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不丟人!

教師: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不丟人!

有些人以為,老生在學生面前應該表現得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那樣才會有面子。可我並不這樣認。誰都不可能是“完人”,老師也不例外。在學生面前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是坦誠、是開明、是開放的心態、也是虛心的表現。教師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更有利於營造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更能給學生樹立一個謙虛的榜樣。學生不但不會看不起你,而且會更加喜歡你。

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教師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都對學生產生好的影響。

曾記自己當班主任的時候,有一個學生來告狀:“老師馮小耿(化名)今天又踩草坪啦。”於是,我拉起馮小耿的手,用小尺子“啪啪”地打了他幾下。小耿一臉懵逼樣,委屈地說:“老師,我沒有。”

這時馬上有別的孩子說:“不是他,是二班的馮小林。”

我馬上問那個告狀的孩子:“不是你說的嗎?怎麼回事?”

那個告狀的馬上怯了:“我當時也聽別人說的,可能我沒聽清吧。”

教師: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不丟人!

我馬上傷心地嘟著嘴,對剛才捱打的馮小耿說:“對不起啦,老師冤枉你了!教師向你道歉 !可是已經打了,怎麼樣辦呢?”

小耿一邊委屈一邊說:“沒事的,教師!”

“要不,你也用這個小尺子打我幾下吧。”我邊說過把小尺子遞給他。

他破涕一笑:“老師,打了就算了,沒打疼,我原諒你啦。”

全班學生哈哈一笑。我眼一瞪,對全班說:“以後告狀的麻煩了解清楚一點哈,害得我判了冤案,毀了我‘一世清名’。”同學們嘻嘻竊笑——為我的勇於承認錯誤。

教師: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不丟人!

工作保持謙卑卡

不僅是在管理學生的時候,有時冤枉孩子,在知識的講解上,老師也不是總是對的。作為老師,誰都免不了有出錯的時候。記得我在小時候,我們有個語文教師,在讀課文《打碗碗花》時,文中有一個詞語“驟然打碎”。老師讀成“驟(ju)然打碎”.當時我們小孩都給老師說:應是“驟(zhou)然打碎”。可教師卻說他讀的是“四川話”,四川話中就是那樣讀的。現在想來,當時這位教師就是認為:如果在孩子面前承認說自己錯了,會在小孩子面前丟面子,失威信吧。所以他才會那麼對我們說。

作為理科教師,有些孩子們做的課外資料上的“奧數”題,教師當時做不出來很正常,一般教師都會下來查資料的。作為文科教師,經常會在孩子們的閱讀資料上碰到一些生僻字詞或短語,老師也有拿不準的時候。

教師: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不丟人!

作為孩子們的英語老師,我也有自己“拿不準”的時候。但我會大方地告訴孩子們:這個我也不認識,或者說,這個我也拿來不準。但我會馬上查。(當然這種時候也不多見,為了防止出現這樣的情況,我一般會提前看看資料,作好準備。)孩子們也並不會因此而小看我。他們也跟老師學會了:保持謙虛開放的心態,不懂就動手查或動口問。在學習方面,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不懂就是不懂,為什麼要“臭繃”著呢?

曾看到有一篇文章說,社會上有三種教師:第一種教師能深入淺出,這類教師水平高,講得透徹,能把高深的知識講得通俗易懂;第二種老師能淺入淺出,這種老師雖然自己水平不高,但她講什麼都是大白話,學生能聽懂。也有一個開放的學習心態;第三種老師愛淺入深出,這種老師自己水平不高,但總是愛“故弄玄虛”,顯得自己“高深莫測”,反而把簡單的東西搞複雜了,學生聽了一頭霧水。

教師: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不足不丟人!

那些愛在學生面前“擺架子”的教師就是上面所講的第三種教師。因為水平太低,又沒有一個謙虛的態度,所以,他們喜歡“故弄玄虛、虛張聲勢”來維持自己那點可憐的“自尊”。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的不足,和學生一樣,保持一種和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心態,這樣不好麼?

“活到老,學到老。”我們誰也不能靠以前學的那點知識“混”一輩子。每一個人都要不斷地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老師遇到自己不懂的,更應該向別人學習——有時甚至是向自己的學生學習。這並不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