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跌掉近2万亿港元后发布Q3财报 腾讯能否走出“阵痛”期

市值跌掉近2万亿港元后发布Q3财报 腾讯能否走出“阵痛”期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任晓宁

11月14日下午,腾讯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这也是腾讯架构调整后的首份财报。

财报显示,腾讯第三季度营收806亿元,同比增长24%,环比增长9%;净利(按非通用会计准则)197.1亿元,同比增长15%。

本季度腾讯的广告、数字内容、支付和云服务业务增长迅猛,成为腾讯的主要营收。网络游戏收入下降4%至258.13亿元,但网游依旧是腾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从股价来看,第三季度腾讯股价依旧下滑。与今年最高点每股475.72港元高点,市值一度冲破4.5万亿港元相比,11月14日收盘后腾讯股价下跌至每股272元,市值2.6万亿港元。

包括瑞银、高盛、美银美林等在内的20余家券商都下调对于腾讯的目标价,各大券商分析认为,腾讯的股价主要受游戏监管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广告收入不利因素。同时,各大券商也给予腾讯“买入”评级。经历近1年的股价持续下跌后,券商报告分析,尽管腾讯短期内受到政策因素以及宏观经济因素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他们看好腾讯。

游戏业务首次下降,“黑天鹅”依旧存在

游戏依旧是腾讯最赚钱的业务,第三季度腾讯游戏收入258.13亿元,占总收入占比32%,为2015年以来占比最低值。

这一季度,腾讯网络游戏收入同比下降4%,主要是腾讯的PC端游收入的减少。此前,腾讯网络游戏收入均为增长,2018年第二季度增长6%,2018年一季度增长26%,2017年四季度为32%,2017三季度为48%,2017年二季度为39%。

今年以来,由于监管原因,多款游戏无法开启商业化,这给了包括腾讯在内的游戏公司沉重打击,今年三季度,腾讯依旧处于被打击中。

腾讯主管游戏业务的高级副总裁马晓轶之前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曾透露, 2017年,腾讯全年新上线的游戏有50款左右,今年手游上线的产品大幅度减少的,全年可能就10多款。

游戏被监管的原因之一在于令未成年人沉迷,腾讯也在不惜成本改进。11月5日,腾讯宣布,将在腾讯所有游戏中实行最严实名制系统,以减少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其中包括把所有的身份证和姓名的信息加密之后交给公安权威数据平台来做验证今年。记者了解到,公安系统身份验证一般每人需要付费0.5元,对于游戏公司而言,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游戏业务方面,腾讯主动对未成年人用户的游戏进行严格的限制,相信这些举措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健康稳固的基础。

目前管理部门对游戏的监管依旧没有放松,对于未来,腾讯自身也无法预测。 为了占据未来市场,腾讯依旧在投入新游戏,按照马晓轶的说法,在新的组织架构后,腾讯互娱会更专注于游戏的开发和发行以及电子竞技的培育和发展这两个方向。

国金证券分析师裴培分析认为,目前,制约腾讯业绩的最大因素是游戏行业的监管:《绝地求生之刺激战场》仍然无法变现,新游戏发行受到版号停发的影响,明年还可能实施版号总量控制。这个问题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另一家机构星展预计,游戏批准将在2019年第一季度恢复。该行称随着玩家基数的增加,腾讯旗下游戏《绝地求生》PUBG 的变现潜力将在2019财年中大幅增加。

广告收入首次占比超20%,但面临头条系压力

第三季度,腾讯网络广告业务增长迅猛,同比增长47%至人民币162.47亿元。在总收入占比中,网络广告收入也首次占比超过20%。2018年第二季,腾讯网络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9%,为141.10亿元.

