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造月亮”將發射升空,難道以後天空出現2個月亮?

近日,四川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稱:該研究會參與構想的“人造月亮”有望在2022年初步實現——2020年首顆“人造月亮”將完成從發射、入軌、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併發射,如果成功,將在2022年繼續發射3顆“人造月亮”。

2020年“人造月亮”將發射升空,難道以後天空出現2個月亮?

山東濰坊:中秋賞月

人造月亮是誰提出的?

人造月亮的構想最早源於一位法國藝術家的想法:“在地球上空掛一圈鏡子做成的項鍊,讓它們一年四季把陽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有人擔憂人為地從太空反射陽光到地面會影響地上生物作息、天文觀測等。

人造月亮什麼原理?

眾所周知,月亮本身並不發光,但由於月球、地球和太陽之間的特殊位置關係,月球會在地球的陰面反射一定的太陽光以照亮地面。而「人造月亮」的原理和月球反射太陽光一致,衛星通過特製的巨大反射鏡定向將太陽光集中投射到一定範圍內。

有歷史經驗嗎?

最早的就是俄羅斯邁出了第一步,要做人造月亮。總共俄羅斯有3次試驗,

俄羅斯為什麼要人造月亮?

這一系統可以解決俄羅斯高緯度地區的照明問題。這些地區每年總有長夜難明的極夜時期,渴望光明的人們深受其苦。此外,太空反射鏡還可以用來照亮發生地震或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地區,使救援工作在夜間也能進行。俄羅斯科學家們認為人造月亮是種非常有益的嘗試,於是實施了代號為“旗幟”的一系列計劃。

1,首先是進行地面試驗,俄羅斯進行了“旗幟1”號陽光反射鏡的地面工程實驗。

2,1993年2月4日,"進步"貨運飛船離開了和平號空間站,它攜帶一把摺疊好的巨大"太陽傘"---人造月亮。12分鐘以後,它在離空間站160米的地方被打開,然後用這把直徑22米的"太陽傘",在距離地球350千米高的地方進行了人造月亮的照明試驗,向處於黑夜的歐洲地區反射了一道寬約10千米的亮光,其亮度相當於月亮的2~3倍,從南到北掃過地球,依次照亮了里昂、日內瓦、慕尼黑和白俄羅斯。

3,1999年2月4日,俄羅斯進步M—40貨運飛船攜帶了一面反射鏡進入太空,進行代號為“旗幟2·5”(另有網站稱為“火焰2·5”)的陽光反射試驗。按照預先的設想,鏡瓣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會迅速展開,形成一個直徑為25米的反射鏡面(每個鏡瓣都是由專門的鍍鋁膜合成膠片製成),在和平號太空站上的兩名太空人帕達爾卡和阿夫傑耶夫的操控下,像向日葵似的朝向太陽。這個直徑達25米的“人造月亮”的總重量不到4千克。幾乎所有和平號太空站經過的國家如俄羅斯、法國、捷克和加拿大等都會陸續出現一束自太空投下的陽光。光束的直徑在地面為5-7千米。夜色中,反射光的亮度10倍於月球,足以讓人讀書閱報

但是,在飛船離開和平號太空站150王200米時,僅過了一分半鐘,“進步”號的天線突然打開,巨大的反射箔片就絆在了天線上,反射鏡未能打開。和平號上的太空人用遙控系統啟動貨運飛船的引擎,轉動天線,使箔片擺脫了天線的羈絆。但是,當貨運飛船再次旋轉時,又出現了相同的問題。俄羅斯航天局地面飛行控制中心分析後判斷,陽光反射鏡膜發生了纏繞現象。經歷兩次的修正失敗後,俄航天部門決定中止試驗。1999年2月5日,進步M—40貨運飛船帶著未打開的太空鏡進入地球大氣層燒燬,未燃盡的殘餘物墜入太平洋南部水域。

從此之後俄羅斯經濟因素從此就停止了這項工作,第一次還是成功的,最好一次失敗而告終!

一家新西蘭公司也開始嘗試月光。2018年1月,火箭實驗室的“ 人性之星 ”(Humanity Star)發起了有爭議的發佈,實際上是一個帶有76個反光板的雜草叢生的迪斯科球。準球狀物體以90分鐘的間隔繞地球運行,直到3月23日過早解體。

以後天空真的出出現2個月亮嗎?

這顆“人造月球”發射成功的話,能夠在夜間照亮成都市10到80公里的區域。這顆衛星的亮度將是月光亮度的8倍,不過,它只被用於夜間作為月光的補充,並不可能取代月亮。

只是以後我們會發現天上有一顆特別大,特別亮的星星,他可以固定投放區域,因為直徑只有那麼大,以後晚上遇到搶險可以固定投放這個位置,應該可以控制。

人造月亮成功對我們有哪些好處?

第一,據說可以省電,有專家算出為此成都將節省下大筆的路燈電費,預計每年節約電費開支12億元。

第二,減少光汙染,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光汙染會對人類及其環境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在想我國很強大,什麼都可以做出翻版來,你還找的到你身邊沒有翻版的東西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