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听汇报爱“暴走”的卫健委督查组在宁波经历了啥

不爱听汇报爱“暴走”的卫健委督查组在宁波经历了啥

浙江在线-健康网11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尉洁婷)“我们先不听汇报,按照这张10项措施的表格,先去看看门诊。”“情况我们大致都了解了,信息科的数据也都记录了,汇报简短些就可以了,关键是看实地情况、听群众意见。”几乎每到一家医院,浙江省卫健委“最多跑一次”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督查组都会反复重申这2句话。

11月6日~8日,由省卫健委组织的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宁波督查组,到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宁波市妇儿医院和宁波市中医院5家医院开展实地督查,已经进行到第三阶段的医疗卫生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这次在宁波又有什么新发现?

不爱听汇报爱“暴走”的卫健委督查组在宁波经历了啥

两张小单子为何受追捧?

检查少跑腿、信息跑起来

“我们将患者要进行的检查也在诊间预约,如果同时有好几项检查要进行的,那就在系统里一项项勾选,同时和患者核对好他的特殊需求。”在宁波市第二医院的一间诊室里,督查组的专家们对两张小单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停地向宁波市第二医院副院长茅月存提问。

一张是在诊间完成的检查预约导诊单,在导诊单上清楚地记录着各项检查的提醒事项、预约时间、检查地点以及接诊医生信息等,而且检查的时间都精确到半小时以内;而另一张则是完成付费后的实时结算凭证,上面不仅有每项检查的费用清单,还有检查费用、医保支付情况、个人支付等各个账户的使用情况。

不爱听汇报爱“暴走”的卫健委督查组在宁波经历了啥

“目前,全市市级医院检查检验诊间预约率达82.73%,门诊检查检验智慧预约率达100%,全面推广分时段预约,B超、CT、MRI、胃镜、肠镜等检查分时段预约率达99.99%。”在督导组的汇报会上,宁波市卫计委体改处处长夏冠斌介绍,除了推广检查检验结果的在线查询和云影像等服务,宁波市级医院开发了一站式检验检查预约系统,在诊间即可完成单个项目或多个项目的集中预约,进一步减少了群众的“跑”。

“这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的,开单医生解释检查的内容,对患者来说更友好。”宁波市第二医院副院长茅月存解释,在第二医院遵循“谁开单谁解释”的原则,医生在诊间预约检查时不仅可以根据系统提示组合最优的检查时间供患者选择,也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更改检查时间,同时在确定预约申请后将一些特殊检查的告知内容和宣教也一并向患者做了解释——而关于更多的便民措施,宁波市第二医院还在预约后发送的短信中进行了相应的介绍。

不爱听汇报爱“暴走”的卫健委督查组在宁波经历了啥

诊间检查预约系统

预约了检查万一爽约了怎么办?宁波市第二医院副院长茅月存介绍,诊间预约的检查若在2小时内没有完成付款,那预约的检查时段将自动回库;而根据宁波市第一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从上线这项服务以来,医院预约爽约率在0.8%左右,而患者的按时就诊率在95%以上。

一年多前记者在宁波第一医院门诊大厅采访时刚好遇上周四的就诊早高峰,每个结算窗口有十几个人在排队;而一年后同样的周四就诊早高峰,每个结算窗口至多只有3个人在排队,就连每个自助服务机前排队的人也不超过10个。

不爱听汇报爱“暴走”的卫健委督查组在宁波经历了啥

病区移动结算车

“我们这辆病区的移动结算车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到门诊去支援门诊的结算。”当宁波市第一医院院长阮列敏打开了一个名为“门诊智慧运营系统”的界面时,诊室的候诊人数、结算等待、检查等待等门诊数据一目了然。

不爱听汇报爱“暴走”的卫健委督查组在宁波经历了啥

宁波市第一医院门诊智慧运营系统的界面

阮列敏介绍,这个智慧运营系统是医院自己找技术公司开发的,当某个科室候诊病人很多的时候,医院就安排病区医生再开一个诊室分流病人;而如果门诊其他服务超过设定的警戒值就会呈现红色,在核对排除数据传输错误等原因后,医院门办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疏导患者。

不爱听汇报爱“暴走”的卫健委督查组在宁波经历了啥

2米的担架能有多大的创新?

急诊运作更便捷、母婴健康服务更温馨

在宁波市妇儿医院,一套“危重新生儿一体化转运系统”让督查组眼前一亮:2米的担架上组合了新生儿暖箱、呼吸机、微泵、药箱等危重新生儿转运所需要的6种设备——这套转运系统的创新点竟然是下面的担架。

“原先暖箱配的担架只有一个扣并不稳,而且也无法把其他的器材组合在一起,我们新生儿科通过重新的调试、设计,现在选定的这个担架不仅有3个稳定扣还能够适应所有救护车的空间。”宁波市妇儿医院院长柯春海向督查组介绍,由于新生儿转运需要的设备有特殊的要求,单独配备专用救护车固然可行但效率不够高,而现在这套系统适应所有救护车的空间,大大提高了救护车转运的安全性,自这套系统启用起来的半年时间,患儿均得到了安全转运。

而在宁波市第一医院的急诊中心,导诊台后面的屏幕上显示着120急救车即将送来的患者的相关信息,而在导诊台最醒目的地方贴着“卒中、胸痛、创伤、危重症孕产妇”的标识——当急诊接诊这四类患者时,他们将得到一张特殊的就诊卡,对应他们的病症相关的检查和治疗都是走绿色通道,而且费用也是先挂账再统一结算的,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急救的效率也可以让患者能安心。