此次腾讯广告收入的增加,主要源于广告资源的增加(如微信朋友圈)及新的广告形式(如小程序),以及腾讯的移动广告联盟及QQ看点的收入增长。同时,还受益于腾讯视频广告收入的增加。

广告业务也是腾讯被业界寄予厚望的业务,“腾讯目前还有大把流量被浪费,” 亿欧副总裁由天宇告诉记者,对于广告的流量精细运营能力,是腾讯应该加强的。他认为,与Facebook相比,腾讯的广告变现能力很低,“甚至只有十分之一”。此次腾讯架构调整后,把广告平台独立出来,由天宇认为,腾讯深厚的流量底子,能够支撑腾讯业绩继续增长。

架构调整后,腾讯将广告业务并入企业发展事业群(CDG)的AMS内,以充分利用腾讯在社交、视频、新闻及信息媒体的综合资源,发掘更大广告价值。

但值得注意的是,腾讯的广告业务目前也面临压力。广告的背后是流量,近一年以来,以今日头条为首的头条系正在挑战腾讯的流量霸主地位,尤其在被视为未来流量“收割机”的短视频领域,腾讯目前落后于头条系的抖音,对于腾讯广告业务的发展,这会造成一定压力。

星展称,预计腾讯在线广告市场份额将从2017年的11%增加到2020的15%,在线广告收入将在2017至2020财年实现30%的复合年增长率。鉴于在线广告的市场规模是网络游戏的两倍,该行称看到腾讯的长期潜力。

云收入连续三季度增速过100%,需要与阿里相抗衡

第三季度财报中,腾讯首次公布了云服务的收入。财报数据显示,腾讯的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逾一倍及录得环比两位数百分比增长。本年首三季的收入逾人民币60亿元。此前2018年Q1,Q2,腾讯云服务业务均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

云服务是腾讯架构调整后重点押注的领域,也是腾讯转型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支撑。第三季度,腾讯认为,腾讯的云服务在游戏及直播领域维持领先地位,并扩大了腾讯在金融及零售等其他行业的市场份额。云服务的付费客户数录得同比三位数百分比增长。

产业互联网是当前所有巨头看好的方向,也因此竞争激烈。 这是一个短期内不能产生利润的业务。一位专注2B业务的媒体人告诉记者,即使阿里云市场份额远远超过腾讯,但也正处于花钱圈地的过程,“收入越多,亏损越大。” 根据IDC的数据,阿里云市场份额占45.5%,排名第一,腾讯云市场份额10.3%,排名第二。 为了和阿里云抢市场,腾讯云可能更需要打出价格优势。

业内分析认为,腾讯云虽然发展起步较晚,但目前已经成为阿里云之后市场份额第二的国内公有云服务提供商。未来腾讯云或将更多地通过和重点行业的连接以实现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依旧处在“阵痛”期,但也依旧拥有实力

国内、国外的银行、证券机构,对于腾讯给出的建议绝大部分是“买入”,但他们都调低了目标价,可以看出,腾讯目前依旧处在“阵痛”期。

美银美林发表报告表示,将腾讯目标价由459港元下调至422港元。德意志银行将腾讯的目标价由396元,下调至328元,中金证券调低目标价降16%,至365港元,维持评级“买入”。瑞银重申对腾讯“买入”评级,目标价450元。星展唯高达将腾讯控股目标价由410港元下调18.05%至336港元,评级重申“买入”。

瑞银发表研究报告称,腾讯重组利其长远发展,认为当中三大范畴有改善,包括整合了内容及分发、改善广告系统及分析、更多聚焦于商业市场机遇,有助应对内容推送业务竞争对手势头强劲问题,并能助腾讯重新定位以应付云及智能零售等的长远发展机会。

目前来看,腾讯的“阵痛”还需等待游戏监管政策的最终落地。摩根士丹利对此认为,游戏许可证审批流程最终会恢复,对监管的忧虑亦可能属过度,且腾讯估值接近低谷。该机构认为,腾讯的股价以今年1月以来调整约30%后,可能正在接近拐点。

长远来看,国金证券分析师裴培依然看好腾讯。他认为,腾讯的长期战略地位仍然稳固:微信小程序已经拥有4 亿MAU,并在游戏、电商市场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游戏、长视频等娱乐业务上,腾讯领先于大部分竞争对手;通过微信支付以及战略投资,成功切入了新零售领域。

根据腾讯财报公布的数据,第三季度微信及WeChat月活跃账户达10.825亿,同比增长10.5%。用户参与度稳健增长,此乃受惠于小程序及微信支付所提供的使用场景不断增加。长期来看,腾讯依旧占据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