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奇,在10公里長跑中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裡,跑步的人心裡都在想什麼?

從小愛跑步


哈哈,我在學校就經常長跑,有時候繞操場20圈,有時候繞操場30圈,最高的一次,繞操場跑了62算,時間呢,10公里大概就是一個小時,算慢跑了,儘管不是很快,但操場上能超過我的,寥寥無幾,我印象中,一直是我在超越別人。

那麼,我在跑步的時候會想什麼呢?想的很多。

首先,我跑步的時候必帶耳機,然後聽著歌,如果不聽歌,我可能就跑不了這麼長時間了,聽歌的時候,有時候會跟著歌曲哼哼,如果操場就我一個人,我就會大聲叫幾下(學校兩個操場,一個操場人很多,一個操場基本沒人)。振奮一下自己的心情。

有的時候會想一條發生的事情,然後反思一下,有的時候會想家裡,有的時候會想未來,總之腦子裡就是在想事情,思考,能讓人變得更好嘛。

一旦我完成了一圈,我就會伸開雙臂,把頭朝向天空,仰望著月亮或者星星,幻想著周邊都是觀眾,我完成了一次非常牛的成就,正在接受著他們的掌聲,我把自己當成世界的焦點,就這樣。我越跑越興奮,即便天空下了雨,下了大雨,我也繼續在操場跑著,並想著自己很厲害,和風雨在抗衡,如果我之前給自己設定的目標跑到了,我就立馬走回宿舍,洗洗澡,發個說說,睡覺。

總之,在長跑的時候,我內心世界非常精彩,都是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即便當天我很煩,但在操場跑了幾圈後,我就能立馬調整心態,回到我陽光開朗的樣子啦。




操場跑步

後來用了記錄

從苜蓿園冒著大雨跑到中山陵上

大一跑的50圈,哈哈說說截屏


小幸福的萌萌雷


跑10KM我一般有這樣的心裡過程:

一公里:今天要慢慢跑,不和那幫少年比速度了。

二公里:配速這麼慢?要不要衝一衝?

三公里:邁不開腿,呼吸急促啊,不舒服!

四公里:感覺舒爽了很多,追上前面那個小子!

五公里:老子狀態來了,絕不允許有人在我前面ZB!

六公里:衝上前面那段坡,我要放慢速度喘口氣。

七公里:

使使勁,看看一公里最快能跑多長時間。

八公里:前面是下坡,我絕對不能放慢速度,放坡提速。

九公里:還有人在我前方嘚瑟,一定要拿下他。

十公里:老子今天就要拿第一!全力衝刺!噴汗了!爽!

以上是我十公里公路跑的心路歷程,分享給跑友們。

想第一時間接收到關於跑步方面的信息,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愛跑步


我是一個夜跑愛好者,自2013年開始夜跑至今已經五年了。我今年48歲,每兩天跑一次十公里,時間在53-54分左右。

跑步帶來的實實在在好處就是精力充沛,比同齡人年輕,比我的那些喜歡喝酒大吃或者喜歡宅在家中葛優躺的朋友身材更好。

我跑步的習慣,以前還帶耳機聽聽音樂,後來發現不戴更好,於是就放棄了。


要說跑步期間在想什麼,這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我本人來說,大概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調整狀態,包括呼吸節奏,步頻,發力部位等,這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你能否順利完成十公里的跑量。


另外一些時間可能會注意地面。因為我是夜跑,沿湖邊,不是一馬平川的跑道,所以需要注意高高低低和是否有障礙物。我就曾經因為臨時變換跑步路線,一走神被絆倒,還有一次被別人放在路中央的共享自行車給絆倒。


夜跑的好處就是比較安靜,我會花一些時間欣賞湖邊燈光夜景,與此同時也會思考人生,想一想最近的工作和生活。

總之,跑步的樂趣就在於享受痛苦,享受一個人的片刻放鬆和自由,當然也享受成功的喜悅,讓我更加自信。跑步真的很好,請大家一起加入我們跑步的行列吧!

告訴您,我在美麗的廈門。😊


xiamen的雲


哈哈哈,10公里不知道,但當跑步的人跑一場全程馬拉松的時候,他們的想法可以說是十分“戲精”。

0km:終於開始了!太興奮了!

0.5km:人太多了,老子速度根本起不來!

1km:跑完一公里,好輕鬆!我只需要再跑41個這樣的?

3km: 感覺速度挺快的,別擋道!看來今天能PB。

5km:5公里跑完了,我都沒注意到。

6km:6公里跑完了,意味著我只需再跑6個6公里。

8km:沒啥感覺,輕輕鬆鬆8km。

12km:還剩30公里。

13km: 媽的,別計算了!

14km:對每個跑邊加油的志願者和身旁的跑友都心存好感,除了那些超過我的,跑這麼快乾嘛?!

17km: 靠,剛才超過的那個人又超過了我。不行,我得跑到他前面!

18km: 早知道不跟他比了,為了超他好像消耗了很多體力,結果還是被他給甩了。20km:馬上到半馬分界點了,早知道這麼累就報半馬了。現在結束應該也能拿個半馬獎牌吧?

