AmBev的啤酒公司一度垄断拉丁美洲市场。

啤酒巨无霸:一天卖18万吨,赚走全球46%利润,还收购哈啤、雪津

2004年,美洲饮料集团(Ambev)与英特布鲁(Interbrew)合并,成立英博集团(InBev),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随后,雷曼三剑客不断增持,于次年获得控股权。

2008年,雷曼三剑客再出手,以520亿美元收购了百威集团,成立了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百威英博。2016年9月28日,百威英博以1020亿美元的总价收购了全球第二的南非SAB米勒,新公司百威英博就此坐拥全球啤酒行业约46%的利润和27%的销量。

全球啤酒巨无霸就此诞生,行业老大地位无可撼动。雷曼三剑客的版图远不止此,曾花40亿美元收购美国汉堡王、联手巴菲特170亿美元收购亨氏等。

百威英博征战中国,占据20%以上的市场

百威英博在中国的发展策略就是推自己品牌和收购本土品牌。

1984年,英博就进入中国市场,是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之一。

32个啤酒生产厂的年产能达300万吨,中国五个大省中排名第一。集团业务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湖北、湖南、河北、江西、江苏及山东。先后收购本土啤酒品牌双鹿,雪津、金龙泉,KK,红石梁,白沙,金陵,绿兰莎、三泰等。

2006年1月23日,英博啤酒收购福建最大啤酒企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100%的股份,耗资58亿人民币,是目前外资在中国啤酒市场的资金最多的一笔收购。

啤酒巨无霸:一天卖18万吨,赚走全球46%利润,还收购哈啤、雪津

百威,1995年进入中国,2004年,百威的母公司安海斯-布希(AB)收购哈啤99%的股权,让哈啤成为了外资企业。

百威和英博合并后的百威英博啤酒集团,旗下拥有的中国本土品牌有:哈尔滨、雪津啤酒、双鹿、金龙泉、KK、红石梁、白沙、金陵、三泰、松花江、佳凤、吾得万、国光、唐山、冰川、紫竹林、普陀山、大雪、大棒、小棒、最麒麟、维雪、阳光麦场、鸡公山等。

作为外来品牌军团的老大哥,百威英博2018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超过20%的份额;定位较高端的百威啤酒则在高端酒市场中一家独大。

啤酒巨无霸:一天卖18万吨,赚走全球46%利润,还收购哈啤、雪津

目前中国啤酒市场前三大集团分别是:华润啤酒集团(雪花)、青岛啤酒集团、百威英博集团。其实,华润啤酒集团第二大股东为来自荷兰的喜力啤酒集团,持股40%;而青岛啤酒第二大股东为日本朝日啤酒,持股19.9%。

不得不说,在与外资啤酒集团的较量中,中国啤酒公司还是处于弱势地位。第一、第二名都有外资,第三名直接是外资。还有另外一家世界啤酒巨头嘉士伯,于2015年收购了乌苏啤酒。凭借此举,嘉士伯在掌握了重庆啤酒集团(山城啤酒、天目湖啤酒、大凉山啤酒等)、拉萨啤酒、大理啤酒、黄河啤酒之后,真正意义上地拿下了整个西部啤酒产业。

大鱼吃小鱼,高端市场日益扩大

中国啤酒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有些国产品牌得以做大做强,但更多的故事,还是地方啤酒小厂被吞并、被收购,最终消失在人们眼里和嘴里。

从之前每个县,每个市都有一个啤酒品牌,到现在不断整合吞并,倒闭破产,大鱼吃小鱼,中国的啤酒市场不断走向寡头时代。

啤酒巨无霸:一天卖18万吨,赚走全球46%利润,还收购哈啤、雪津

特别是中高端啤酒市场的崛起,2002年,中国内地的低端啤酒(7元/升以下)、中档啤酒(单价在7-14元/升)以及高端啤酒的占比由为7:2:1,而2016年该数字为5:3:2。2015-2016 年间,中国内地的高端啤酒增速接近30%,而低端啤酒则增速放缓5%。

因此,对于百威英博来说,高端市场需求的扩大,它是最大的赢家。好在华润雪花通过收购喜力在大中华区的业务,也在不断提供高端市场的份额。

但是,百威英博在中国的营销策略,以及对年轻人的了解和沟通,更值得本土品牌学习,这才是他们成功的秘密,抓住年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