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法國畫家布格羅筆下的女性之美?

旅遊八戒行


19世紀,布格羅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常常在完成後幾天內售出。一些作品甚至在作品完成前就被國際收藏家觀看併購買。他早年跟隨安格爾學習,一生幾乎沒有任何挫折。對許多人來說,他是品味和優雅的縮影,也是對傳統的尊重。而對另一些人來說,他只是一名技術過硬,對過去流連忘返的匠人而已。

印象派大師德加評價布格羅的作品是依賴“光滑和人造表面”的藝術風格。不過在學院派古典主義開始落寞,現代主義藝術發芽的階段,布格羅一生堅持傳統的唯美主義的學院派風格,打擊壓制後起的印象派畫家,他的寫實繪畫作品很受當時人的欣賞,現代對他的畫作讚美到:“給人一種美好和純潔的視覺享受!”。有時為了追求完美,布格羅不惜篡改現實。


畫畫資料庫


美的虛無美的空洞美的無意義是布格羅作品始終如一的格調,有一種脫離真實甜的發膩的鏡花水月般的腔調,布格羅一生都在作繭自縛畫地為牢的重複著這樣的表達方式,不懼冷眼與嘲笑,最終在西方藝術史上留下了無數經典的夢幻般的女性形象。

作為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的門生,他筆下的女性,嬌豔不可方物,完全恪守古典主義的美學法則,是一種想象力越界的至美至俗的現實中不存在的完美合體。這種美,

幾乎是一種可以複製粘貼的通俗之美,是一種無性繁殖的套路之美,在表達上雷同而缺乏活力,偏執而保守。


之所以在他死後被重新發現並登上藝術勢力排行榜,當是上世紀中後期人們在現代藝術的波瀾壯闊的運動中產生審美倦怠之後的一種休憩的心理需要,於是他的這些作品很好地以“賢者模式”的方式填補了這段空白,這點與當年風靡一時的武俠小說言情小說走紅的現象有著相似的軌跡,與當前心靈雞湯的泛濫有著如出一轍的邏輯。



客觀而論,他的作品中極致唯美的美人看似聖潔,但其實透露出一種庸俗的虛假氣息,這種美也許是一種喜聞樂見的感官刺激,但終究還是未免流於膚淺和豔俗。


吃素的穿山甲



null108161361



致遠5874


拋開美術史論家多年來的陳詞濫調,我認為布格羅就是一個對完美事物有著“強迫症式”苛刻的繪畫大師。

特別是布格羅筆下的那些女性,細膩光潔的皮膚,完美的細部描繪,優美雅緻的體形,讓男人看了會要命的誇讚,女人看了會要命的羨慕。

唯美的、理想化的、神化的女性,就是布格羅筆下的女性之美。


布格羅的高明之處在於,不論他筆下的那些女性是處於神話的天空,還是流落於鄉間野地,不論是下凡的仙女,還是憩息田間的村姑,她們都有著同一種特質:靜謐、肅穆、陽光和溫潤的女性之美。

藉助於古典主義特有的那種“偉大的靜穆”的氛圍,輔以明亮光潔的色彩,布格羅營造的畫面是陽光般的歡愉情調,而那些處於這種情調之中的女性,除了唯美,還是唯美。


當然,除了氛圍的營造,人物造型的古典主義傾向也有助於將仙女們優雅的姿態設計得當。

我們看到,在布格羅筆下那些仙女們的人體,身材勻稱和諧,特別是那些美妙的背部幾乎成了布格羅式的經典:線條流暢,豐腴、光潔而柔美。

據說,這些完美風格的作品為他吸引了大批藝術追隨者和贊助人,而布格羅本人也因此而獲得了諸多殊榮,併成為當時法國最著名的畫家。


事實上,這種近似照片特徵的寫實繪畫,更多地是為了體現他的審美取向和藝術觀念,他將寫實油畫的技法是美化人物對象的理念詮釋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即便是發祥於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超寫實主義,儘管後來的藝術家們將寫實手法做到了極致,但與此同時卻丟失了布格羅當年所營造的那種唯美的、不食人間煙火的意境。



斯人已去,世間再無布格羅。

但他留下的那些唯美的仙女們,已然成為不朽的經典,留在了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