21km: 還是咬牙堅持了下去,這意味著剛才的痛苦得再來一遍,除了我現在感覺更累之外。

22km:跑完一半了,那些跑半馬的終於不見了,真正的馬拉松才剛剛開始。

23km: 難道報前半程不是跑一公里就少一公里嗎?

24km:跑馬拉松真是花錢買罪受。

25km:被一個長腿翹臀的美女輕鬆超過。

26km: 被一個穿背心短褲的大爺輕鬆超過。

27km:糟糕,配速要掉!穩住!

28km:

以後還是別來丟人了吧。

29km:小腿感覺異樣,有抽筋的感覺,要不用這個藉口停下來?

30km:腳已經麻木,跑完再說吧!

32km:跑完了32公里,還剩最後10公里!

32.5km:我經常5分多配速跑10公里,所以小菜一碟。

33km:但是,當我跑10公里時,我並沒先跑32公里!

34km:別想什麼PB了,咬咬牙跑完吧。

35km:35公里了,我是傻逼啊,花錢買罪受啊。

36km:36公里了,我嚓,我能走走嗎?下次再也不跑了。

37km:為何每公里都這麼痛苦,這不是我,朋友眼中的跑步大神。

38km:還有4公里,離關門時間還遠,走路都夠用了吧。

40km:還剩2公里了,老子爬都要爬過去!

41km:最後一公里,等會朋友圈發點什麼?

42.195km:終於完成!!!腳動不了啦!冰敷!護理!拉伸!都輪流來一遍!

43KM:獎牌到手那一刻,所有的痛苦都值了!

比如小編我,每次跑步的心路歷程是這樣的:跑還是不跑?光這個就能磨蹭一小時;跑吧,這樣待會就能發朋友圈了,終於有動力了;跑了兩公里,臥槽好累啊,跑不動;堅持堅持,湊到5公里吧,不然2公里多難看啊;好熱啊,再堅持一下,跑到下一個路口就停下;雖然好累,但是湊成10公里多整齊呀,發朋友圈贊還多一些;跑完了,想想待會朋友圈該發什麼呢?

這,就是我,一個跑步的戲精。

人家村上春樹跑步的時候想的是人生哲學,人家吉普喬格跑步的時候想的是破記錄,人家大神們跑步的時候想的是拿獎金,只有我們這些跑渣,才會跟戲精一樣,想吃的想喝的罵天罵地罵自己。

哈哈哈,不得不說,跑步的人真的都是戲精呀。


全民跑步


第一次半馬,心態在11公里時候崩了,忘了帶胸貼,磨的要死,太陽曬的要死。想要放棄。假裝上個廁所休息5分鐘,外邊等著排隊人很多,我不好意思呆太久,趕緊出來。之後每一公里都在看錶,到了17公里,放棄的念頭已經沒了,大腿已經不疼了,每一分鐘都在看錶,無暇身邊的景色,低著頭,為什麼前邊的人跑的很輕鬆,有說又笑的,還有一小時就關門了,我應該能堅持到吧,水都不想喝了,終於到了最後一個彎,已經20公里了,離關門還有40分鐘,來得及,走著過去吧,都已經跑到這了,別走了,能快一點是一點吧。已經看見終點了,拿出手機,準備拍照。“哎,哎,哎,終點前不要拍照”。為什麼不讓拍,怕擋路嗎,好吧,拍一下就好,我馬上就衝線了,一看時間2小時30分還可以。以前最多才跑12公里。奇怪,居然腳不疼了,但是臉上火辣辣的。哪裡可以拿完賽金牌,哈哈,太好了,還好10公里左右沒有放棄[我想靜靜]


冷冷的像風一樣


長跑10公里屬於健康跑,先不說心理想啥,先看看跑步成績。

對於男性而言,一般人60分鐘左右可以跑完,適當練習的50多分鐘可以完成,練的比較有功底的且有一定運動天賦的45分鐘可以完成,相當具有運動天賦且科學訓練的可以在40分鐘完成甚至37分鐘左右,頂級天賦者可以33分鐘完成!

對於女性而言,一般人70分鐘左右可以跑完,按男性速度,各個階段相應加時5到10分鐘即可。

以我個人實際跑步來說,我持續跑了一年多,最好10公里成績只是43分鐘,最好半馬只是138,全馬348,在跑的過程中,開始會想怎麼跑才最快個最舒服,實際跑動過程中我基本都在看景物,根本沒啥想的,不知不覺跑完了才恍然大悟,呼吸也是儘量自然,不用去想,腳步也是自然奔跑,景物不斷閃過,有清風吹來會就覺得身體很輕,很涼爽,也很舒服。

所以,長跑10公里不算真正的長跑,一般人就算不鍛鍊的也能跑完,只是速度差點,身體累點,經常鍛鍊的人,跑10公里過程中幾乎很少想事情,景物從眼中一一過去,大腦達到某種放鬆的平衡狀態,這種平衡會讓大腦非常放鬆得以休息。所以每當你跑完10公里休息下來之後,你會覺得意識異常清醒,精力更加旺盛,這應該就是大腦得到休息的表現。

當然,這種狀態僅僅是隻對有一定基礎的人而言,初學者就完全不是,初學者第一個10公里,會覺得疲勞,跑步中達不到全身放鬆,大腦處於繃緊狀態,跑完會更加疲憊,所以初學者會有害怕的心理,這也是正常的,由此可見,跑步也是一個逐步累積,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冒然就跑個10公里,跑5公里其實已經足夠,偶爾來個10公里當作挑戰未嘗不可,如果想跑的更久,跑的更健康,早跑不要超過5公里,晚跑不超過10公里,隔天或者隔兩天跑一次是最好的!

