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去世时,清王朝已经灭亡55年,为何还能被葬入皇陵?

汪有飞


生前,末代帝王溥仪被从皇宫赶出后,便开始了他四处流亡的生活。而在死后,他的安葬地也几经变迁,说来,溥仪真真是个“有皇帝命没皇帝运”的帝王。

溥仪葬身之地的三次变迁分别是:由八宝山群众公墓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再到华龙皇家陵园。

有意思的是,溥仪生前所住地方的变迁:从紫禁城到张园到东冠英胡同,依次是从皇帝到贵人到普通百姓的变迁;而奇死后墓地的变迁,却恰恰相反。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溥仪最后被葬在清西陵-华龙皇家陵园时,他的大清已亡了84年。

让溥仪在大清灭亡84年之后仍被葬入黄家陵园的,是两个特殊的人物。

这两个人物一个与溥仪素未谋面的张世义,另一位则是溥仪最后一位妻子李淑贤。图为张世义

1980年,溥仪追悼会被相关部门补开,作为未亡人的李淑贤也趁机将骨灰盒换了个大一些的。追悼会后,溥仪骨灰由八宝山群众公墓移至八宝山革命公墓。

这是溥仪死后的第13年,也是他死后第一次“搬家”。

10多年后的1992年,眼看着由于溥仪存放骨灰的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租期将满,这意味着,如不续租,溥仪骨灰将遭遇深埋。此时经济困难的李淑贤开始着急了,她迫切想为丈夫找一个永久存放骨灰的地方,也顺便为自己百年找一处安放。

李淑贤在苦思良久后,敲开了沙曾熙家的大门。

这沙曾熙不是别人,正是当初介绍李淑贤和溥仪结婚的媒人。李淑贤觉得,这事只能找他商量了。

“我做了个梦,梦见他(溥仪)托梦说已经变成了一条龙,就想入土为安。他退位前他们家族把陵墓选定在了清西陵,只是后来辛亥革命爆发没建成。”

李淑贤说完,长叹了一口气。沙曾熙听完便明白了李淑贤的意思,她是想为溥仪找一处理想的安葬地。但这事,沙曾熙还真办不了,最终,李淑贤怏怏离开了。

不久后的一天,神秘的香港商人张世义派人联络上了李淑贤。

原来,在得知李淑贤下落且了解到她想找墓地安葬溥仪后,原本就想开发商业墓地的他便有了想法。此番找李淑贤,就是想谈合作。李淑贤

李淑贤听到消息后,如同雪中看到了木炭。她兴奋地和来人谈起了相关规划,进一步商议后,李淑贤提出想将溥仪和贵人谭玉龄的骨灰合葬入皇陵,以后自己也葬在此处。

李淑贤的提议得到了张世义一方的采纳,1992年,旅居海外的张世义先生在易县崇陵西北兴建起这座——华龙皇家陵园。

1995年1月26日成功将溥仪骨灰迁葬至华龙皇家陵园。

自此,这座皇家陵园位于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

溥仪的墓地迁来后,清东陵和清西陵便形成了一个和谐对称的关系。

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安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位皇帝,以及慈禧太后。清西陵则安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加上后来落葬于华龙皇家陵园的溥仪,清西陵安葬的帝王也是五位。

说来,这也是美事一桩!

可惜的是,最终成就这一美事的李淑贤因为种种原因,未能与溥仪同葬。倒腾了半天,最后亲手成全了丈夫和福贵人,这也真真令人唏嘘。


奇扒公式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北京去世。生前有许多满清的旧人前往往探望,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多次关注住院情况,并委托工作人员转达他的问候。

溥仪死后,鉴于他的身份,被安排埋进了八宝山革命公墓。1995年,他的遗孀李淑贤将他的骨灰葬于北京西南120千米的河北省易县华龙皇家陵园,溥仪墓在清西陵附近。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事实,清朝的皇帝的陵园有三个,第一个在奉天,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其它两个在北京边上,一个叫西陵,一个叫东陵。

1995年,溥仪的坟墓就转移到了西陵的边上,有人就开始造谣说溥仪的坟墓就转移到了西陵。

这是为什么呢?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房地产从90年代开始发展的红红火火。人住的房子叫阳宅,死人住的房子在阴宅。

供人住的房地产需要关系过硬才能开发,供死人住的房地产就有点相对满后,所以比较好开放。

中国人常说,死人为大。希望自己家去世的人能够找个好地方住,这样才心安。有更多的人相信风水,如果自己家的祖坟风水好,就能保佑自己家的后人发大财、当大官。

那么就中国历史上的情况来说,风水最好的地方莫过于皇陵,皇陵一般都是找顶级的风水大师来找的。

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中,就有商人看重了阴宅,也就是公墓的这个生意。当然皇陵是受保护的,不能开放。他就把目光放在了皇陵边上。



