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宝藏丨很多人千里跋涉,只为看「蒙娜丽莎」一眼

山南宝藏丨很多人千里跋涉,只为看「蒙娜丽莎」一眼

她被称作是山南的“蒙娜丽莎”,拥有同样神秘的微笑;其实,她的年代比真正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还早了200多年,是藏于西藏第一座佛堂——昌珠寺中的绝世无双的宝藏。

通体由珍珠、宝石构成的“她”,在西藏艺术、历史方面都独一无二,很多人千里跋涉而来,只为看这神秘的东方微笑一眼。

山南宝藏丨很多人千里跋涉,只为看「蒙娜丽莎」一眼

┇图 / 珍珠唐卡

- -

800多年前的微笑

这是全世界唯一一副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由珍珠、宝石制成的唐卡——《观世音菩萨憩息图》。

“她”曾是乃东王后手中的宝贝,也曾颠沛流离、辗转难安,如今悬挂在西藏第一座佛堂——昌珠寺内,成为镇寺之宝,受万人瞻仰。

山南宝藏丨很多人千里跋涉,只为看「蒙娜丽莎」一眼

┇图 / 昌珠寺

800多年前,元末明初,西藏帕莫竹巴王朝时期,当时的乃东王后出资,在唐卡白描度量绘制后,再用上等打眼的珍珠、玛瑙、绿松石和天珠等宝石,将其串起来缝制在布上,组成造型优美的人像,之后又在其边缘用矿石颜色、植物颜料和纯金粉绘制其余背景等,整个过程复杂、耗时、成本高。

最后的成品共用了29926颗珍珠、1颗钻石、2颗红宝石、1颗蓝宝石、紫宝石0.55两、185粒绿松石、1997颗珊瑚、15.5克黄金,珍珠、宝石、唐卡珠联璧合,金彩辉映,十分华丽。

山南宝藏丨很多人千里跋涉,只为看「蒙娜丽莎」一眼

┇图 / 珍珠唐卡细节

绘制所成的观世音菩萨与一般唐卡中正襟危坐的神像不同,身体微倾、面带笑容,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更为神奇的是,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望向“她”,“她”都以慈爱的微笑回应你,任何人很难逃开她的目光,大有普度众生的意味。专家解释为珍珠的光泽感赋予了唐卡人物“眼神杀”,更让人相信的是:唐卡中的观世音菩萨是有“灵性”的,800年来,慈爱地注视着这个世界的一切。

“她”像是山南的“蒙娜丽莎”,这穿越800年的微笑令每一个观赏者都感到无比震撼,透过玻璃窗,她的眼神仿佛在与我们对话,平静的诉说着这百年来的每一件故事,而每一秒钟的凝视都是一段“浓缩”的历史。

山南宝藏丨很多人千里跋涉,只为看「蒙娜丽莎」一眼

┇图 / 昌珠寺一角

- -

跨越时空的相见

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沿着一架陡直的楼梯,进到昌珠寺二楼的小房间,隔着防护玻璃,看见珍珠唐卡怡然自得的微笑,神秘的目光和历经快千年都依然璀璨的珍珠光泽,都会发出情不自禁的赞叹之声:太美了。

山南宝藏丨很多人千里跋涉,只为看「蒙娜丽莎」一眼

┇图 / 昌珠寺

这幅珍珠唐卡原本属于孜措巴寺,后来寺庙毁于战乱,珍珠唐卡也在民间流落辗转,直至重现人间,轰动了整个西藏。1961年,昌珠寺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而珍珠唐卡也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这幅价值连城的唐卡经历了风风雨雨,战乱、朝代的更迭,却被保护得如此完整。

王后不知道,她的宝贝,现在已经是昌珠寺的镇寺之宝,也是西藏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文物遗存之一,更是西藏乃至世界都罕见的珍贵文物。

山南宝藏丨很多人千里跋涉,只为看「蒙娜丽莎」一眼

┇图 / 昌珠寺

整个藏区以及西藏区域以外的游客,来到山南,是一定要见见这幅珍珠唐卡的。虽然隔着玻璃,仔细端详的时间并不充裕,但是即使是匆匆一瞥,也足够感受“她”的珍贵。

观看珍珠唐卡,想要拍照留念也是不被允许的,只能多看几眼,将“她”慈爱的微笑印在脑海。这是先人留给后人的瑰宝,更是不可磨灭的艺术与技艺,这幅珍珠唐卡的珍贵不言而喻,也让见过“她”的人,被“她”所折服。

山南宝藏丨很多人千里跋涉,只为看「蒙娜丽莎」一眼

┇图 / 昌珠寺一角

- -

文成公主的加持

传说,文成公主入藏的第一站就是山南,有这样一首歌:“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山南作为文成公主入藏的首点,她带来的工艺,从这里开始蔓延发展。

所以很多人误以为,这幅珍珠唐卡是文成公主绣制的,但其实,文成公主绣制的是旁边那一幅稍显暗淡的唐卡。

山南宝藏丨很多人千里跋涉,只为看「蒙娜丽莎」一眼

┇图 / 昌珠广场

在珍珠唐卡旁边,这幅唐卡是用金丝编织而成,唐卡的左右上角,分别有一只金乌和一只玉兔——这是汉文化中典型的日与月的象征。据说,文成公主进藏后,共绣过三件唐卡,分别存于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和昌珠寺,其珍贵可见一斑。

昌珠寺的这两幅唐卡各具特点,华丽和朴实,它们相互辉映共同谱写昌珠寺悠久的历史秘密。它们在诉说着当年文成公主入藏,为藏民族带来的千古流传的技艺。好些年,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都来昌珠寺过冬天,也许那年、那时,文成公主也曾一针一线在这里编织……

山南宝藏丨很多人千里跋涉,只为看「蒙娜丽莎」一眼

┇图 / 文成公主雕像

珍珠唐卡虽然不是文成公主绣制的,但是它的存在,肯定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绣制技艺。

对藏地人民来说,这幅唐卡代表的不仅仅是艺术、历史、文化,还有他们心中美好的向往。他们不远万里,走进昌珠寺的珍珠唐卡,感受这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的唐卡。

也许千百年之后,你我早已消逝不见,而这幅珍珠唐卡,依旧熠熠生辉,价值不菲。山南宝藏,将在时间的流逝中,更加隽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