這裡只針對普通大眾人群,專業人士除外,天賦較好的可以有所改變,成績會更佳,至於21公里,42公里,除專業人士外,就算天賦再好的業餘愛好者需要節制,每月不超過兩次21公里最佳,三月不超過1次42公里最好!謹防運動後遺症造成今後病變!

總之,跑步,必須心懷好心情跑,這樣才更放鬆,更愉快,切勿不拉伸疾跑急停,切勿飲酒跑步,跑的爽才是關鍵,時間是最好的證明!




一條大笨魚


這幾年我一直基本上能保持每個月至少跑50公里,每次跑8到12公里這樣,來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吧。

我是一名生活在廣西南寧的男性跑步愛好者,下班之後經常去繞南湖跑一圈,有時候也會去青秀山跑步。由於南方的夏天比較熱但是冬天不冷,所以我跑步都是短袖短褲的。

每次跑到5公里的時候感覺身體開始有熱量冒出來,加上沒有喝水所以5公里是一個突破點,很多人在這個環節會喝水或者小走一段,但是我一直堅持跑,但是有時候真的會肚子痛但是我堅持下來了。

有時候跑的比較快,10公里下來可能需要45分鐘也就是4分30秒這樣的配速,在夏天跑到8公里的時候這個配速很吃力,但是我的腦海中就是不放棄,我告訴自己不堅持到終點就不能洗臉喝水休息,因此我總是咬牙挺住最後的2公里。

每個人都有合適自己的跑程,對於不經常跑步的人來說,10公里5分鐘的配速顯然不現實,但是跑10公里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收穫,有人通過出汗得到了釋放,回去洗澡睡個好覺,然後第二天用好狀態去工作!!


邕城小良


昨天我也剛跑完一場馬拉松,本來打算衝4:30,但39公里後抽筋,最後還是4:39,遺憾!



天邊的雲彩904


我來介紹一下我的經歷吧

2015年4月加入夜跑團,在此之前,純粹就是無聊的時候去學校操場數圈圈,最多也就是10圈(4km)。第一次跟跑團跑步的時候是在大明宮遺址公園(西安),使用手機上跑步的app記錄,當時跑的好像是個小圈,5km多一點。雖說是和朋友一起,但是速度跟不太上,就變成了自己跑,並且在最後跑崩潰,以至於最後一段大概1公里多都是走的。

後來又跑了一次,這次我跟在一個女跑友後面,學著人家小步子、快步頻,一路就在想這次要堅持下來,我應該能跑完之類的鼓勵自己,最後順順當當的就跑完了。

之後再跑的時候,依然是小步子、快步頻。一個人跑的話我就聽歌,跑到5公里的時候,覺得還可以,蠻舒服,繼續跑吧!然後就突破到了7公里,之後覺得還行,在堅持一下湊個8吧,比較吉利,我就又破記錄了。當8跑完的時候,覺得好像身體沒有什麼太大感覺,要不挑戰一下10吧,接著我就浪了個10公里.....

如今我已經完成了2次全馬,7次半🐎了....

要說10公里想啥,其實沒啥想的,就是純粹的出汗,舒服!第一次跑全馬的時候,我有感想,30多公里的時候腿部開始疼,腳也會疼,那個時候我在想“我是不是腦子不好,明明可以在家躺著看電視、玩手機,為什麼要選擇跑馬拉松....”但是考慮到棄賽有點丟人,就這樣一直堅持到終點,心裡還特別開心,有些小自豪!

後來這就是我吹牛逼的資本了😄



現在跑步對於我來說就是收集獎牌,突破自己,畫圖的樂趣了😄


19初人89


跑步本身是很枯燥無味的,尤其是長跑。說說我自己,因為體重的原因我選擇了跑步減肥!剛開始肯定不好受,腿疼,腳趾疼,反正是渾身各種疼。但是慢慢的掌握好方法適應之後你會發現跑步會給你帶來很大的樂趣。首先是身體上的變化,看到肚子上的贅肉一天天的減少,你會有一種莫名的喜悅感!每次跑完把公里數發的朋友圈,朋友給你點贊,你會有成就感!跑在公園的小道上聽著音樂看著美景,煩心事一掃而光!所以跑步不光可以減肥強身,還可以減壓,磨練人的意志!

反正我現在很享受跑步的過程,很喜歡大汗淋漓的感覺。至於跑10公里過程中在想什麼,誰跑誰知道。隨便截了一張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