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东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为了一个梦想,他大学毕业后,递交了支援大西北建设的申请书,从此把自己的命运和青海紧紧绑在了一起;

为了一个初心,他二十多年如一日,参加公益组织,捐资助学,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了许多事情;

为了一个事业,他不为名利,多年深入海东农村研究并开辟了一条富硒科技扶贫新途径,不再让农民靠天吃饭;

他是谁?他就是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振荣。10月份,他因扶贫获得一项荣誉: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梦想在2800亩试验田发芽

黄振荣,1963年出生,1984年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主动申请到青海支援西部大开发。在青海的前20年,黄振荣在多个领域深耕细作,经历不少,小有成就。黄振荣回忆说,当时在青海农村走访时,当地农民的贫困状态让他震惊,不少人还住在四处漏风、摇摇欲坠的土坯房里,学校里连像样的桌椅都没有,三四个孩子只好挤在一张课桌上学习。

“当时,我的老家江苏江阴,农民早已过上了食有鱼,居有楼,出有车的富足生活,而青海农民却还熬着这样的苦日子。我扪心自问,黄振荣,25年前奔赴大西北的初心到哪里去了?你愿意为这些贫困农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吗?”黄振荣说。

于是,黄振荣决定改行做农业,想法一出口,反对声一片。公司的职员说:“黄总,我们根本不懂农业,进入不熟悉的行业风险很大呀!”妻子也坚决反对说:“别去吃这个苦受这个累了,想帮助人有很多条路啊!”一位生意伙伴说得更玄乎:“老黄,你今天开着奔驰车去农村搞农业,将来你一定会开着拖拉机哭着回城的!”

面对非议、劝阻,黄振荣不解释不争议,一头扎进村子开始研究农业:青海可耕种的土地少,特别是在脑山地区,完全是靠天吃饭。面对陌生的领域和恶劣的种植环境,干什么才可更好更有效地帮到农户呢?

正在黄振荣一筹莫展之际,2010年,一个好消息传来:青海海东发现了84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硒被全世界认为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富硒农产品比一般农产品价钱至少高出三倍,甚至更高。如果能带着农民种富硒产品,岂不是条赚钱的好路子!

思路一出,说干就干。黄振荣立马投入资金,引进人才,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他梦想着,让这片富硒的土地生长出富裕和美好,让乡亲们甩掉穷帽子。

但梦想归梦想,现实却很骨感。科研小组成立了,但试验田在哪里呢?农户一听富硒这个新名词,都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都说:“你是大老板不怕赔钱,我们农民可就指着地里的收成过日子呢,万一有个闪失,你让我们怎么活呀?”

“那些日子,我们进东家、走西家,跑断了腿,磨破了嘴,跟农民讲富硒农产品的优势,讲市场前景,讲脱贫致富。可农民只信眼见为实,我们讲得再好,他们也不买账。”黄振荣告诉记者,最终还是通过海东扶贫局和农牧局的领导出面做群众的工作,贫困户安祢贞拿出了自家15亩地试种,这之后更多的农户总共拿出2800亩地与我们合作,我们承诺他们试种的富硒马铃薯全部按市场价上浮50%包收。

经过721次实验终获成功

土地问题解决了,科研难题又拦在了眼前。黄振荣说,当时他以为,既然土壤里富硒,种出来的作物自然富硒。可是,第一年收获的马铃薯送到相关部门一检测,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含硒量根本不达标,与市场上的普通马铃薯相差无几。

即便如此,黄振荣仍坚决兑现承诺,高价收购了所有马铃薯,这一年他投入了500多万。第二年,他同时和海东市乐都区的高店镇、雨润镇和城台乡的农户合作,在2500亩土地上试种富硒大蒜等农产品,这一年,他又投进了800多万。接下来的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还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看着存款一天天减少,妻子彻底不淡定了。她说:“劝你别干你偏要干,再这样下去,这个家就要败了!别干了!”她这样一说,黄振荣的脾气也上来了,没好气地说:“我们现在的小日子是好过了,可我就是忘不了来大西北的初衷,就算赔光了破产了,那又怎样?大不了从头再来!”

