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中的平仄是怎么定的?

西域散人


问题:词牌中的平仄是怎么定的?怎么才能快速的记住它呢?

.....

前言

我们所说的词牌都有词谱,词谱中的句式有不同的平仄的字组合而成。我们常见的词谱选本有《词律》、《钦定词谱》、《白香词谱》、《龙榆生词谱》等。

但是词谱的平仄和押韵规则不是这些人编制的。

一、词牌中的平仄是怎么定的?

《钦定词谱》是康熙安排文人们编制的,但是词谱中哪里平、哪里仄、哪里可平可仄、哪里是韵脚、哪里是白脚(每句不押韵的最后一个字)不是康熙的文人定的,而是这些文人根据前人(唐宋人)的词作来归纳的。

比如苏轼的这个位置是平,黄庭坚的这个位置是仄,那么这里就定为可平可仄,如果词人们在这个位置都是平,那么词谱这里就是定为平,反之亦然,这就是词谱的平、仄、中(可平可仄)的由来。

用符号来表示:“○”标平声 ;“●”标仄声 ;“⊙”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

如果一个词谱不足以囊括所有的前人词作,那么就多搞出一个词谱,称之为“又一体”,例如渔歌子有6体,忆江南有3体,水调歌头有8体。不同的体可能会有字数的不同,断句的不同,押韵位置和数量的不同,平仄的不同等等。

例如这两首渔歌子:

又一体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张志和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蓴羹亦共餐。
○○●●●○△ ○●○○●●△
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 ●○△ ●●○○●●△

------------------------------------------------------------

又一体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南唐李煜
阆苑有情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 ○●○○●●△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 ●○△ ●●○○●●△

※ 李煜词第一句不用韵。平仄也和张志和的不同。

二、怎么才能快速的记住它呢?

从清朝康熙年的《钦定词谱》来看,词谱有八百多个,词谱有两千多个,如果想记住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我们常用的词牌如浣溪沙、虞美人、一剪梅等等词谱如果想背过还是能做到的。

不过老街从来没有背过词谱。填词的时候,如果眼前有词谱就按照词谱填,如果没有词谱,就根据记忆中古人的词作的平仄来填,写完后再找来词谱修改错误之处。

结语

古人填词按照曲谱来填,后来曲谱没有了,就按照词谱来填,由唱词变成了吟诵之词。今天的我们好像只能看到南宋姜夔留下不多的曲谱,很多曲谱在北宋末年就丢失了,连南宋人都不知道怎么唱。

虽然词谱有那么多体,但是填词是只能用一体,不能上阕用张志和下阕用李煜。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词是怎么填的。

首先,词是跟乐谱匹配的。在隋唐时期所谓的“华夏正声”已经遗失,其音乐体系基本都是由胡曲配合琵琶调所构成,谓之“燕乐杂曲”。词即依着这些曲子所填,所以词又叫做“曲子词”。

所以,最一开始,词是和乐曲搭配的。而词中的平仄用音,是依靠乐曲中的音调来定的。古音(上古、中古)固定有平仄,且发音轻重都是固定的。所以不合乐谱是根本唱不下去的。

但在元代以后,声乐系统又崩溃了。所以在明清中,后人把每个词牌下的古人作品进行总结归纳。在每个字上标注平仄、韵脚。然后便形成了词谱。填词就变成了“倚声填词”。这时候填词的时候,每个词牌下的平仄即是根据前人作品中总结出来的用字之平仄而定。

而词中的用韵,也是根据前人之韵脚,从平水韵中延伸出了“词林正韵”。词韵较之于平水韵,便是用韵更广(把平水韵中一些邻韵合并);却也把平水韵中有的韵部分为了独立的韵部。


总而言之,在元代之前,平仄是根据乐谱定的。而明清以后,词中的平仄是根据前人作品总结归纳而定的。


无聊到巅峰


平仄随句式字声而定

▶️ 宋词之名称,即词牌很多,《钦定词谱》收录了826调,2306体,其实比这还多,但一般常用的词牌就100首左右。关于词牌中的平仄,它与每首曲子的词谱有关,具体地说,它与句式每个字的声调有关,每首词的句子不同,自然每个字的声调就各异。



每调都有句式、平仄、押韵等构成。比如秦观《柳梢青》上阕开句”岸草平沙”句,其字声为“仄仄平平”;刘镇《柳梢青》开句为“乾鹊收声”句,其字声为“平仄平平”;贺铸《柳梢青》开句为“子规啼血”句,其字声为“平平平仄”。三家之词,平仄不同,先不管乐谱怎样定的,就字的音节上理解,“仄仄平平”,读起来比较响亮;“平仄平平”,读起来比较和婉;“平平平仄”,读起来比较流美。那么同样的词牌,而谱字声调不尽相同,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在字的不同处可平可仄呢?清朝制定词谱时大体上就这么认为且这么作的。其实,这是主观意识太强,是忽略了词是唱的,不是念的实质。同样词牌,句式字声有所不同,

