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今年戛納電影節,畢贛導演的第二部電影長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入圍一種關注單元。

這部被戛納電影節總監福茂形容為“侯孝賢與大衛·林奇合體”的電影,在世界首映過後,就掀起了一波評論的熱潮,也勾起了不少影迷的觀影慾望。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最近,《地球最後的夜晚》在臺北金馬影展舉行了多場展映,而我們也有機會在戛納之後,二刷了這部影片。

第二次看完電影之後,還是覺得畢贛真的相當厲害啊!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影展開票沒幾分鐘,《地球》的場次就被搶購一空,可見它在本屆影展上的熱度。

也記得影片在宣佈定檔12月31日內地上映時,微博上定檔預告的觀看量迅速超過了800萬次,如今這個數字已經逼近了900萬,也足以見得,《地球》無疑是今年接下來的時間內,最受期待的院線電影。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地球最後的夜晚》在金馬影展的放映後,延續了它在戛納的口碑,畢贛強烈的作者化風格再一次打動了觀眾,人們隨著影片緩慢與悠長的鏡頭,墜入到全新的迷幻體驗中。

不少觀眾在對影片的評價中,都提到了“夢”與“詩意”的字眼:

“《路邊野餐》之後,《地球最後的夜晚》仍然沒有讓人失望,這就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夢,走不完的巷子,下不完的雨,還有永遠抽不完的煙。潮溼而迷離,斑駁陳舊卻美得令人屏息。”

“詩畫似的對白,佐以魔幻的鏡頭語言,斷裂破碎的時間序,回憶與現實交互錯置。導演打碎慣有習性,重新定義時間與空間,整部電影從開始到結束始終置身於一種彷彿夢境般的氛圍。”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另一方面,畢贛在片中以3D的形式進行長鏡頭創作的大膽且創新之舉,也成為這波影評中屢被熱議的看點:

“導演開創出屬於自己的電影語言,膽大心細的完成了一場不可思議的夢。他極為浪漫地告訴大家,有些電影只能在電影院看。”

“神一般的電影,神一般的運鏡,神一般的長鏡頭,神一般現實與夢境。”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畢贛的才氣與詩意,早在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就展露無遺。

在那部影片中,迷離的氛圍、濃郁的情緒、碎片化的敘事以及超過40分鐘的驚豔長鏡頭,為他贏得了第52屆金馬獎最佳新人導演。

那一年,畢贛26歲,也是這一獎項最年輕的獲獎者。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導演畢贛

時隔三年後,畢贛帶著第二部長片重新殺回金馬,一舉入圍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配樂和最佳音效五項大獎。

今年金馬獎最具看點的單項獎當屬最佳導演。畢贛已經褪去創作和技術方面的稚氣,從新人導演進階到最佳導演的競逐中,與張藝謀、姜文、婁燁和萬瑪才旦組成了死亡之組,一同爭奪最後的獎盃。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金馬獎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早在戛納就看過《地球最後的夜晚》,也表示了對影片的讚許:

“每一個鏡頭都稱得上匠心獨運,尤其是最後長達一小時的、翻山越嶺的3D長鏡頭,直教人目不轉睛,技術的執行難度與影像的藝術質感都十分驚人。”

要知道,《地球》在戛納放映的只是未完成的初剪版本,記得看完影片後我在採訪畢贛時,他很坦誠地透露,因為戛納要的太著急,所以當時版本只完成了百分之八九十。

如今的金馬版,其實才是《地球最後的夜晚》該有的模樣。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根據影片官方的解釋,《地球》是一部由偵探類型片包裹著的,面對自我記憶、家庭關係的電影。

故事跟隨黃覺飾演的男主角羅紘武展開,他回到家鄉凱里奔喪的過程中,回憶起李鴻其扮演的昔日好友白貓,以及湯唯飾演的神秘女子萬綺雯。

羅紘武偶然間發現萬綺雯的蹤跡,繼而陷入到十二年前與她度過的那個秘密夏天的記憶中。

相比戛納版,金馬版在時長上略有增加,這其中增加的,包括湯唯和李鴻其的戲份。

影片整體的敘事脈絡也更加清晰了,很多在當初看戛納版時候畢竟模糊和混亂的地方,都更加明朗。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前半段更多集中在羅紘武與萬綺雯的“相識、相愛、分離以及尋找”這條更清晰的感情線。使得後半段夢境的情緒也更加飽滿了,對,這裡的夢境所指的就是那個著名的長鏡頭。

這一改動,讓影片前後兩部分的呼應更加鮮明瞭。

畢贛通過夢境的方式,填補了現實中的遺憾與不滿足,在夢中,在與愛人和情人重逢中,羅紘武繼續著他的浪漫故事。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所以,《地球最後的夜晚》對觀眾來說,仍是一首浪漫的電影情詩,雖然相比《路邊野餐》,影片中的詩已經減少了很多。

但是,在最後一刻羅紘武還是念起了影片中最重要的一首詩。而這首詩則成為開啟浪漫的密碼,它讓一間被稱為“愛人居住的房子”旋轉起來,讓後半段的整個夢境抵達至最終的高潮。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畢贛曾經評價《地球》是一部“古典而嶄新”的電影,就像從影片裡,人們可以捕捉到在塔可夫斯基和侯孝賢等電影大師的作品中似曾相識的片段和組成,但事實上,《地球》本身卻在豐富且特殊的形式中,實現了專屬於畢贛的個人表達。

