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母亲和她患有精神病的孩子

今天又碰到了那个女人,她应该有五十多岁了。记得去年见她时,她眼中有泪。和她一起到镇里反映情况的还有她二十岁的儿子,她的孩子患有间歇性的精神疾病,拥有暴力倾向。根据这个女人说,这个孩子十多岁时,有一次疾病发作,挥起锄头打在他父亲的后脑勺上,把他父亲给打死了。

一个母亲和她患有精神病的孩子

现在,这个女人又找了一个丈夫,其他的儿女都在外地上学、务工。她和自己现在的丈夫也在外地务工。只有这个孩子在家里生活,虽然她离开时给孩子留的有钱,但是她也每隔一段时间就回来看看。有时候孩子仍然会病情大作,暴力倾向很明显。甚至会对她有掐脖子、打骂的倾向。她越来越怕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生活了。

现在,她就是想问问自己该怎么办。如果政府不帮她的话,她就让她儿子到镇里或者村里去,她就到外地打工,以后再也不回来了。

听了这位女人的话,我们也很同情她。她的家庭条件并不太差,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个患有精神病的儿子需要照顾。村里给他办了低保,还有残疾人补贴等。但是她仍然想要政府帮她想个办法照顾她的儿子。

一个母亲和她患有精神病的孩子

现在社会没有完善的针对精神病人的终身治疗医院,很多精神病医院都是治疗一段时间后送回家里。我们只能对这位母亲说,你对自己的儿子有抚养照顾的义务,虽然他已经成年,但是因为精神病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所以你必须照顾。把他送到政府自己外出,对儿子不管不顾是一种遗弃行为。再说,政府也不可能给人照顾儿子。

其实想一下,国家对他们家的补贴已经不少了。低保补贴,精神病补贴和护理补贴等。他们家里还有两三个劳动力,经济收入应该不错。

今天晚上临走之前,我说了一句话:其实你老是拉着你儿子到镇里反应问题,不是因为没钱。你是觉得你儿子影响了你现在的生活,你想把他推出去,找个接手的人,对吗?

她笑了,然后走了。

有时候,即使父母子女之亲,是不是一旦一方遇到了困难,另一方也会觉得他是累赘呢。也希望国家对精神病人的治疗制度能够更完善,尤其是有暴力倾向的人,要有完善的医院治疗和监管体系,放在社会上也许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