这是词谱所注的宫调不同造成的,非某句某字,可以可平可仄。填词不管用那个体,平仄是不能改变的。

关于字声还有个四声问题,中古四声是平上去入,新四声是阴阳上去,它们的区别在于,新四声没有入声,将其分别派到上去声和阳平和阴平去了。


宋词是唐宋文学,按理现在可以不用入声,但问题出在词谱是根据那时字的声调而定,现在要改变它,从词句上讲是可以的,但从乐谱上讲就不谐了。原因在于,根据每首曲子的宫调限制,其每句字声与乐谱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此可参照以前回答同样的问题如下:


至于能否有较快的记住平仄的方法问题,最简易的做法是背会某一首词,从其字声中可以分辨出平仄。另外,多看看《平水韵》,先熟悉其中的入声字,时间久了,自然能够分辨出来的,当然还有其它办法。因为话起来就长,在这里暂不赘述了。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三上词话》作者。


三上词话作者


仄平平,(句)平仄仄(韵)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下阙 仄平平(句)平仄仄(韵)中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中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注:1,拼音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2,“中”为可平也🉑️仄。

依着这个“公式”我这样填:

海横流,湖竞泛,出没烟波,逐浪桃花渡。收起征帆休说苦,往事盈盈,梦呓依然酷。

跨年诗,辞岁酒,常棣传香,厚砌墙垣处。淘气罍歌萌萌醉,寂寂相思,刹那间流露。


朱四真


每一个“词牌”都有其固定的“平仄韵格律”,少的一种,多的有数种,更多的过十种。古词牌的格律在现代也有一定的拓展,习惯的讲“与时俱进”。但是,大的总律格不得“乱更动”,否则就失去了“韵味”。

平仄韵,是中华诗词曲歌赋联的精髓所在。中华诗词曲歌赋有千种以上的诗体,词牌,曲调。“联”在中国形成最早,是有文字,就有对联。诗、词、赋、曲起源于汉,形成大势在唐,盛行光大在宋。“曲”在元最盛。 平仄韵,是古诗、词、曲,律、调、吟、唱的一种转换,也是为文字起伏、对仗工正,更为体现出弹、唱、吟之韵味之美。 古汉语的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汉语的入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消失,分派到了其他四声调之中。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换成“平仄韵”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为古汉语诗、词、曲的“平韵”;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上声、去声为古汉语诗、词、曲的“仄韵”。 如,七律,每句七个字要求有严格的“平仄韵”,并且前后句、上下句等句子还讲求押平仄、对仗、对偶等。《中华新诗词韵》(十四韵)是古今“平仄韵的有机结合”,易学易懂易用,值得推广运用。



词牌主要来源宋代,明清弱有之。词牌的平仄说得太为广泛,各词牌有各词牌的平仄,各词牌的数字不同,韵律不同,平仄也不同,故后人将作词叫为填词(填相等的数字,各词的韵律,相同的平仄和一定的意境)。要想记住那么多不同名称词牌的平仄并非易事,本人写词时到百度将某词牌平仄度出再抄写下来再进行填词。词牌不同,意境不同,决对不能张冠李戴。

个人知识有限,回答提问者问题,仅供参考,没有能及帮提问者解决问题,见谅。


枫亭晚94540406


我来补充一点,记录平仄有几种形式,我喜欢这种:

平声用短横表示(_),

仄声用短竖表示(),

可平可仄用加号表示(+)。

填词的时候,先把平仄抄在纸上,照着填写。简约明了。

还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用平水韵写诗,如果哪个字平仄叫不准,你就查百度,输入“平水韵”,后面输入你要查的字就显示答案了。我才知道,意外大喜!(词韵没有这个功能)。


余与吾


近体诗的平仄,是依据马蹄韵的规矩而逐步成熟起来的。一般的正格比较明显,至于出现拗句,变格,不是主流。我们要注意古人的正能量。因为近体诗句型比较集中,句子比较对称,运用马蹄韵比较完美。

词是倚声填字,词谱是后人根据好多古人著作,通过研究筛选平仄规律而得出的词谱。当然,一首词牌,变格特别多,但也要重视主流。词和诗的不同之处是。词平仄韵皆可押,可换韵,而且有长短句。这就造成了其词谱的多样性。不过,其中基本也有马蹄韵的影子。

赋,一般是节奏点符合马蹄韵。其隔句必须符合马蹄格。当然,其他句型可以只注意节奏点就可以。

曲也和词有相同之处。

从诗词曲赋都见到了马蹄格的影子。马蹄格贯穿其中。可见他们有共性。并非某人随意乱造的格式。

我们见到的古诗词曲赋,有时对马蹄不太严格。我们不要纠缠古人缘何如此。我们要学古人好的东西,学正能量。毕竟在每一种文学形式发展的过程中,难免有不成熟、不足之处。

今人怎么做呢?

要向理想的马蹄格看齐,这是文学的大的发展方向。摒弃糟粕。这是阳关大道。要多按正格去写。


诗词与花草


一般现代汉语读言,一、二声为平,一阴平二阳平;三、四声为仄。

但是古诗词还有一种叫入声字,入声字不论阴平、阳平都读仄声,比如一、独等等,想看全部可百度查阅入声字表。

我们现代人填词,我觉得还是模仿古人风格为宜。


煤城飞t将


词的平仄,应按:钦定词谱和词林正韵来定。当用新声韵,另当别论,没有传统韵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