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创新名城建设工作时强调:运用法律的权威,为知识创新保驾护航

10月17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华率队视察推进“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加快创新名城建设工作。她要求,全市法院要全面对标找差,进一步提升南京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首位度。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创新名城建设工作时强调:运用法律的权威,为知识创新保驾护航

陈华一行视察了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观看了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专题片。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创新名城建设工作时强调:运用法律的权威,为知识创新保驾护航

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孙道林汇报了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姚志坚参加座谈。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创新名城建设工作时强调:运用法律的权威,为知识创新保驾护航

2018年1-9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937件,审结3434件,同比分别上升67.11%和83.24%。坚持目标引领,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措施。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首位度定位法院工作新目标,着力优化营商法治环境。立足审判职能,在限缩案件审理周期,减轻权利人举证负担,加大侵权赔偿力度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强化协调联动,在我市形成“一个中心,四翼环绕”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区域全覆盖格局,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络。增强服务意识,完善诉讼与仲裁、调解、公证的有机衔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着力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实效。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创新名城建设工作时强调:运用法律的权威,为知识创新保驾护航

陈华充分肯定全市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她要求全市法院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障主导作用。深刻认识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做好新时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充分发挥我市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起步早、基础好、资源足的优势,切实在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加快推进创新名城建设中发挥司法保障作用。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创新名城建设工作时强调:运用法律的权威,为知识创新保驾护航

陈华指出,全市法院要全面对标找差,进一步提升南京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首位度。要以法治园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江北新区法院筹备建设工作,加强与南京知识产权法庭江北新区巡回审判点、南京铁路运输法院江北新区知识产权法庭的联动合作,为南京尤其是江北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高度重视具体案件办理和典型案例引导,通过每个案件的依法公正审判,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首位度。

陈华最后要求,全市法院要加强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审判现代化水平。要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模式,突出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性特点,优化知识产权审判体系。要借力全市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切实推动知识产权纠纷的多元化解;继续推进知识产权跨区域集中管辖和巡回审判点建设,创新审判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司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