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團隊9小時拆除“定時炸彈”

醫療團隊9小時拆除“定時炸彈”

醫療團隊9小時拆除“定時炸彈”

男子顱內血管畸形,猶如“一團亂麻”

因間歇性抽搐、語言表達不清,大連40多歲的張先生被診斷為“顱內巨大複雜血管畸形+顱內多發動脈瘤”。這種疾病猶如一顆“定時炸彈”存在他的頭部,隨時可能危及生命。據醫生介紹,張先生顱內的血管亂如麻,手術風險極高。為保住患者生命,大連市中心醫院神外團隊聯合多學科,30多名醫務人員通力協作,9小時幫患者成功拆除顱內的“定時炸彈”。

男子顱內複雜血管畸形危及生命

不久前,40多歲的張先生經常出現間歇性抽搐、言語不清等症狀。經多家醫院檢查確診其患上“顱內巨大複雜血管畸形+顱內多發動脈瘤”。因手術風險太高,張先生多方求醫屢屢被拒。

近日,他來到大連市中心醫院。據接診的神經外一科主任叢培雨介紹,正常人體顱內的血管是連續性的,通過檢查他發現張先生的顱內血管猶如“一團亂麻”。這種巨大的動靜脈血管畸形,如果不盡快做手術切除,血管長期處於高壓狀態,血管壁受損非常容易破裂,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就好似一顆“定時炸彈”裝在腦袋裡。

30多位醫務人員協作拆除“定時炸彈”

叢培雨主任說,“顱內動靜脈畸形”是一種先天性腦血管疾病,常以腦出血或癲癇起病,四周密密匝匝、縱橫交錯著腦血管網絡,是最為複雜的腦血管疾病,加之張先生的畸形血管體積巨大、血供豐富,且位於顱內功能區,使手術和治療變得“難上加難”,意外發現的多發動脈瘤更是給手術帶來了極大的風險,這對患者和醫務人員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經過神經外科多位醫療專家的充分討論評估後,叢培雨主任決定收治張先生入院,並藉助大連市中心醫院的優勢醫療平臺,組建多學科協作團隊(MDT),組織協作團隊召開多次術前討論。

術中,醫療專家又多次通過血管造影,精準確定了畸形血管團主要和深部的供血動脈,以及切除後是否有畸形血管團的殘留等問題,確保在徹底切除的基礎上,儘可能保留正常血管和腦功能區。最後在完整切除血管畸形後,依靠術前精準的手術入路規劃,將顱內多發動脈瘤成功夾閉。

神外一團隊聯合神經內科、麻醉、電生理、影像、ICU等多學科的30多位醫務人員歷經9小時,“快刀斬亂麻”,徹底拆除了張先生顱內的這顆“定時炸彈”,術中出血僅僅500毫升。目前,張先生已經可以與醫護人員及家人順暢交流。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孫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