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問娃:“喜歡媽媽還是爸爸?”,別小看這個問題,影響會很大

自從有了寶寶之後,爸爸媽媽彷彿也回到了童年,總會爭搶著問寶寶喜歡誰?豎起耳朵聽寶寶先學會喊爸爸還是媽媽?一旦聽到寶寶嘴裡發出“baba”或者“mama”就高興的不得了,立馬“示威”似的看著對方或者報喜一樣的告訴對方。喜歡爸爸還是媽媽?這個問題對寶寶來說就是很殘酷的,也很難選擇!就像經典的題目“xx和xx同時掉到水裡,你先救誰?”有的時候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七大姑八大姨都會湊過來詢問寶寶喜歡誰!寶寶的內心其實是崩潰的,多次之後你會發現寶寶毫不猶豫或者連頭都不抬的回答你。這樣的答案,真的是大人想要的嗎?就開篇寶寶先發“baba”音還是先發“mama”音,做下解釋:寶寶在8~10個月的時候開始無意識的發音,如果寶寶平時聽到“mama”的音比較多,那寶寶先發“mama”音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如果想這個時候讓寶寶先“喊”你的話,就經常在寶寶身邊發這個音就好了。

當你問娃:“喜歡媽媽還是爸爸?”,別小看這個問題,影響會很大

“喜歡媽媽還是爸爸?”這個問題可能會給寶寶帶來一定影響

對於寶寶來說,他喜歡媽媽,因為媽媽經常陪著他;他也喜歡爸爸,儘管有的爸爸不經常陪他。對於大人來說,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周邊親戚總愛問這個問題。之前一親子節目中,問一孩子:“你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孩子回道:“怎麼可以問這個問題呢?如果我說喜歡爸爸,那媽媽聽了會傷心,因為媽媽生了我;如果我說喜歡媽媽,爸爸聽了會很傷心,因為爸爸一直在辛苦地掙錢養我。”每天被詢問更愛誰的問題,只會讓孩子更緊張,說喜歡媽媽,爸爸不高興,說喜歡爸爸,媽媽不高興。長此以往,寶寶從小就學會察言觀色,爸爸在身邊說爸爸好,媽媽在旁邊說喜歡媽媽;寶寶也可能會變得膽小甚微,生怕得罪人而不敢說話,對成人之後的性格養成也有很大的影響;或者會變得陽奉陰違,見人說人話,巧言令色。

我不喜歡爸爸,因為媽媽不讓我喜歡爸爸

有的媽媽會經常在寶寶面前說爸爸的不是,寶寶逐漸就會產生爸爸不好的意識,覺得爸爸不值得被喜歡。但是寶寶從親情血緣上又很想親近父親,這兩種矛盾的情感埋在寶寶的意識和潛意識中。當兩種矛盾達到頂峰的時候,就是孩子叛逆的開始!

當你問娃:“喜歡媽媽還是爸爸?”,別小看這個問題,影響會很大

寶寶在某個階段會更喜歡父母中與自己異性的一方

一般來說,寶寶小的時候喜歡長時間跟自己在一起的那個人。但是,到了兩三歲已經有性別認識的時候,男寶寶似乎更喜歡媽媽,女寶寶則喜歡爸爸多一點。男寶寶會認為假想爸爸是在跟自己競爭媽媽,而女寶寶會通過一些行為來得到爸爸的喜愛。

和睦的家庭氛圍才是最適合寶寶成長的環境

避免爸爸媽媽其中一方批評寶寶。拒絕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很多家庭中,媽媽總是扮演著批評、訓斥寶寶的角色,爸爸總是在旁觀看說情。這樣的情況下,寶寶肯定是喜歡爸爸更多一些,即使不經常陪他。媽媽不允許寶寶吃糖、冰激凌等零食,爸爸帶寶寶的時候總能滿足他的所有要求。夫妻雙方在育兒觀念上,首先要達成統一。如果因為夫妻雙方的原因讓寶寶更喜歡某一個人而不喜歡另一個人的話,父母一定要立即加以糾正。長此以往,會影響到寶寶以後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當你問娃:“喜歡媽媽還是爸爸?”,別小看這個問題,影響會很大

夫妻和睦才是給寶寶最好的養育環境。寶寶對父母中與自己異性的一方有好奇心,更願意親近對方,這是一個很自然的問題,一般不會引起什麼問題。爸爸媽媽感情和睦,讓寶寶體會更多的愛,不管是對寶寶以後性格養成、交友、婚姻都有很大的益處。

“喜歡媽媽還是爸爸?”這個問題完全可以消失了,寶寶既愛爸爸也愛媽媽,爸爸媽媽也是最愛寶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