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车”屡禁不止,真的没招吗?

“黑车”屡禁不止,真的没招吗?

“黑车”屡禁不止,真的没招吗?

“黑车”屡禁不止,真的没招吗?

“黑车”屡禁不止,真的没招吗?

■策划/龙兆埏

执行/见习记者 龙兆埏 唐明

随着贵广、沪昆线路的相继开通,“多彩贵州”的形象得以借助便捷的高铁网络迅速向外远播。进出贵州的时空距离极大缩短后,越来越多的人走入黔地,感受这里独特的风俗、风物、风貌。因此,贵阳北站成为向外展示贵州形象和游客认识贵州的第一扇窗口。然而大量旅客在此集散,也伴生了“黑车”乱象。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现象一:喊拉客人,搅扰出站秩序

10月28日11时,记者刚到贵阳北站,就看到了“喊客”的场景。在进出站过道上,“黑车”司机们正在“围堵”出站乘客,“兄弟,小河、花溪走不走嘛。”“大方、黔西、金沙,坐我的车,上车就走。”

“黑车”司机们在过道两旁的出站乘客中左右穿插,喊拉客人。乘客里有的凑近搭讪询问,也有的看到后远远避开。记者观察到,在他们的不断问询下,生意倒也“红火”,没多久,就有七八人被拉去坐车。

沿着进站通道继续往里走,不到100米的距离,就有几十人在过道两边喊拉客人,还有一群等客的“黑车”司机“占据”在西广场上,大声交流着昨天跑车的收益。

举目望去,拉客的、坐车的、出站的,大包小包的东西、各式各样的人群,烘托起了贵阳北站“黑车市场”的一片繁忙闹热。

刚出站的乘客萧女士说:“本来,两边的通道和广场很宽,现在‘黑车’拉客的人这么多,被他们这样一弄,出站的和进站的人全都堵在一起了。”

现象二:纠缠吵闹,引起乘客不满

更热闹的是地下停车场。“黑车”司机们直接堵在了入口,不停地招揽客人。几辆没有停在车位上的“黑车”正在上人装物,准备出发。

围绕着北站走了一圈之后记者发现,除了这几处,售票大厅、出站通道、公交站台等多个地方都有揽客的“黑车”司机。

每次有列车抵达,他们就开始“活跃”起来,拥到各个出站口。乘客王飞说“要是你的态度显得不够坚决,这些‘黑车’司机就会一直缠着你,直到你表示要坐车或者明确的拒绝。”

一位来自广州的游客感慨道:“我觉得很乱,拉客声、喊价声各种声音在出站大厅里嗡嗡嗡的闹成一片,令人头疼。”她表示,高铁站应该是一座城市形象的窗口,这样的经历很难让人感受到心情愉悦。

现象三:“黑车”盘踞,已形成“专线”

在与黑车司机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在贵阳北站周边,像他们这样盘踞在此拉散客,跑市区及附近县市的“黑车”有数百台,还不包括时常“流窜”来拉客的,除此之外,附近还有几十台专跑固定长途线路的车。

按司机所说,记者来到贵阳北站对面的北大资源梦想城,远远就看到速8酒店附近的人行道上,十几名手提肩扛的乘客正在路边等待着已经联系好的“黑车”。

据乘客介绍,这个地方是贵阳至道真自治县的“专线”,此外在附近的贵北大道、阳关大道等地还有到省内其他各个市州县的“专线”。他说:“车子多得很,去哪儿的都有。”

正说话间,一个身穿牛仔衣的男子过来招呼:“要去道真的,赶紧上车!”随后,十几人涌进了路边停放的两辆七座车,车很快发动。留在他们身后花坛中的,是众多被丢弃的一次性碗筷、水瓶……

“黑车”何以屡禁不止?