特別是影片後半段長達一個小時的長鏡頭,畢贛運用了3D這一在藝術電影中罕見的制式,搭配他如夢幻真的超現實情節,革新了人們在影院中的觀影體驗。

也許這種方式在當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或理解的,但是影片的實驗性和超前性,讓它註定成為一部拍給未來的電影。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相比《路邊野餐》通過DV和Gopro拍攝的四十分鐘長鏡頭,《地球最後的夜晚》的長鏡頭則在技術方面實現了全方位的升級,不僅拍攝平穩、減少了抖動,更是擴展並豐富了導演在藝術方面的表達。

換句話說,技術的提升,保證了導演想象力的呈現。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在一小時的長鏡頭中,我們跟著攝影機不斷下墜,一步步推進延伸著感知的空間。

羅紘武在礦洞裡同12歲的少年白貓相遇,經由索道下降至另一層空間,遇到了湯唯飾演的檯球廳老闆娘凱珍。

接著,鏡頭通過飛行又一次完成了空間的調度,見證了張艾嘉飾演的紅髮女人與男人私奔的經歷…

鏡頭如同意識一般,一點點拼湊出腦海中瑣碎的回憶,一層層扒開夢境中虛幻的記憶,在對真實的不斷投射與重組中,構成了虛實之間的曖昧與模糊。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從技術層面來看,影片中這個長鏡頭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平面的拍攝範圍覆蓋了幾公里的區域,更何況這其中還包括了垂直的縱向距離。

於是人們在觀看的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到水平層面的遊蕩感,更是在下降的過程中被賦予了處於空中的漂浮感。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當然,長鏡頭的形式感也讓不少人忽略了影片的文本和劇作,於是在放映完後,也出現了一些聲音,表示影片極盡想象的藝術形式,犧牲了敘事的連貫與充分。

但在我們看來,畢贛在《地球》中採用2D+3D結合的形式,與故事本身並不構成衝突。事實上,3D的介入反而放大了故事與情緒帶給感官的立體效果,形成一種能夠讓人更加沉浸、更加投入的觀影體驗。

也是在戴上3D眼鏡的那一剎那,人們才真正走進了畢贛塑造的那個氤氳著神秘氣息的夢境世界,也才與角色融為一體。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在畢贛看來,3D並非一種懸浮在故事上的技術噱頭,他更願意將它稱為一種材質:

“3D只是把空間變得立體而已,而這種立體的感覺,我覺得和腦海中回憶某些場景的感覺是十分相似的,比2D的畫面更接近於人腦海中的感知。它虛假,但與記憶相像,也改變了對記憶的觸感。”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是啊,肉眼所見的3D影像,本質上也只是虛假的映像,同腦海中縹緲迷濛、觸不可及的記憶一樣,都是不可靠的假象。

某種意義上,3D是為了輔佐劇情和主題而存在的,同時它也是走進導演內心思想與情感世界的一種明確的途徑。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不能否認,相比曖昧、迷人的情緒氛圍和藝術形式,《地球最後的夜晚》的故事處於一個不那麼顯眼的位置。實際上,它和《路邊野餐》一樣是反敘事的,影片的情節被簡單、零碎地鋪陳在銀幕之上,需要人們在觀影過程中,甚至在離開影院後,一遍遍體會和回味。

儘管畢贛在採訪時自認為影片“拍得挺商業了”,甚至片中也涉及到懸疑、科幻、愛情以及黑色電影等等類型化元素,但是任何單一的歸類對這部電影來說都似乎有些武斷了。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這種豐富的觀感,與畢贛對故事的創作方式也有很大的關聯。他撰寫劇本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破壞”的過程:

“我先寫的其實是一部黑色電影,類似於比利·懷爾德的《雙重賠償》。然後從每一場戲開始破壞它,從局部一點點地開始破壞,到變成現在的這個模樣。”

最終的結果,是他創作出了一部在正常意義下很難被界定的電影。

它充滿著不同類型元素的複雜特質,以及流溢著作者意識的晦澀表達,但同時它又異常簡單,只是一個關於羅紘武尋找愛人,並且在夢中如願以償的成人童話。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其實,畢贛的電影始終傳達著這樣一種觀感:能否看懂或理解故事情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可以感受並且融入到影片連貫持續、如同夢幻般的情緒之中。

畢竟,你在經歷夢境的時候,是不會考慮其中的邏輯的。

二刷《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還是厲害啊!

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17日在臺北舉辦,屆時新一任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等各向大獎,將公佈各自的歸屬。

至於《地球最後的夜晚》最終是否可以為畢贛正名,我在這裡並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畢竟,一部電影能否獲獎,這背後其實存在很多電影之外的因素。

但是,對於畢贛來說,拿不拿獎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因為,他的傾訴與表達,早已通過影像與聲音呈現出來了。

而這部拍給未來的電影,它的偉大與超前,也並不會因為沒有得獎而被抹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