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罗甸」《贵州日报》6版报道:改变,只为心上的留守儿童——记罗甸县第四小学校长汪付珍

「媒体看罗甸」《贵州日报》6版报道:改变,只为心上的留守儿童——记罗甸县第四小学校长汪付珍

贵州日报报道

年过半百的汪付珍,现任罗甸县第四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罗甸县小学教育集团学校校长。她32年如一日坚守在教育一线,将青春与智慧都献给了贫困山区的教育。

自1999年8月担任罗甸县第四小学校长以来,汪付珍紧扣“谁来关爱留守儿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扶贫问题主线,成功探索出了“留守儿童以校为家·四在学校幸福校园”办学特色,并提炼出以“一花一世界,一人一追寻——让每一个孩子因教育而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和“勤奋务实、拼搏奉献”的校训。学校开设第二课堂,书法、舞蹈等12个大项28个小项的体艺活动项目,让孩子接受全面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把学校打造成了省州留守儿童示范学校、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罗甸县第四小学是全县规模最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学校,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86.7%。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让外出务工的家长放心,学校大力营造“像家庭一样的学校,像父母一样的老师,像兄弟一样的同学”的良好氛围。对留守学生进行摸底详查,详细记录其住址、家庭电话、父母名单、联系方式等,建立台账,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落实扶贫助学及帮扶机制。实行“1+N”爱心教育,即1名教师帮扶1至10名贫困留守儿童,并建立教师帮扶贫困留守儿童台账。学校时刻保持与家长的密切沟通,每年春节组织召开返乡家长会、座谈会。实行问题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每位教师担当一名问题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除了关心学习生活外,还给予经济上的资助。

汪付珍带领罗甸四小全体教职员工坚守“牺牲几十位老师的休息时间,造就千百个家庭幸福”的工作理念,从生活用品管理、行为教育、学习辅导、心理教育、安全保障等五方面开展工作,细心呵护留守儿童,精心教育和管理学生。以“汪付珍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贵州省汪付珍名校长工作室”为平台,帮助四小教育集团分校和罗甸县边阳一小、罗沙中小学、栗木小学、罗悃中小学、红水河中心校等学校“把脉诊断”,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在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行动中,对口帮带荔波县甲良镇小学,甲良镇各校校长、骨干教师、主任已分三期70余人次到罗甸四小跟岗学习培训。

2016年以来,罗甸四小先后被评为省级“四在学校、幸福校园”示范校、黔南州推动科教进步先进集体、黔南州安全文明校园、全省文明校园、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贵州省中小学校本研修示范校、贵州省职工书屋、黔南州五星级基层工会、贵州省《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课外活动课程校本化的探索》教学成果项目一等奖等数十个奖项和荣誉称号。

由于工作突出,汪付珍先后被黔南师院、贵州师范学院等高校聘请作专题讲座,先后被评为“贵州省特级教师”“全国民族大团结优秀个人”“贵州省小学名校长”“2015年第三季度全国感动人物”等荣誉称号,2017年5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来 源 | 贵州日报

作 者 | 贵申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