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光緒皇帝之死:最大嫌疑人竟不是慈禧太后,原來另有其人

解讀光緒皇帝之死:最大嫌疑人竟不是慈禧太后,原來另有其人

愛新覺羅·載湉是清朝第11位皇帝,史稱光緒帝。他生於1871年,死於1908年,享年37歲。關於光緒的死亡原因一直眾說紛紜,成為歷史上的一個未解之謎。目前在史學界比較流行的看法認為他是被慈禧太后害死的。而在2008年對光緒遺體的檢測中也發現其遺骸中含有大量的砒霜成分,這也證實了他中毒而死的事實。然而他真的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嗎?

解讀光緒皇帝之死:最大嫌疑人竟不是慈禧太后,原來另有其人

在清朝末年,圍繞著是否要通過維新變法以維繫統治的問題上,光緒和慈禧太后產生了較大的分歧和矛盾,並行成了以各自支持者為骨幹的帝黨和後黨。兩黨之間互不相容,勢同水火。因此慈禧確實有害死光緒的理由和動機。但問題在於,慈禧死於1908年11月15日,而光緒死於1908年11月14日,兩者逝世時間僅隔一天。也就是說,在光緒死的時候慈禧也已處於彌留之際,試問在自己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的情況下,慈禧怎麼可能有心思去過問光緒的死活呢?而且作為當時清朝的實際掌權者,沒有她的命令,任何人是不敢去殺光緒的。

解讀光緒皇帝之死:最大嫌疑人竟不是慈禧太后,原來另有其人

除了慈禧,李蓮英、袁世凱也被認為是殺死光緒的兩個最大嫌疑人。

不過,李蓮英雖然是慈禧太后的心腹侍從,對其唯命是從,然而李蓮英和光緒同樣私交甚篤,有一件事足以說明這個問題。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帶著光緒慌忙從北京城跑路。由於事發突然、準備不足,一路上吃穿用度頗為緊張。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李蓮英還是將自己的被褥獻給光緒,足見君臣感情之深厚。由此可見,李蓮英完全沒有理由去殺害和自己關係尚好的光緒。

至於袁世凱,他的嫌疑也基本可以排除。人們懷疑袁世凱殺光緒,無非是因為他是出賣變法派投靠慈禧的叛徒。因此只要光緒重掌大權,袁世凱肯定沒好日子過。為求自保,袁世凱只能除掉光緒。以上推論貌似合情合理,然而大清祖制規定,除滿清王公貴族外,外臣未奉詔不得隨意出入宮中。因此身為漢臣的袁世凱是不可能進宮謀害光緒的。

那麼,毒殺光緒帝的最大嫌疑人只有一個,她就是光緒的皇后-隆裕。

光緒與隆裕名為夫妻,實則形同陌路。光緒對隆裕沒有任何感情,之所以能選她做皇后,也是在慈禧的逼迫下不得已而為之。婚後多年,光緒幾乎沒有親近過隆裕。而他最寵愛的妃子是珍妃,只有與她在一起時,光緒才流露出一些歡喜之情。而與隆裕同處時,光緒永遠是一副冰冷麵孔。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更使二人的關係徹底跌落谷底。

解讀光緒皇帝之死:最大嫌疑人竟不是慈禧太后,原來另有其人

1894年10月,珍妃被慈禧降為貴人,並被當眾羞辱。究其原因,原來是隆裕向慈禧告密說珍妃對其大不敬。不僅如此,隆裕還因此事扇了珍妃一個耳光,這使得光緒與隆裕徹底交惡。

由於婚姻不幸,又常年在慈禧身邊生活。耳濡目染之下,隆裕養成了和慈禧一樣心狠手辣的脾氣。他經常為一點小事隨意打罵身邊的宮女太監,而且連小動物都不放過,她養的貓都活不過半年就被她虐待致死,其殘忍程度可見一斑。

解讀光緒皇帝之死:最大嫌疑人竟不是慈禧太后,原來另有其人

最重要的是,在皇宮裡只有她有作案機會。慈禧病重之後將宮中大小瑣事都全權委託隆裕辦理。一旦慈禧一死,光緒重新出山執掌朝政,那他親政後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廢了隆裕這個橫豎看不上眼的皇后,這是能夠預見的。因此為求自保,隆裕也有必要除掉光緒。

人都說做皇帝是天底下最好的職業,他們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吃不完的珍饈美味,看不完的美女佳麗。然而於皇帝而言,他們也有自己的無奈。他們不能像普通人一樣自由戀愛,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人,其婚姻往往多出於政治考慮,被各種勢力包辦,難以體會到洞房花燭夜的愉快。光緒和隆裕兩個人的悲劇正是這種皇家政治婚姻的縮影和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