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還值得購買嗎?

銀保監的19號文,在保險行業掛起了大風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最近會有批量產品停售。

在19號文的眾多條條中,其中24條是這樣說的:

不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還值得購買嗎?

這一條是針對現在熱鬧的“百萬醫療”產品的。

2016年8月18日,“某某E生”橫空出世,成就了一個互聯網保險銷售平臺“某雲保”,帶火中國保險界的一個概念“中端醫療”。

一年一百多元起,成年人三四百元每年,即可擁有高達數百萬的醫療保障,顛覆了很多人對保險的概念,在無數人預測產品賣不過半年公司就會賠死沒有出現的情況,幾十個公司跟風推出了同類型的產品,於是“百萬醫療”儼然已經成為類似於重大疾病險一樣的產品種類。

因為此類產品都是一年期產品,很多消費者最擔心的就是產品買了一年下一年沒有了怎麼辦?

於是各家產品在宣傳上開始引入“連續承保”“承諾續保”“終身賠付限額”“5年保證續保”“6年保證續保”的概念,以此來給消費者以安全感。

而事實上,“連續承保”“承諾續保”“終身賠付限額”不等於“保證續保”,所謂的“保證續保”是在到了下一個繳費週期,保險公司必須按照原來的費率和條款承保,不得有拒保、漲價等行為。即使是最近幾天某公司“某保通”全國幾十萬人刷屏的,在他們的條款裡面也沒有找到“保證續保”的字眼,同時產品明確說明有效期為“1年”,在終生500萬限額內客戶有權利續保,但是公司不承諾一定按照原費率原條款承保。代理人宣傳的“保證續保”都是說大話,不受法律保護的,即使是官方回覆,沒有在條款內註明的內容都不受法律保護。

而像某公司的“某某俠”,合同註明有效期5年,相當於5年內保證續保,但是同時條款註明“本合同統一停售,本產品不再接受投保人的續保請求”。

不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還值得購買嗎?

海洋在前兩天的文章已經表明我的觀點:“百萬醫療”類醫療保險不會全部停售,只會越來越好,如果某公司產品停售了,一般都會馬上出替代產品,而像某安“尊享E生”進行不斷的迭代升級,老客戶續保時升級,其實相當於老產品變相停售,是更人性化的一種方式而已。

不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還值得購買嗎?

不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還值得購買嗎?


那麼今天的問題來:

假如所有的此類產品都表明,有效期一年,不保證續保,滿足條件時可以不計算等待期連續投保,保險公司保留停售或者加費的權利,那麼這類產品還值得購買嗎?

事實上現在的產品條款就是這樣的,只是保險公司不敢這樣說而已。

海洋觀點,當然值得購買。

大家之所以擔心未來這個產品停售了怎麼辦,是因為進入了一個買保險的誤區“現在用不到,幾年以後用到了不能買了前幾年的錢就浪費了”。

不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還值得購買嗎?

保險人經常說一句大實話“風險無處不在,隨時都可能到來”。沒有誰能確定自己到底啥時候才能用到這份“百萬醫療”,這才叫風險,如果就像算命先生一樣知道未來的某一年內才能用到,那麼根本就不用買了。

當前買了這款產品,馬上享受保障,即使產品未來停售了,至少這幾年是享受保障了,A公司停售了,B公司還有。

也許有人會說,那如果到時候因為生過病不能買了怎麼辦?

不能買了就不能買了,還能怎麼辦呢?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是商業機構,我們想每年花幾百塊,就讓保險公司管我們一輩子,怎麼可能呢?在此之前根本沒有此類產品,也沒見大家說我看病要花幾十萬,保險公司不給錢怎麼辦?

“百萬醫療”類產品性價比如此之高,如果因為不能保證續保而不買,就是“因噎廢食”。在還能買的時候,先買了保障到接下來一年,至於一年後的事,到時候自然有解決的辦法。

如果心裡不踏實,那就多花點錢買長期險,50萬保額的重疾險,終身有效,那麼也就不要心疼三四十歲的人每年交大幾千甚至上萬的保費了。

一年期產品,就是和保險公司對賭,輸了保費,贏了健康,如果是贏了保險,其實是輸了健康。

長期產品其實是在存錢,多年以後拿到保險理賠款,平均來看就是保險公司把我們存那的錢連本帶利還回來。同樣道理,如果因此而從保險公司獲利(沒交幾年就理賠了),其實自己輸了健康甚至生命。

不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還值得購買嗎?

不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還值得購買嗎?

最後再重複一下海洋的觀點:

現在的“百萬醫療”類產品,就是當前的市場競爭下保險公司給客戶發福利,能買的先買了,至於能不能續保的問題,一年後再說。因為糾結能否續保而選擇不買,其實就是選擇“風險自擔”,因為“風險無處不在,隨時都可能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