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报效祖国,据传他抱着两个篮球从台湾游到大陆!

为报效祖国,据传他抱着两个篮球从台湾游到大陆!

今天我们说的这个人物就是林毅夫,说道林毅夫,那绝对是中国经济学界的名人和实力派。他做过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被认为是国际经济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中国经济学家,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中国人。他创办了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是国务院高级经济智囊成员。他治学严谨,对人谦和,带着宽边眼睛,一副儒雅像,有着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学以报国的抱负和追求。当然,他做到了,而且继续在做,在这条报国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清晰印记。

为报效祖国,据传他抱着两个篮球从台湾游到大陆!

其实,关于林毅夫,还有你所不知道的传奇经历。

林毅夫,1952年10月生,台湾宜兰人。林毅夫的原名是他父亲起的,叫林正义,是希望儿子长大后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而他却因为曾子的一句名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毅夫”。

1975年,林毅夫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陆军官校,随即留校担任学生连排长,第二年考上国防公费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1978年获政大企管硕士,随即返回军中,派赴金门马山播音站前哨担任陆军上尉连长,负责接待外宾参观第一线连的任务。马山连是全师最重要的一个连,不但全连官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而且装备福利全师最好。因为这个连的位置正在马山,是全金门距大陆最近的据点,退潮时离对岸直线距离只有2300米,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岸军民的活动,所以多年来都是金门防务部接待外宾眺望的明星据点。这就为林毅夫游回大陆创造了客观条件。

为报效祖国,据传他抱着两个篮球从台湾游到大陆!

林毅夫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每当夜深人静,他就悄悄地收听大陆电台,遥望对岸星星点点的灯火,心潮澎湃,对祖国大陆充满了无限向往之情。然而,台湾海峡如一道屏障,硬是生生地将两岸人民骨肉分离,使他心中的“大中国思想”无法实现。他痛恨这种人为的分离,却又无法改变现实。怎么才能回大陆,一个故事给了他启发。他听说十年前,有人穿着“蛙鞋”,以学习游泳为由,泅回了大陆,这使林毅夫的心情豁然开朗,经过深思熟虑,他有了一个大胆的念头。

为报效祖国,据传他抱着两个篮球从台湾游到大陆!

按照当时传言,1979年5月16日傍晚时分,林毅夫“假传演习命令”,下达宵禁令,由连传令兵通知沿海岗哨,不准驻防马山播音站的官兵在夜晚点名后走出营房;若发现有人下海游泳,严禁开枪射杀,以让游泳者顺利泅水“叛逃”对岸;即使听到枪声,也不准一探究竟。其实,那个“游泳者”不是别人,正是下达宵禁令的林毅夫。林毅夫是怎么到大陆的,社会上一直传说,林毅夫是抱着两只篮球游过海峡的。这个传说后来被证实是谣言。据他的妻子陈云英透露,林毅夫身材高大健壮,平素爱打篮球,且技术超群,而且林毅夫是个游泳健将,至今仍可以连续游2000米。林毅夫也说,“没有人能抱着篮球游过台湾海峡,不信你抱抱看!“尤其是两个篮球。

为报效祖国,据传他抱着两个篮球从台湾游到大陆!

至于说林毅夫为什么费尽周折回大陆,简单地说,就是振兴中华的初心。用林毅夫的话说,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在大陆,台湾发展好了,并不能带动整个大陆的发展,但大陆的发展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能带动台湾的发展。大陆才是可以承载他报国梦想的地方。

他的这种初心从他写给表兄李建兴的信上也可以看出:

“台湾的未来,现在正处于十字路口,长期维持那种妾身未明的身份,对台湾一千七百万同胞来说,并非终久之计。因此何去何从,我辈应当发挥应尽的影响力。正如你来信所说,台湾不该独立,更不应该再次沦为次殖民地。那么台湾到底应该往何处去,这个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是我心中思索的主题。基于对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认识,我觉得回归祖国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最佳的选择方案。做为一个台湾人,我深爱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愿为它的繁荣、幸福奉献一生的精力;但是做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台湾除了是台湾人的台湾之外,台湾还应该能对中国的历史发挥更大的贡献。长期的分裂,对大陆不利,对台湾不利,对整个中国的历史更不利。因此如何在不损害台湾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促使中国早日再度统一,是我辈有志青年无以旁贷的责任”。

为报效祖国,据传他抱着两个篮球从台湾游到大陆!

再者,林毅夫自小牢记孙中山先生的遗训:“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一个人如果有能为十亿人谋福祉的能力,就应该毅然投身到这样的事业中去。因此林毅夫后来从台湾毅然泅过海峡,回到祖国大陆,毅然决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用于商业宣传,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