在采访中,“没办法”三个字经常被乘客提及。“没办法,坐公交车不能直达,要转车。又带了东西,为了方便只好坐‘黑车’。”市民李女士说。

“公交车难等,出租车又比较贵,相比之下,‘黑车’的性价比还能接受。”贵州师范大学的学生姚远觉得,乘客有需求,给了“黑车”生存的空间。

据北站工作人员介绍,作为贵州省最大的公共交通枢纽,贵阳北站日均发送旅客45628人,日均到达旅客40344人。高峰期单日发送旅客64736人,到达旅客57380人。“以北站现有的公交、出租、地铁等交通工具的运力很难完全满足这么多乘客的出行需求。”该工作人员说道。此外,在揽客上“黑车”司机们也“紧跟潮流”,除了拉客喊客,还建立了专门的“客户”微信群,靠着亲朋好友和乘客的宣传,相互分享、招揽客源。

聊及自己的“事业”,一位年轻的“黑车”司机得意地谈到:“我们跑车也是有门道的,互相在微信群里联络通知,路上哪里查车、堵车、出车祸,都能早早避开,也不会被交警抓到。”

 【部门声音】

贵阳观山湖区交管分局“黑车”司机擅打“游击战”和“信息战”

据观山湖区交管分局吴警官介绍,贵阳北站的电子抓拍设备现在尚未完全安装完毕,对于“黑车”的乱停乱放、喊拉客人等非法营运行为的调查取证无法做到全方位覆盖。他说:“‘黑车’有专人望风、转移又快,抓不到现行就无法进行有效打击。何况现在除了打‘游击战’,还打起了‘信息战’,‘黑车’司机们都建有微信群,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相互‘通报’,这也给我们开展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吴警官表示,对于非法营运,各执法单位多采用劝导、劝离等教育方式,即使是违反了治安管理条例,公安机关传唤询问查证的时间也不能超过8个小时,其中情节严重的才会被处以行政拘留等处罚。“多数‘黑车’司机都成了惯犯,当面承认错误,背后照常跑车。”吴警官说。

贵阳市运管局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才能治本

贵阳市运管局稽查四大队队长刘祥龙告诉记者,正规运营车辆的缺口、“黑车”监管的困难、违法成本的低廉,是贵阳北站周边黑车乱象的主要原因,要想杜绝黑车,必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希望能由政府牵头设置一个由公安、城管、交警、运管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机构进行常态化的巡查监管,杜绝黑车揽客,压缩“黑车”的生存空间。”刘祥龙表示,同时建议调整和完善公交线路、班次、时间,优化出租车、网约车等的运营管理服务,加快城市轨道建设,满足乘客公共出行需求和“定制化”出行需求,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加大对乘客安全意识和“黑车”危害性的宣传教育,倡导乘客不要乘坐“黑车”,堵住客户来源,彻底杜绝黑车。

【小帖士】

乘坐黑车七大危害

1、“黑车”安全系数低。在黑车中,有不少是二手车,甚至是拼装车、报废车,车况普遍较差,行车安全无法保障。

2、“黑车”驾驶员未经客运服务培训。没有相关资质,驾驶技能不过硬、不了解服务规范,无法提供优质服务。乘客的乘车安全、应有权益得不到保障。

3、“黑车”大多数未按规定交纳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乘客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赔偿,非法营运的“黑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也不予赔付。

4、“黑车”经常超载。许多黑车司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辆七座车甚至会挤进十几人,这种车辆性能受到极大压缩的车,一旦遭遇交通事故,极易造成重大伤亡。

5、“黑车”司机构成十分复杂。其中不乏以跑车作为副业或幌子,实则从事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行为的不法分子,对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会构成威胁。

6、“黑车”司机明知自己的行为属于非法活动,在营运过程中对各类检查始终保持警惕,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行车安全。遇到检查时还可能暴力抗法,强行逃脱,会给乘客带来极大的潜在危害。

7、乘客维权无保障。乘坐黑车的乘客,不仅无法得到发票,也容易被黑车司机侵犯利益,如丢失物品被侵占、高价收费等。如果遇到纠纷,“黑车”的基本信息资料没有在相关部门备案,乘客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转自:法制生活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