“这个二维码是我们医务科的小伙子自己研发的微信投诉系统。”宁波市妇儿医院院长柯春海介绍,这个在很多服务窗口可以扫的二维码其实是个微信投诉窗口,由医务科牵头将收到的投诉分到相应的科室解决,平均5.8分钟投诉建议的患者就能得到回复。

不爱听汇报爱“暴走”的卫健委督查组在宁波经历了啥

而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的综合服务中心还设立有院长代表制度,常年有职能科室和行政值班人员在岗,负责处理复杂的的医患关系事项,宁波市第一医院的院长代表自2011年4月推出以来已经累计服务超过20万人次。

不爱听汇报爱“暴走”的卫健委督查组在宁波经历了啥

为什么要在医院提供个性化早餐? 医务人员更用心、便民惠民更贴心

在宁波市第一医院的抽血区旁有个小角落,“免费早餐”的牌子已经挂了5年。“抽血有些是要空腹的,我们就准备了2种套餐,一种是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是给普通患者的。”

阮列敏介绍,当患者凭就诊卡在抽血登记的机器上刷卡后,系统自动就在后台安排好抽血窗口,同时抽血标签和试管也贴好送到了相应窗口,如此一来更精准地安排了抽血的窗口,也减少了抽血操作医生贴标签到试管的工作量。

“不少患者抽血完了还有别的检查,尤其有些糖尿病患者接下来的检查是不能空腹的,所以我们就想在医院里提供免费的个性早餐,省得他们再跑出去买了。”

在宁波市第一医院住院楼18楼的微创疝肛肠外科病区,有着全宁波看月湖公园最好的角度,180°的玻璃窗可以将月湖公园一览无遗,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在窗边静静欣赏,这里也是患者的康复室和家属等待区。

如果你经历过家人手术的过程,最难捱的时光可能是在手术等待区——嘈杂的环境、可能突然响起的电话、屏幕上一直不变的手术状态,每一项都很容易加深焦虑感。

不爱听汇报爱“暴走”的卫健委督查组在宁波经历了啥

微创疝肛肠外科护士站上患者的相关信息

“在我们这里,家属是在病房等患者的,手术的状态、主刀医生、麻醉情况等都会在护士站的屏幕上显示。”宁波市第一医院院长阮列敏补充,“如果手术出现状况的话医生会电话打到护士站来通知家属。”督察组人员在惊讶之后都松了口气,换一个场地等待并不难,却的确能带来很多的安心。

(共享轮椅“小黄轮”短视频:2018年6月6日,宁波市第一医院推出了和支付宝芝麻信用分关联的免费信用租借轮椅,平均每天有30人次使用,为方便患者离院,医院同意“小黄轮”可租借回家使用,但要求48小时内归还,至今未出现借而不还的情况。)

不爱听汇报爱“暴走”的卫健委督查组在宁波经历了啥

详细的督查表

如何跑出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加速度”“满意度”? 督导评估实打实、亮点挖掘更有效

“在我们督查出行前,委里特别开了行前会,要针对10项措施一项项检查核实。”申屠正荣处长作为省卫健委“最多跑一次”宁波督查组的组长,十分明白这次的督查绝不是听听汇报走走过场。而实际上每家医院3小时以上的不停走访,每天平均10000多步慢慢“走活”了督查表。

由省卫健委宁波督察组组长申屠正荣带队,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骆宏、浙大一院门办副主任帅武平等多位专家组成的督查组,“阵容很专业”——分别来自卫健部门、医院院长和专家等,督查工作之所以能“跑活”,基础在于大家都是“内行”。

每到一家医院,10项举措共29个督查项目表格后面,都有对应的检查结果。要么是在相应的选项上打钩,要么就是“突击”检查医院的系统,根据系统数据换算出一周的数据。举个例子,在督查表的发票自助打印一项中,除了区分是否有门诊和病房发票自助打印之外,还详细要求勾选是电子发票、单联发票还是双联发票;而在检查智慧预约的智慧预约种类时,不仅要勾选诊间预约、自助预约和集中预约的类型,还要将最近一周这几种类型占所有预约的百分比也计算出来——因此,每个医院的信息科几乎是督查组逗留时间最久的一个科室,因为在这里获取相关的数据是最真实准确的。

不爱听汇报爱“暴走”的卫健委督查组在宁波经历了啥

“万一有患者过来修改预约的信息,你们是怎么处理的?修改过后系统是否有留下痕迹?”当浙一门办副主任帅武平提出这个问题时,不少医院是有点懵的。为什么要关心修改预约信息?是为了核对实名制?

“其实这是一种防黄牛的考虑。”帅武平告诉记者,一旦医院能对预约修改信息留下痕迹,那黄牛钻空子的空间就会大大减少,“不可能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多次挂错号。”作为全省专家号最紧俏的医院的门办副主任,帅武平的着眼点让宁波不少医院得到了启发。

“宁波的医院都很务实,对落实‘最多跑一次’的措施都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抓得有道理也有特色。但是宁波医保的移动支付的确还是个‘坎’。”督查组在反馈会上,不仅对每家医院反馈了所有亮点、存在问题、解决方案和下一步工作意见的详细督查表,也对宁波市卫计委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从第一轮的委机关全体干部下基层暗访,到第二轮的分阶段精准推进10大举措,如今进入第三轮明确时间、指标落实要求的督查,今年的“最多跑一次”医疗服务领域改革是很扎实的。

“‘最多跑一次’是一项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群众考验的民生工程,接下来宁波应该以智慧医疗为抓手跑出服务的加速度;以医疗质量为基石,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以便民惠民为宗旨,提高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相信宁波在优化流程资源整合上多动脑筋,也是能够做到的。”在省卫健委宁波督察组组长申屠正荣处长看来,这一阶段的督查不仅是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同时也是吸收各地的优秀经验,以便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