我们前边提到了河北省易县华龙皇家陵园就是如此,位置在西陵边上。

但做广告,首先要有名人效应,必须把名人埋在这里才算。这个地方边上是皇陵,就找一个皇帝埋在这里吧,那这个的风水就到了没边,想不发财也不行。

于是这个商人就找到了李淑贤,说:大姐,想要钱吗,想要很多很多钱吗?只要你答应我一个条件,马上就能实现。

李淑贤说:什么条件。商人说:把你老公的墓搬迁到我的墓园。这件事有一大好处,就是你老公也就是最后一个皇帝的墓搬到这个地方后,就离他们家祖先的皇陵近了,算是尽了后人的心。另外呢,我可以给你一大笔钱,让你老有所依。如果有一天,你才无所依,我们就把你埋在这个墓园里。

李淑贤自然没有理由不答应,这也是溥仪死后为她做的最后一个贡献。

不过那些炒作这个墓园的人和买这个墓园的人,有没有想明白。这是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埋在这,如果真有风水显灵什么的,那他们家的风水肯定是不好了,要不然他们家的皇帝大业怎么会结束了呢,他们家的后人也没有出什么大人物?

生不能当皇帝,死与皇帝当邻居!这大概也是很多人的梦想。这个陵园的商人也围绕溥仪开发了很多项目,比如旅游观光,配套的酒店服务来什么的。

所有的人只想沾这个光,没把这个道理想明白,反正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流行三个词:钱多、人傻、速来。

自从溥仪的墓搬过来后,这个募园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后来又开发了其它几期。天朝的生意大抵如此,照此操作,钞票多多!


新知传习阁


溥仪的弟弟溥杰回忆道:“周恩来总理对溥仪的后事非常关心,问我是否要建立一座豪华的陵墓?作为一个市民,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周总理的好意。”

从这里来看,溥仪并没有葬入清朝的皇陵河北遵化市。

1967年末代皇帝溥仪因为患有肾癌在北京去世,对于这个末代皇帝,我们虽然有所了解,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具体葬在哪里?

(幼年登基)

其实按照封建国家制度,皇帝只要从登基开始,便会选择自己的陵寝,比如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的陵墓堪比皇宫,然而溥仪的命苦,他还没来得及选择自己的陵寝清朝就已经灭亡了。

溥仪退位之后依然住在皇宫,民国政府也会每年供给白银400万两,依然是以皇室君王的礼仪相待,所以在1915年的时候,也就是溥仪10岁,他开始意识到要给自己选择陵寝了,他通过精通这方面知识的人李青,李青为了帮助溥仪选择“吉地”,跑遍了整个河北易县西陵,最后确定了泰东陵旺隆村北,这是一处绝佳之地,与崇岭相对,后来经过讨论,就把这块地定了下来,因为资金问题,一直没有动工,后来动工没到一年,辛亥革命就爆发了,最后溥仪的陵寝就这样被迫停止,这之后溥仪再也没有机会选择陵寝了,因为他在1924年被赶出紫禁城。

(溥仪)

周总理明确指示,葬哪里?怎么葬?你们自己定!

直到1967年10月17日,61岁的溥仪因病去世,两日后尸体便被火化,因为当时周总理也对此事比较关注,所以周总理称:骨灰如何处理可以让爱新觉罗家族自行决定;其次也可以安放在革命公墓、万安公墓等其他墓地。

(溥仪追悼会)

家属成员讨论过后决定放在八宝山人民骨灰堂。

1980年溥仪的骨灰又被移至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

1994年张世义在易县崇陵西北兴建了一座华龙皇家陵园,自己则担任陵园的董事长,后来为了提高陵园的知名度,带动人民群众来参观,最后却说李淑贤将溥仪的骨灰到华龙皇家陵园。

(华龙皇家陵园)

自此,溥仪的陵寝算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生前就颠沛流离,在其去世之后还被人们动来动去。

(溥仪最终所葬之处—华龙皇家陵园)

他万万没有想到,整个清朝皇陵清西陵从1730年开始建起,直到1915年最终建成,这期间经历了186年的时间,自己的先辈们一个个被葬入皇陵,连历代皇子嫔妃都葬入进去,再不济的连公主都葬入了皇陵,整个清西陵的建筑面积高达5万平方米,宫殿1000多间,这样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皇陵清西陵,却容不下他自己一人。

