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夜》喜歡鄭少秋,但他比鄭少秋更適合飾演夫子

《將夜》喜歡鄭少秋,但他比鄭少秋更適合飾演夫子

作為貓膩大神的腦殘粉,很是痛心《擇天記》的表現,還好這次《將夜》暫時還不錯,期待《間客》和《慶餘年》。

年少時正值“秋官”的顏值巔峰,真的是風流倜儻,笑看風雲,雖然如今“香帥”已年近古稀,但是風度依然不減當年,只是和夫子的氣質不是一個氣質。

《將夜》喜歡鄭少秋,但他比鄭少秋更適合飾演夫子

何謂夫子?

夫子很高,當然不只是身材。

那位僧人約摸三十來歲,容顏清俊寧和,自然生出脫塵之意,目落枰上縱橫線間,繼而抬起望向遠處那座高山那座書院,忽然開口問道:“聽說……夫子很高。”

那位道人平日裡外像莊嚴,今日卻顯得極為佻脫隨便,伸手輕輕一彈空中,應道:“夫子……當然極高。”

“有多高?”

“我這種小角色怎麼知道?”

“大唐國師都不知道?”

“你是大唐御弟,不也一樣不知道?

夫子一生都在戰天,夫子知道道門所有的秘密,夫子看過所有的天書,高度不只是二層樓那麼高,可比天高。

《將夜》喜歡鄭少秋,但他比鄭少秋更適合飾演夫子

夫子是孤獨的,沒有人理解夫子,但是夫子又是個富有情趣的人,是個可愛的老頭。

那年春,夫子把桃花切幾斤?

“那年春,夫子去國遊歷,遇桃山美酒,遂尋徑登山賞桃品酒,一路摘花飲酒而行,始切一斤桃花,飲一壺酒,後夫子惜酒,故再切一斤桃花,只飲半壺酒,再切一斤桃花,飲半半壺酒,如是而行……至山頂,夫子囊中酒盡,惘然四顧,淡問諸生:今日切了幾斤桃花,飲了幾壺酒?”

《將夜》喜歡鄭少秋,但他比鄭少秋更適合飾演夫子

夫子很皮。夫子是天下第一高手,天下第一智謀,天下第一長壽,幾乎所有的天下第一都可以放在他身上。他逍遙自在,無畏無懼還無矩。活到他這份上,應該是人類能夠達到最為愜意的境界。他唯一害怕的,就是主角寧缺唱《求佛》。“我們還能不能再見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幾千年。”

 他代師收徒,收了一個小師弟,小師弟是寧缺等人的小師叔,也是從未在書中正面出場過但是風頭幾乎蓋過所有人的小師叔柯浩然。就好比《神鵰俠侶》的獨孤求敗,就好比《慶餘年》裡的葉輕眉。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就是這麼瀟灑!

 他舉世無敵,只有昊天更強,比地球上的夫子還強大,於是仗劍鬥昊天,雖死無憾。

 “雖千萬人,吾往矣!”

《將夜》喜歡鄭少秋,但他比鄭少秋更適合飾演夫子

夫子是美食家,最愛享受美食。在書中的第一次登場,就是在荒原上的牛車旁吃大師兄切好的牡丹魚,回到長安的最重要的事是就先喝三壺松鶴樓春泥甕存的新酒,隨後更是帶著寧缺和桑桑遊歷天下,吃遍天下各國的美食。夫子對美食的執著甚至影響到了為其拉車的大黃牛,牛嚼牡丹也成了一段佳話。像極了孔夫子的言論啊,“食色性也”“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天不生夫子,萬古如長夜。夫子的原型即是孔夫子,說實話看將夜的時候看到夫子這個人物,我腦補的就是發哥的《孔子》中的孔子的形象。慈眉善目,背抗世間危難,天塌下來一身獨抗之。而小師叔柯浩然,孟軻,有點孟夫子的意思。

《將夜》喜歡鄭少秋,但他比鄭少秋更適合飾演夫子

《將夜》喜歡鄭少秋,但他比鄭少秋更適合飾演夫子

鄭少秋的夫子其實不錯了,第一眼看到站在風沙中依然玉樹臨風,氣宇軒昂,眼中有光,充滿睿智的夫子,但是這不是夫子啊,夫子不是一個正經的夫子,夫子是隨意灑脫,夫子是為了一碗紅燒肉可以和小師叔吵三天的夫子,夫子可以是個老流氓夫子也不可以是這麼正經的一個夫子,夫子天下無敵,夫子天之下最高,但是夫子真的不是很正經。還有這個口音真的有點出戲,說真的原生真的不如配音。

《將夜》喜歡鄭少秋,但他比鄭少秋更適合飾演夫子

大家覺得誰演夫子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