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不孝有三,辟谣为大。”

比起疯狂被拖群点赞集优惠券,亲戚们在朋友圈、在家庭群刷屏的“批评不得”的谣言,更让人气到吐血。

群里就你一个抓心挠肝的异类,亲戚们都有坚定的信仰:偏方都是宝,记下一个长生不老。

有点责任心直接指出来的,还可能落个被抛弃的下场。

最近大连一个年轻人对记者说,他的妈妈在群里分享了一篇关于“碱性食物抗癌”的文章,自己顺手回了句“都辟谣了,别再转了”。

妈妈很生气,私信过来一通埋怨,他略做解释后没太放在心上。

到了中午,年轻人发现自己在群里没法说话了——他被群主三姨踢了出去

三姨说,他妈妈都被气哭了……

虽然有人说不应该让老人难堪、让老人觉得自己没用,但对刷屏偏方的认识如果不到位,后果才不是脸面挂不住这么简单。

再不彻底说清楚,你看看,那些医生都哭了。


1

食盐、大蒜真的没有奇效


以上两种日常调味品,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食盐,据传它的“神用”包括但不限于:

秃顶了往头上抹,咳嗽了和橙子一起蒸,烫伤了直接在伤口上撒……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前段时间,宁波一个3岁的男孩碰倒了桌上的电热水壶,胸口和上肢都被烫伤。

外婆看着心急,想起老家土方,马上撒了一把食盐在外孙的胸口。

孩子哭得撕心裂肺。

送医后,男孩被诊断为烧伤三度

烧伤等级越高,情况越严重。三度已是较重的情况,指烧伤已致皮肤全层坏死,甚至畸形、丧失功能,大多需要植皮治疗。

医生说,盐让伤口局部形成了高渗环境,组织细胞脱水坏死。如果不是那一把盐,孩子的烧伤等级不会到这种程度。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广东省惠州市,一个在盐田劳作了几十年的人。冬季双手干燥开裂,每天干活,都是“在伤口上撒盐” / 视觉中国

杀菌消毒,一个极具诱惑力和权威性的字眼。

类似地,鉴于这种“共识”,大蒜在偏方中也是如有神力。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总之,是用生塞或者涂抹的方法。

比如很多人说大蒜可以用来治疗过敏性鼻炎:

“做法是把大蒜捣碎,然后用纱布包好,挤出蒜汁,塞在鼻孔内。轻者一次,重者两次,就能治好鼻炎!”

“蒜汁有杀菌通窍的作用, 用蒜汁滴鼻,可以治好过敏性鼻炎,刚开始会很难受,不过一定要坚持!”

央视《是真的吗》栏目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的医生,得到的答案是:

过敏性鼻炎多是遗传性。解决的办法,一是避免接触,杜绝过敏发生的可能;二是通过药物治疗。

大蒜“通气”,只能起到暂时的刺激作用,并不符合治疗的任何方法之一。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用了大蒜以后觉得鼻炎好了一些,跟大蒜对鼻腔的物理刺激有关,刺激了神经、打喷嚏,造成鼻腔暂时地通畅。

如果长期用这个蒜汁,一定是一种不良刺激,它不仅不能治好病,没有病也可能造成病,或是让原来的病加重。”医生说。

偏方也不是中国独有,却多是一样的坑人。

在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东龙长了痔疮,细心翻阅《民间疗法》后,决定用大蒜解决。

方法是:塞进去。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没想到,他把自己弄得大出血,还因此上了报纸。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东龙的父亲第二天一早把邻居家里的报纸都收走了。


2

“饥饿疗法”,饿不死“坏细胞”

20%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于营养不良


说起来,虽然大龄亲戚是偏方侵袭的重灾区,年轻人也免不了头脑发热就拿自己做实验。

听起来方便好用、一举两得,或是符合人们“以毒攻毒”逻辑的,都想要试试。

比如最简单的腹泻。

想不出原因,又觉得去医院没必要,就想试试偏方。

“几天前不知道吃什么吃坏了肚子,从那以后就开始拉肚子,我又不爱吃药,拉肚子就拉了几天。”武汉的一个白领说。

她听了同事的建议,尝试土方“饥饿疗法”,两天没吃饭,结果晕过去了。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白领小郭描述自己听信了同事的偏方

送医后,医生说她是得了急性肠炎。

腹泻会导致身体营养损失,不进食更会加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危及生命。

甚至也有不少人用“饥饿疗法”对抗癌症。

因为听说营养可以促进肿瘤生长,所以节食,想减少进食“饿死”肿瘤。

一个63岁的胃癌晚期病人信了这个偏方,仅仅一周时间就瘦到皮包骨头,奄奄一息。

营养科的医生说,“不给营养,正常细胞就不能发挥生理功能,而肿瘤细胞仍然会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结果饿死的只能是病人本人,而不是肿瘤细胞。”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做了一项大型研究,在全国70多家医院采集了30000多名癌症患者的情况。