(清朝皇陵清西陵布局图)

溥仪与皇陵无缘,与地下先祖更是无颜面对。

所以综上所述,溥仪并没有葬入清朝皇陵,而是葬在了一家为了利益的华龙皇家陵园。


羽评郡主


这个提问是错误的。

溥仪去世后,只是以普通人的身份火化了,根据总理指示,骨灰安置在八宝山。九十年代,各地大批建设公墓。有商人取得了位于河北易县的一块地,因临近光绪帝崇陵,取名为“华龙皇家陵园”,由原民政部长崔乃夫题写了名字。为了使得这个公墓真的具备些皇家的色彩。经人劝说,溥仪的遗孀李淑贤同意将“末代皇帝”的骨灰迁葬这里。在两侧还有婉容的招魂葬,和谭玉玲的墓。

有些文章说,溥仪在位时曾选择万年吉地,即在清西陵,还有说是现在墓的周边。没有具体去查原始档案,但后者所说明显是不符合逻辑的,因距离光绪帝陵太近了。

溥仪入葬这个公墓,也不是什么皇陵,因为早就没有了皇帝的身份和称号,只是普通的公民,而具有特殊历史而已。单纯就墓的规模和等级来看,也非常一般,相比自孙中山后的一些领导人的墓,相差很大。

另外据说有海外的满清遗老遗少们给溥仪上了庙号和谥号,一说是:庙号恭宗,谥曰: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尊婉容为“孝恪愍皇后”,谭玉龄为“明贤皇贵妃”,李玉琴为“敦肃福贵妃”,李淑贤为"孝睿愍皇后"。不折不扣的闹剧罢了。


几苇渡


解放后逊帝溥仪成了一名光荣的普通公民,1967年溥仪因肾癌引发尿毒症去世,因溥仪身份特殊,当时周总理专门指示,溥仪族人可自由选择墓地。但那时都是新中国的普通公民,溥仪的弟弟溥杰也很老实,没搞特殊化,就按照普通百姓标准将骨灰安放在八宝山公墓。

溥仪骨灰最早安放在八宝山公墓的侧室,1980年移至正室,1994年又移至华龙皇家陵园安葬。

9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时代,河北易县清西陵北边被划为一个公园式的现代化墓园,叫华龙皇家陵园,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后来各方考虑溥仪至今安放在八宝山公墓未下葬,如果溥仪墓葬在此,可以提升园陵地位,未来带动周边经济。

图为清西陵内,华龙皇家陵园溥仪墓,左为谭玉龄,右为婉容。

其次溥仪还是紫禁城里小皇帝时,皇室就给溥仪选的万年吉地就在崇陵北边2公里的旺隆村,与华龙皇家陵园在同一个地方,如能葬于此也算了却了溥仪一桩心事。所以在溥仪族人和遗孀李淑贤的努力下,1994年溥仪骨灰正式下葬华龙皇家陵园,选的墓址也与光绪崇陵200米之隔。

图为溥仪与婉容。

溥仪遗孀李淑贤,由于婚后生活并不美满,闹出过离婚风波,晚年唠叨后悔嫁给溥仪害了自己,所以李淑贤1997年去世后并没有随葬在溥仪身边,而是安放在八宝山公墓。

图为溥仪一直带在身上的谭玉龄照片,背面溥仪亲笔写我爱亲爱的玉龄。

在华龙皇家陵园溥仪墓两侧各有一个陪葬墓,一侧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衣冠冢,婉容1946年病死在延吉监狱后尸首遭遗弃,没有墓葬,2005年时婉容弟弟润麒向政府表达希望修婉容衣冠冢的想法,2006年得以实现,修在溥仪墓边上;另一侧是溥仪一生的挚爱,祥贵人谭玉玲,谭玉玲1942年就去世了,溥仪一直将她骨灰放家里祭奠,2006年修婉容墓时顺带也将谭玉玲骨灰安葬于此,末代皇后、末代皇妃都齐了。


图文绘历史


这个问题有瑕疵,溥仪虽然葬在清西陵华龙皇家陵园,并且就在光绪皇帝的崇陵隔壁,华龙皇家陵园虽然名为皇家,却并非是皇陵,而是有盈利性质的公墓,我也有亲人葬于此处,每年清明去扫墓的时候都会路过溥仪先生的墓。

1967年10月17,溥仪因尿毒症在北京去世,享年六十一岁,此时他的身份并不是皇帝,而是一名新中国的公民,溥仪死后遗体被火化,并将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1994年香港商人张世义在清西陵崇陵附近开发了一处商业性墓地,为了提高公墓的知名度,张世义托人多次联系溥仪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表示愿意为溥仪及其合葬者提供一处公墓。