为了找到最科学的富硒马铃薯配方,黄振荣曾经试验了1次、2次、3次……当失败到第100次时,黄振荣有点动摇了。“那时贫困户安祢贞问我,黄总,这个事你们还弄不弄呀?看着他眼巴巴的渴望,我不知该怎么回答。”黄振荣感慨地说。“我信你,只要你还弄,我就跟你弄!”安祢贞的话瞬间点燃了黄振荣心中几乎熄灭的火苗,胸膛中那颗帮助农民过好日子的初心又顽强地跳起来。

接下来,黄振荣和专家们时常住在农户家,头顶草帽,腿裹泥巴,冬日寒风皴裂双手,夏日汗水湿透衣背。贫困户安祢贞也时常开着他的拖拉机,不要报酬,不顾危险,接送专家们来往田间地头。

看着安祢贞和科研人员的付出,黄振荣心里暗暗发誓:哪怕投入再多的资金,也要把富硒搞成功,靠着这股子不要命的劲儿和必须成功的决心,他们继续着第101次、102次、103次实验,整整五年,在经历了720次失败后,终于,第721次实验获得成功,并由此取得了6个发明专利和15个科技成果,还参与制定了两个国家富硒行业标准。

那一年,当安祢贞把那颗希望的种子埋进泥土时,黄振荣分明看到他眼眸中闪着泪光。那年秋天,安祢贞和乡亲们的马铃薯亩产量由1250公斤增加到4500公斤,每亩收入由1000多元增长到9000元左右,安祢贞家当年收入突破10万。

记者了解到,安祢贞是第一批跟黄振荣合作的农户,也是第一批尝到富硒科技甜头的贫困户。如今,他除了种植自家的15亩地,还承租了100多亩地种富硒作物,年收入己近百万。

带动11500人脱贫致富

富硒马铃薯和富硒大蒜取得成功后,黄振荣又尝试着指导脑山地区的农户种植富硒青稞、富硒蚕豆等。

为了保证农户种出来的富硒农产品能卖出去,并且卖个好价钱,一方面,黄振荣采取了订单加保底收购,另一方面,根据市场行情,随时入场采购。“今年,云南大蒜地头价仅有0.25元每斤,山东大蒜每斤0.5至1元,青海的蒜农也非常担心卖不出去,为此公司灵活入市采购,基本保持了大蒜在4.20元每斤左右。此外,我又投资6800万元建立富硒农产品深加工厂,通过富硒种植和深加工,公司直接带动海东市的大蒜收入由3500元每亩增涨到1.3万元每亩。”黄振荣高兴地说。

如今,公司在省、市、区扶贫、农牧、工信、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免费向基地农户发放蒜种累计501.72吨,发放各类肥料累计293.33吨,发放杂粮种子累计12.27吨;带动了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乐都区高店镇、城台乡、下营乡、峰堆乡、共和乡、瞿昙镇、寿乐镇等8个乡镇24个村3781户1.15万人脱贫致富。累计培训农户1.5万人(次),企业直接吸收劳动力200余人,间接吸收劳动力3000多人,劳动力直接收入达800余万元。

“去年,经江苏省和青海省东西部对口扶贫无锡工作组牵线,公司和江南大学合作,对公司富硒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并免费为公司在无锡设立了销售窗口。”黄振荣告诉记者,通过东西部对口扶贫,利用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帮助他们的富硒产业升了级,以产业升级带动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此外,黄振荣还热心于公益事业,从不计个人报酬、不图回报、不图索取、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便利和帮助。当他得知项目基地贫困大学生上学困难时,他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每人每年捐助5000元直至大学毕业;得知互助县五峰镇平峰小学和七塔尔小学缺少课桌等学习用品时,他又慷慨解囊,捐助课桌、衣物、学习用具等物资;2017年1月,通过“竹之梦”青海助学公益组织为困难学生资助10万元……多年来,他累计资助近百万余元,他所做的一切,无不表达了一位企业家对社稷民生的强烈关注和赤子情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十几年来,黄振荣先后获得过“青海省扶贫开发协会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会理事、副会长”“助学爱心企业家”“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荣誉。他创办的企业同样也获得了“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百企帮百村先进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先进企业”等等一系列荣誉。(记者金显花摄影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