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高材生只想赚1分钱却被批:格局太小,做什么都是错的

点击上方

哈佛高材生只想赚1分钱却被批:格局太小,做什么都是错的

蓝字关注我们

哈佛高材生只想赚1分钱却被批:格局太小,做什么都是错的

MBA智库商学院,链接全球优质商学院资源

哈佛高材生只想赚1分钱却被批:格局太小,做什么都是错的

作者丨进击的阿秀

来源丨进击的阿秀(ID: zchxuexi)

最近,一位知名投资人分享了4名哈佛毕业生的创业故事:

这个团队是想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做高频交易。具体是什么事呢:

如果买方想用10.04元买A公司的股票,但是卖方想卖10.05元,这个时候双方就没法交易了。


这个时候只要买方愿意多花1分钱,或是卖方愿意少赚1分钱,交易就可以实现。


但是市场上的信息始终是不对称的,一旦双方同时妥协,就是买家愿意10.05元买,而卖家愿意10.04元卖,那么机会就来了,就有了1分钱的价差。

这种交易的特点就是利润很小,但交易频率足够高的话还是能赚钱的。

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抢单必须非常迅速,不然很容易被别人抢走,甚至有公司为了提高0.1秒的抢单时间,花了1亿美元改进芝加哥到纽约的光缆;

二是这个生意尽管赚不到大钱,但胜在几乎没有风险,所以1分钱可能有n家机构同时在抢。

这个哈佛毕业生团队之前在一家对冲基金负责这项工作,因为觉得这项工作没什么门槛,就自己出来创业,于是找到了这位投资人。

这位投资人最后说:虽然他们最终是可以赚钱的,但我并没有投资他们,因为他们做事的格局太小了。

太小家子气的人,是赚不了大钱的。

1

格局决定你的价值顶点

你永远跳不出自己画下的圈子

很多人都说格局,但什么是格局呢,很多人语焉不详。

格局就是在能力范围内,你能不能看到大的机会,做一件影响力和影响范围足够大的事情。

这个格局会决定你能够给这个社会提供的最大价值,因为格局会决定你能够看到的机会上限,而你的一切努力,都很难超过这个机会本身的最大价值。

你的一切主观努力,都跳不出你自己划定的圈子。

投资圈里有一句话“go big market”(去找最肥的市场),这句话的意思:

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一亿美金的市场,那你的公司怎么费劲折腾,天花板也就是一亿美金;

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上百亿美金的市场,你如果能抓住机会好好做两年,就有可能十亿美金了。

雷军曾经说自己最开始为什么要做智能机,就是因为当年在金山毒霸和金山词霸之间做出的错误抉择里吸取的教训。

谁都知道杀毒软件的市场要比单词软件的市场大得多,但是雷军当时不太擅长跟有关部门打交道,于是选择了金山词霸。

后来的故事也许大家都知道,金山毒霸的面世要比金山词霸晚4年,一步慢步步慢,金山在杀毒软件领域里始终慢半拍。

“全球一年卖16亿部手机,都在买Smartphone,如果每部手机卖一千块人民币的话,假如中国每年卖4亿部,每年就4000亿了,还不包括上下游和衍生业务”。

“如果我不是做这个市场的话,我怎么可能第一年卖产品就是100亿人民币呢?如果我今天还在做金山软件,哪怕WPS和微软OFFICE在中国加起来一年也就几十亿”。

你有多大的格局就能看到多大的机会,就能做出多大的事业,相应的你能够为社会提供的价值也就有多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永远都跳不出自己画的那个圈子。

2

多数的小格局都源于时空尺度太小

多数的小格局都是因为没能把眼前的问题,放到一个更大的时空尺度上衡量而导致的,紧盯着当下的胜负输赢,看不到三步、五步之后,甚至终局的胜负手。

比如前文说的高频交易,当把它拉到一个更长的时空尺度上来看,就会发现这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生意。

从时间尺度上来讲,这种交易方式是没有风险和门槛,但必然赚不了大钱;从空间尺度上来讲,正是由于这种交易方式没有门槛和风险,导致很多人同时竞争一笔生意,赚大钱的概率就更低了。

只关注眼前,不关注长远,是小格局的主因。

我有个做股权的律师朋友曾经给我分享过一个故事:

客户A、B、C三人都是做业务好手,D不懂业务但有一点社会资源,4人脑子一热就合伙创业了,而且为了彰显公平,四个人各分了25%的股份。

公司越来越壮大,A、B、C三人都在各自负责的业务板块上开疆拓土,只有D除了最开始忙活着注册公司掺了一脚,后续拉来了一两票小单,就对公司再没有任何帮助了。

这个时候A、B、C就想收回D的股份,但D也死活不同意。毕竟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如果他不签字,另外三个人是没办法把她从公司里踢出去的。最终三个人花了好大一笔钱才把股份拿回来,白白的增加了一大笔创业支出。

我朋友的一句话很有意思:选择创业伙伴,是要跟他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在一起奋斗的,如果不看的远一点,未来一定吃大亏。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3

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

1)有人生愿景的人格局不会太小

有自己的人生愿景的人往往格局不会太小,即使你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目标,也要有一股子不甘平庸的劲头。

马云创业之初四处碰壁的时候,他曾经留着眼泪说过一句话:“失败了也无所谓,我至少把一个概念告诉了别人。我不成功,会有人成功的。

这就是特别明确的人生愿景,人生有一个愿意为之努力的大方向,他就不得不看的更远,想得更多,格局也就越来越大。

2)想问题从大处着眼,做事情从要处着手

格局大的人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从大处着眼,往往不把眼光局限在一件事的一时一刻上。而做事情的时候,却是从最紧要的小处着手,“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

时时想有什么可以做得更好,时时想应该如何让“更好”实现

,这就是适用于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大格局了。

3)决策的境界要高,眼光要远

想问题的时候要聚焦真正的核心,不要总是考虑鸡毛蒜皮、蝇头微利,更不能贪图小利。

比如老板老想着怎么处罚迟到的员工,老想着怎么克扣员工工资;比如员工临近下班就想着早走,老想着怎么偷懒,想着谁比谁多拿了200块奖金。

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这些都属于非常短视的行为,反而偏离了真正核心的工作,得不偿失。

以上,共勉。

作者简介:阿秀,一个追求“句秀、骨秀、神秀”的文字梦想家,一个热爱码字的个人管理专家,36Kr特邀作家,脉脉特约专栏作者,多篇文章全网收获千万级别阅读。个人公众号“进击的阿秀”(ID:zchxuexi),欢迎关注。MBA智库商学苑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哈佛高材生只想赚1分钱却被批:格局太小,做什么都是错的

喜欢本文

欢迎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