李淑贤考虑到溥仪没有子女,将来骨灰怕是没人照看,所以也正在考虑溥仪骨灰的安放之处,双方经过多次协商,李淑贤还曾实地考察,最终决定将溥仪的骨灰迁入华龙皇家陵园。

1995年1月26日,李淑贤亲自护送溥仪的骨灰来到华龙皇家陵园安葬,后来还曾数次前往华龙皇家陵园为溥仪扫墓,1997年李淑贤病逝享年72岁,死后并未与溥仪合葬,而是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2006年9月,祥贵人谭玉玲的骨灰被安葬在华龙皇家陵园,与溥仪合葬。同年10月,末代皇后婉容也通过“招魂”的形式与溥仪合葬。


一点点历史


溥仪现在确实是被葬在陵墓,还有两个妃子陪葬左右。但要是溥仪葬入满清皇陵,恐怕不准确。

我们知道,满清入关后的皇陵有两处就是现在的清东陵、清西陵,分别位于河北遵化和易县,而溥仪的陵墓虽然在光绪的崇陵旁边,但并不算是清西陵的一部分,而是由私人经营的商业性公墓。说直白点,这就是一个私人开发的商业公墓,算不上是帝王陵墓。中国最后一座帝陵应该是旁边的光绪皇帝的崇陵。

当初,溥仪被葬入这里,本身就带有商业开发的目的。溥仪这一生的轨迹,基本就是傀儡皇帝——逃亡——复辟——退位逃亡——坐牢——释放。在当了一阵子平民百姓后,1967年溥仪在北京逝世,此时已是新中国成立十多年,死在共和国的战犯皇帝不可能享受封建时代的驾崩待遇,按照规定骨灰火化,在周总理的关心下,骨灰放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1995年,在河北易县方面多次沟通下,溥仪最后一个老婆李淑贤将溥仪移葬现在的墓地——华龙皇家陵园。这个地方,其实是溥仪在位时早就选好的溥仪陵墓,溥仪死后埋在这里也算是如愿了。

溥仪墓规格与不算高,墓碑只有爱新觉罗 溥仪之墓几个字,除此外就是生卒年。目前左右各有华表一棵。不过,也有皇后和妃子陪葬。随他葬在一起的是她的皇后婉容,及后来册封的“祥贵人”谭玉玲。婉容在东北被关押期间去世,此处仅是她的衣冠冢。

我曾特意了解过这个华龙皇家陵园,是一个商业开发的公墓。溥仪墓只占了很小一部分,更多部分被开发成了各种主题的公墓区,对外销售。溥仪被移到这里,其实就是当代言人来了。这家公墓打的旗号就是皇家陵园和龙脉。大家可以看看其规划图。

想想溥仪这一生,活着时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别人安排,死了也没安生多少年,又被安排了个代言人的活。不过好在也算是入祖坟了。


凡尘往事


题主的提问有重大的谬误,极容易把不明真相的群众往沟里带。首先就是要纠正一下,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宣统皇帝”死后并没有入葬皇陵,他压根也没有皇陵,能活下来并且得到善终,已经是阿弥陀佛,新中国政府给他的最大造化了。下面咱具体说说这事的来龙去脉。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的改朝换代,最后一任皇帝基本是被杀的被杀,上吊的上吊,几乎就没有活过新朝代新皇上登基之后的,个中缘由,不用说您也懂得,但是溥仪作为大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实属运气颇佳,自从他的伪满洲国灰飞烟灭之后,被苏联人在机场擒获,过了一段把牢底坐穿的光景后,被引渡回了新中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最后竟然破天荒的被毛主席特赦,成为了新中国的新公民,并且被安排在北京植物园工作,之后成为全国政协委员,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这位末代皇帝因尿毒症在北京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溥仪死后,其家属其弟溥杰婉拒了政府可以特赦建造坟墓的好意,表示坚决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规而选择了火化,并且把溥仪的骨灰安放在了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原本其家族的人以为溥仪的归宿就是如此了,但一家建造在清西陵附近的私人陵园公司《华龙皇家陵园》找上了他们,想把溥仪的骨灰移灵到这里安葬,开始家属是不同意的,但最终禁不住陵园工作人员的软磨硬泡,最后于1995年的1月26日,把溥仪的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注意的是,这里的地理位置并不是传统皇陵区仅仅是紧邻而已,而且也不是溥仪的墓也不是皇陵规制,也只是平常的墓穴而已。


老猪的碎碎念


清朝有三处帝王陵,分别是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溥仪死后,并没能葬入这三处陵园中的任何一座,几经周折之后,最终葬在了距离清西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也是极具戏剧性。

莫名其妙的成为了皇帝,又莫名其妙的成为亡国之君;亡国之后,还能在紫禁城中逍遥快活十余年,也是没谁了;北京政变,溥仪被扫地出门,寓居天津,心中充满了富国的幻想,最终不惜远走东北,成为日本人的傀儡;日本人败亡之后,溥仪被苏联人俘虏,之后又被引渡回新中国,接受改造,最终获得特殊,成为新中国一名普通的公民!



