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超12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规模超12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绿色债券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联合动态

江苏出台绿色债券财政补贴政策,深入推进绿色债券发展

10月8日,江苏省环保厅、省金融办、省金融办、省财政厅等九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服务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标志着江苏省财政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策体系的正式建立。本次江苏省《实施意见》的出台,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国务院及相关部委有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政策,细化了《意见》中的相关内容,并明确具体责任单位,通过综合运用财政奖补、贴息、风险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促进绿色债券发行,并为其他地区探索建立绿色金融财政激励机制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全文链接:

http://www.chinabond.com.cn/cb/cn/yjfx/jgzs/lhzx/list.shtml

(摘自中国债券信息网,2018年10月15日)

发行统计

一、10月绿色债券发行情况

1、10月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情况

2018年10月,我国共新发8期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418.28亿元,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较上月(6期、59.66亿元)及上年同期(6期、252.80亿元)均有所增加。新发绿色债券涉及券种包括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商业银行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其中,商业银行债的发行期数(3期)最多、发行规模(333.00亿元)最大。此外,兴业银行所发“18兴业绿色金融01”为绿色债券发行以来单期发行规模最大的绿色债券。

规模超12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规模超12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2、10月新发绿债发行成本情况

2018年10月,我国新发绿色债券共有6只拥有可比债券,其中5只呈现成本优势,占比83.33%。

规模超12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规模超12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二、绿色债券累计发行情况和特征分析

1、绿色债券累计发行情况

2018年1~10月,我国共有65家发行人发行绿色债券(不含资产支持证券,以下如无特殊说明均不包括资产支持证券)75期,规模合计1252.89亿元,其中44家为绿色债券新增发行人,绿色债券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增加。与上年同期相比,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均有所减少,发行人家数涨幅为18.18%。此外,2018年1~10月,我国债券市场共发行11单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为73.00亿元,发行单数同比有所增长,发行规模同比有所下降。

2016年~2018年10月31日,我国绿色债券共发行228期,发行规模达5146.94亿元,涉及发行人135家;共发行25单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为286.06亿元。

规模超12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2、2016年~2018年10月新发绿色债券特征

规模超12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规模超12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规模超12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规模超12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规模超12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规模超12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规模超12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规模超1200亿元!绿色债券发行量有所增加,财政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绿债动态

上交所力推全球绿色金融发展

10月4日,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orldFederationofExchanges,WFE)发布《可持续交易所原则》。《可持续交易所原则》的正式发布,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全球交易所行业积极服务绿色发展,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国内交易所充分践行社会责任,助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上交所作为WFE主席单位,牵头制定《可持续交易所原则》,并联合巴西交易所等5家WFE会员共同组建小组,积极落实研究制定工作。《可持续交易所原则》明确交易所应当遵循以下五项原则:一是努力培育市场参与方可持续发展意识;二是有效提升投资者获取有助于投资决策的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是社会责任投资的基础,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的便利性;三是积极沟通监管及政策制定机构以实现可持续金融计划;四是持续提供相关市场和产品以支持可持续金融进一步发展;五是妥善建立有效内部治理、操作流程及相关规则,以促进可持续倡议。(摘自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10月5日)

江苏拟对绿色债券贴息30%

10月10日,江苏省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服务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对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ABS)贴息30%,践行绿色金融。“实施意见”表示,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工业固废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的未来收益权开展资产证券化,相关部门将按照发行利率给予不高于30%的贴息。对成功发行绿色债券的非金融企业年度实际支付利息的30%进行贴息,贴息持续时间为两年,单支债券每年最高贴息不超过200万元。除了债券和ABS发行方,绿色债券和ABS担保方也将享受优惠。相关部门将对未中小企业绿色信贷提供担保的第三方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对为中小企业绿色信贷提供担保的第三方担保机构,担保额度在1000万以内(含1000万元)的,按其担保业务的季均余额给予不高于1%的风险补偿。此外,“实施意见”还要求相关部门对为中小企业绿色集合债提供担保的第三方担保机构,出现代偿后按照实际发生损失金额的30%给予风险补偿,单支债券最高补偿不超过300万元。(摘自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10月11日)

2018中国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在渝开幕

2018中国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高层论坛暨江北嘴财经论坛年会26日成功举办,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绿发会等10余位专家围绕绿色金融、“一带一路”建设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权威解读与交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认为,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相比,我国的污染排放还比较严重,伴随经济高速增长所付出的资源代价仍然很高。对此,刘培林建议,从绿色转型、绿色监管、绿色财政、为绿色定价等方面,缓解绿色发展带来的冲击,提高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潜力,解除绿色负效应。(摘自央广网,2018年10月27日)

泰州出台“绿色金融专项行动计划”,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近日,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会同泰州市金融办、环保局、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出台《泰州市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支持转型升级专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从六方面出台了15项实施细则,多措并举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一是完善绿色信贷管理。大力推进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建设,推进泰州特色支行认定,鼓励先试先行。二是鼓励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推行绿色金融“一行一品”,发展基于环境权益的绿色金融产品,积极探索节能量收益权质押融资。三是扩大绿色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以绿色为主题的企业债、公司债,以及双创债、项目收益债、并购票据等创新产品。推动首单绿色金融债券尽快落地,支持泰兴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四是配合污染防治攻坚战暨“263”专项行动。对列入国家、省、市年度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的,严格控制信贷投放。五是试点绿色项目发布机制。在泰兴推动建立绿色项目发布机制。六是建立绿色金融工作保障机制。按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开展泰州绿色金融特色支行评选、排污权抵押贷款、绿色金融债券奖补等工作。(摘自江南时报,2018年10月3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