数据表明,67%的患者伴随营养不良的状态,更有20%的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央视报道用了“饥饿疗法”的“神医诈骗案”

值得一提的是,偷换概念也是偏方横行的一大“靠山”。

医学中,确实存在“饥饿疗法”,但要饿的是癌细胞、是肿瘤组织,而不是人的胃。

营养是通过血管输送的,要“饿死”癌细胞,一般方法有两种:

一是打栓塞剂切断营养供给来源,二是用抗血管生成的药物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

江苏省肿瘤医院教授冯继锋说,大众所说的“‘饥饿疗法’,理念是对的,但做法不正确

肿瘤组织需要营养,正常活动的组织细胞也需要营养来供给,但肿瘤组织吸取营养的能力远大于正常组织细胞。”

所以盲目采取“饥饿疗法”,健康细胞反而会“死”在癌细胞前面。


3

生吃鱼胆明目又解暑?

你是在服毒

不知是不是受了小说情节中的影响,很多人对鱼胆、熊胆、蛇胆情有独钟。

“足够苦,一定就能有点用吧?”

“妈妈说生吃鱼胆能清热去火、明目解毒”,30岁的儿子生吞了3个,中毒后被抢救了13天才捡回一条命。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鱼胆中的毒素很复杂,有的会引起过敏,有的会引起器官衰竭,且这些毒素人体无法清除。

“这些胆汁毒素,会直接作用于肝、肾、胃肠等多个脏器,最终导致脏器损坏、衰竭。”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主任杜宇说。

常人吞服新鲜鱼胆,会立刻引起急性中毒,发病时间在半小时到10小时不等。

至于古代医书和偏方中所说的效果,经专家研究发现,鱼胆确实有轻微止咳化痰、降血压的作用,但效果甚微。

且入药的胆汁,都需要经过去毒处理。

若是按照这种剂量服用新鲜鱼胆,还没治好病,人就已经中毒了。


4

何首乌治脱发?

小心你肝疼


一提到经典中药药材何首乌,脑海里面便是它治白发、防脱发,还延年益寿的神奇疗效。

市面上很多洗护产品和保健产品,也以它为噱头。

在夸大疗效的同时,对其危害闭口不提。

民间流传着各种何首乌的偏方,最常以首乌炖鸡和首乌药片进补。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武汉一位农民花了1300元,从一骗子手中买得“万年何首乌”,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专家现场“刨腹”验身,系山药加工而成 / 视觉中国

2015年末,一个硕士生为了能找到好工作决心治疗脱发,在连续4个月吃下6斤何首乌后,因“药物性肝衰竭”去世。

何首乌具有肝毒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在第6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提及: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

过量服用何首乌,轻则腹泻、恶心、呕吐,重则痉挛、抽搐、肝中毒,甚至死亡。

很多人认为作为天然植物的中药,较为温和,毒副作用也远小于西药,但“是药三分毒”。

何首乌可分为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但就算制何首乌用药已经相对安全,也不能长期食用。

食用时间长短和计量大小,都有科学范围。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表了多篇文章,规范何首乌的用法和用量:

  • 生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1.5g,制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3.0g
  • 2014年9月1日后生产的含何首乌保健食品,标签标识中不适宜人群增加“肝功能不全者、肝病家族史者”
  • 注意事项增加“本品含何首乌,不宜长期超量服用,避免与肝毒性药物同时使用,注意监测肝功能”


市面上卖的首乌粉,如果不知来源、不知是生的还是已经经过处理,隐患很大。

至于何首乌是否具有防脱发、黑发的功效,还有待考究。

现有的文献和少许动物实验证实,口服或外用何首乌可以促进毛发生长,但截至目前,还没有真正科学的临床数据证明其对于防脱发有效,国际脱发指南也并没有认可何首乌。

如果真秃得厉害,还是及时就医比较靠谱。


5

那些不可描述的组织、器官

“吃啥补啥”不靠谱

有人说,胎盘是极其珍贵有营养的补品,女人吃了它能被滋养,延缓衰老;

也常听人说,各种“鞭”是男性之宝。

胎盘到底为何物?

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有记载:

虫蛇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螫休诸名。重台、三层,因其叶状也。金钱重楼,因其花状也。甘遂,因其根状也。紫河车,因其功用也。

虽然是流传了几百年的说法,但其实“紫河车”早在2015年就被驱逐出了《中国药典》。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江西交警在高速截获了一辆用泡沫箱装载200多只人体胎盘的面包车 / 视觉中国

不仅是中国,甚至在大洋彼岸,食用胎盘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美国名人大谈胎盘的神奇作用。

“It was the most delightful smoothie I’ve ever had. It was calorie-filled with juice and fruit and everything delicious.”

