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第一闸——三河闸

三河闸水利工程是1953年7月建造,位于江苏省境内的洪泽湖东南部,是淮河入江水道的重要控制口门,也是淮河流域骨干工程。三河闸是建国初期我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大型水闸。

闸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共63孔,每孔净宽10米,总宽697.75米,底板高程7.5米,宽18米,共21块底板,闸孔净高6.2米。闸门为钢结构弧形门, 每孔均设有电力、人力2×7.5吨两用卷扬启闭机一台。左右岸空箱内各设有水电站一座,装机容量分别为160KW、125KW。门墩架设公路桥,按汽━10级标准,采用双车道,净宽10米。三河闸按洪泽湖水位16米设计、17米校核,原设计流量为8000立方米/秒,加固后的三河闸设计行洪能力提高到12000立方米/秒。设计抗震烈度8度,属大Ⅰ型水闸。为了提高三河闸的防洪标准,江苏省水利厅于1968年、1970年两次对该闸进行了加固,闸墩接长1.45m,增建工作桥、检修门槽及浮箱式检修门,加厚消力池底板,加固闸门等。1976年~1978年进行了抗震加固,对排架、门墩进行抗震加固,公路桥加横向夹板。1992年~1994年又对三河闸进行全面加固,更新钢闸门、加厚消力池、加宽公路桥、处理工作桥裂缝等。2001年新建了彩钢板启闭机房。2003年安装了闸门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

三河闸工程的建成,极大地减轻了淮河下游的防洪压力,保证了苏中里下河地区不再受到淮河洪水灾害之苦,50年来,成功抗御了1954年、1991年、2003年等特大洪水,充分发挥了骨干水利工程的效益,2003年三河闸泄洪达600多亿立方米,2006年三河闸泄洪历时104天,共下泄洪水136亿立方米,截止去年年底,已累计安全泄洪10657.39亿立方米,保证了里下河地区3000万亩农田和2000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三河闸拦蓄淮河上、中游来水,使洪泽湖成为一巨型平原水库,为苏中、苏北地区的工农业、人民生活用水及航运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三河闸景区分别于2003、2005年被水利部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区",三河闸工程管理局被授予"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称号。

淮河第一闸——三河闸

淮河第一闸——三河闸(一)

淮河第一闸——三河闸

淮河第一闸——三河闸(二)

淮河第一闸——三河闸

淮河第一闸——三河闸石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