溥仪10岁之时,紫禁城内的逊清朝廷就开始张罗着给溥仪寻找陵墓,最终选址在清西陵!

等到1967年溥仪因尿毒症去世时,清西陵是无论如何也葬不了的。在总理的指示下,溥仪死后被火花,骨灰寄存在八宝山人民公墓!

如果没有什么变故的话,溥仪的骨灰就应该安安静静的待在八宝山人民公墓。

但溥仪末代皇帝的身份,实在是过于特殊,用来打广告、作宣传,真是一个极佳的噱头!

改革开放之后,各地都开始大量的招商引资。清西陵的所在地,河北易县,吸引来了一位香港的商人张世义!

这位香港商人在易县投资了好几个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就是陵园!

在陵园建设之初,易县的领导跑过来了,他们跟香港商人提了一个要求:

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清西陵又是清朝的帝王陵,既然陵园又在清西陵旁边,能不能把溥仪的骨灰安葬进来,以此来吸引游客!

张世义没想到易县的领导会这么积极主动,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于是香港商人去拜访了溥仪的遗孀李淑贤,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而且还答应把陵园改成华龙皇家陵园,以凸显溥仪的身份!

李淑贤倒也没有意见,爽快的答应了!

1995年,经过准备,溥仪的骨灰从八宝山人民公墓被接了出来,葬进了华龙皇家陵园!


溥仪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在死后会以“形象大使”的身份,被安葬在了华龙皇家陵园。虽然不是清西陵,但也离得近!

华龙陵园虽隔着清西陵的也不过200米的距离,又有皇家两个字,但和清朝皇帝陵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溥仪之后,溥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的衣冠冢也在此落成。


如今,国学大师季羡林、 “交响乐之父”李德伦、作曲家张鲁、剧作家梁左、著名将领范天恩等人的陵墓都坐落华龙皇家陵园!


胡史乱翔


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也被称作“末代皇帝”,溥仪三岁登基,三次被赶下皇位 ,一生跌撞起伏,让人唏嘘不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溥仪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改造,终于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公民。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溥仪因尿毒症发作不幸在北京去世,享年61岁。

溥仪去世的时候,清王朝已经灭亡了55年之久,那么为什么溥仪还会被葬入皇陵?

按照历史习惯,我国的历朝历代帝王在登基之后,都会马上为自己选择一块风水宝地用来修建陵园。因此溥仪作为大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自然也不例外,据说溥仪登基那会年龄还小,所以大清政府皇室就在清西陵崇陵旁的旺隆村北,一处被称作“狐仙楼”的地方,为溥仪选了一块“万年吉地”。



这个地方四面环山,山清水秀,是块风水宝地。陵址选好后清朝政府即刻派人开始修筑,但是由于后来辛亥革命爆发,陵墓修筑工程被迫停止,溥仪的“万年吉地”也就此搁浅。


那么后来为什么时隔55年后,溥仪为什么又被葬在了这块风水宝地呢?

其实不然,据史料记载,溥仪当时死后并没有葬在清西陵皇家陵园。而是由于他的特殊身份,被安放在了八宝山公墓。

后来直到1995的时候,一位叫张世义的商人出资修复了清西陵,并且通过关系联系到了溥仪的遗孀李淑贤希望将溥仪的骨灰也迁到这里来。经过民政部门的协调沟通最后李淑贤答应了他的请求。

张世义为了这件事,还特意申请民政部门将陵园改名为华龙皇家陵园。

1995年1月26日这一天,李淑贤和张世义等人用六辆轿车,按计划进行将溥仪的尸骨成功的签到了易县清西陵华龙皇家陵园。

溥仪的骨灰盒被黄缎布裹好后,工作人员轻轻的将它安放在了铺满黄绸的水泥棺椁内。选好方向后,盖上椁盖。最后用混泥土浇筑封死。

末代皇帝溥仪的骨灰就这样被安放在了清西陵内。溥仪终于住进了当年大清皇室为他选择的这个“万年吉地”。也算是认祖归宗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