美国演员 Hilary Duff 今年10月生下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她在节目中分享自己把胎盘混进了饮料里:“这是我喝过最好喝的奶昔。”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Hilary Duff 在 Instagram 分享图片

今年早些时候,一篇发表在美国妇产科杂志(AJOG)的一篇论文显示,人们认为吃胎盘可以减少产后出血、调节产妇情绪、改善乳汁供应情况,并预防产后抑郁症……

也有人认为人类应该吃胎盘,因为许多其他哺乳动物都这样做。

但医学专家并不推荐这种做法。

“仍然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吃胎盘对新妈妈有任何临床益处。”

相关的实验中,服用胎盘药的女性与服用安慰剂(对照组)的女性之间,身体获取元素的状态无显着差异。

食用胎盘对于健康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暗藏着很大风险。

研究表示,胎盘中可能含有毒素和激素,给产后孕妇食用胎盘甚至会导致婴儿和母亲同时感染细菌或病毒。

2016年,美国的一名母亲在怀孕期间食用了将胎盘脱水后制成的药片,她的孩子一出生就因链球菌感染致使呼吸困难,进了重症监护室。

而这个差点夺去新生儿性命的细菌,正来自她服用的胎盘药片。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2015年,郑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截获1900支人体胎盘提取液,这些药品均未办理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属于禁止邮寄进境物品,申报为“保健品”、“食品”、“酵素”等,涉嫌瞒报 / 视觉中国

参与研究的Amos博士表示,那些告诉女性吃胎盘有好处的人,目的一定是想从中获利。

在中国,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告诉你吃胎盘有好处,或许不是为了金钱利益,但也请你委婉地拒绝她的建议。

至于男性的“鞭”……

50岁以后的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睾酮的分泌大量减少,生理功能“老化”。

面对现实,不少男性为了“超越”自我,常采用食疗的手段。除了各种“鞭”,肾脏也没有逃过人类的魔掌。

生理解剖的结果显示:动物的“鞭”,大部分是表皮、血管、海绵体等,不含有其他特殊的营养成分与性激素,并没有提升生理功能的奇效。

医学专家还指出,动物肾脏也不是百利无害的补品。本身就有肾病或肾功能不全的人盲目食用动物肾脏,反而会加重肾脏负担。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某大学食堂售卖“补肾壮阳”的牛鞭汤 / 视觉中国


7

民间疗法爱出狠招

主动受虐前千万擦亮眼

面对疾病时,偏方不可信。这不仅仅是个案带来的教训,同样也是有数据支撑的科学结论。

耶鲁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权威肿瘤学期刊《JAMA Oncology》上发表了相关研究,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的190万人中, 相比采用正规疗法的人,选择非医学的、补充与替代疗法(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简称CAM,其中包括偏方)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哈佛大学相关研究文献资料 / JAMA Oncology

而且,在未经科学指导的前提下,盲目选择偏方与正规医疗同时使用,有极大可能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副作用。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黑龙江黑河一位老人,为了把节省下来的钱给老伴儿看病用,自己就采用偏方“吃头发”的方式治疗关节痛的毛病 / 视觉中国

人们愿意相信偏方,一是和偏方本身性质有关。

偏方是口口相传的“经验”。

传播学上有个名词叫“睡眠者效应”,是指人们在接受一个信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渐渐忘记原本不可信的信源,从而增加信息的可信度。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看到羊鞭,会立刻联想到男人的生理功能。

很少有人会去求证“吃啥补啥”这种说法是否科学正确。

要细究,他们也许会说:“我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的了,反正我觉得这种说法正确”。

妈,你随手转发的朋友圈,正在害死人


江苏一个三岁男孩觉得脚痒,奶奶用开水给孩子“治脚气”,男孩被烫伤,在医院接受治疗 / 视觉中国

其次,是偏方,说明知道的人并不算多,因此能给人一种神秘感。

这神秘感反而使得人们“趋之若鹜”。

一旦相信了它,病人就很难做出去看医生的决定。

这是又中了心理学上的“逆火效应”——人们更愿意相信和自己固有观念相符的信息,并厌恶做出改变。

现代信息纷杂而冗余,一个人不可能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

我们时常会面对“坊间传言”、“百年灵方”这种流传年份不可考,又真假难辨的信息。

在科学发展水平有限的年代,人们互相分享经验,保护彼此摆脱疾病痛苦疾病。

可现代医学发展至今,如果偏方要是真有用,又凭何成不了正方?

也好好劝劝身边热衷分享偏方的人,毕竟牵扯生命健康,一个不留神好心办坏事,可就害人又害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